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几点做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具体表现为学习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在新课标下,新教材的使用为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如何适应现代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尊重学生的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分层教学为其提供了答案,唯有分层教学才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学生; 个体差异;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052-001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课程实施建议部分)。
  2003年我县率先使用“华师大版”教材,现又使用“苏科版”教材,新教材在适应学生差异性方面很有特色,教材要求较“人教版”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删除了许多繁琐的计算和复杂的推理论证内容,增加了很多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的教学内容。
  新教材的使用为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如何适应现代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尊重学生的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呢?
  经过初中几年新教材的教学,我有了许多切身体会: 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学生学习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为此,在教学中我采取了如下分层教学的思想:
  一、按“知识、能力”水平分组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把全班学生分成学习水平相近的学习小组。如:将全班学生分成六大组,每一大组中又分成三个小组,知识能力水平高的前六名学生任各大组的大组长,同时兼任一个小组的组长,知识能力水平居前七至十二名的学生任各大组中第二小组的组长,知识能力水平居前十三至十八名的学生任各大组中第三小组的组长,其余学生根据知识能力水平分别分到六大组中的三个小组中,这样每个大组就形成了知识、能力、思维水平大体相当的学习小组。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氛围,实行小组内先试一试、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的交流活动,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到大组内由大组长主持进行交流、讨论,发挥大组内全体组员的智慧,通过学生集思广益,一般的问题都能得以解决,大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提交到班级层面进行讨论,通过这样一帮一,一带一,组员、小组、大组、班级这样的讨论交流途径,使每一位学生在教师恰当的分组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最大的提高。
  这种分组是动态的,是平时进行新授课时我使用最为广泛的分组方式,也最为实效。
  二、按“阅读”能力分组
  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与学习状态总是处于不同层面上的。比如在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的题目时,有的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题目中的语句与关键词,分析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而相当一部分学生恰恰在这方面有所欠缺,阅读、理解能力不强,不敢读、不敢做、不敢想、不敢碰,造成容易题失分较严重的打怵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对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调研、排查,将每位学生的情况熟记于心,进行分组,这种分组不同于前面的分组,是将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分为一组,将中等的、较差的再各分一组。对不同的组给予不同的题目,让优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差生“吃了”。这种分层教学的方式能较好地适用于周测、月结、期中期末考试前的阶段性复习工作,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按数学“听力”能力分组
  在平时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常是教师口头上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听说练习,而这种练习有的是预设的,有的是随机生成的,有的是一题多变的,有的是“精彩”焕发的。但这时有的学生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总是说“老师你说的什么”、“老师你再说一遍”等情况发生,究其原因是部分学生的“听力”差造成的,这种“听力”也是一种能力,较多学生存在着这种能力缺陷。针对这种情况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注意,进行调查,进行分类,进行分组:将听力较好的学生分为A组,将听力好的与听力较差的学生分为B组,在课堂中进行有的放矢的练习,让A组学生心无旁骛地去听去说,让B组中的优生有时间又能有能力去帮助听力较差的学生。如在《有理数》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进行了下列“听力”练习:(教师口述)
  预设的题目:
  (1)绝对值等于0.7的数是什么?
  (2)相反数是-2的数是什么?
  (3)到原点的距离等于3.5的点表示的数是什么?
  (4)平方等于本身的数是什么?
  (5)立方等于本身的数是什么?
  (6)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什么?
  随机生成的题目:
  (1)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什么?
  (2)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是什么?
  (3)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什么?
  (4)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数是什么?等等
  在《轴对称》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听力”试题:
  预设的题目:
  (1)如果三角形的两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有怎样的关系?
  (2)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指的是哪三线?
  随机生成的题目:
  若一个三角形具备了“三线中的任意两线”,它是等腰三角形吗?(分情况讨论)
  通过平时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听力”方面的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提高了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和专注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另外,课外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分层辅导。对学优生给予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的指导,对学困生给予热情的帮助,使其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学习自信心。对此很多同仁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此不再赘述。
  总之,分层教学是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动态分组,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最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6532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