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贵州理工学院办学的重要目标,也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密切的课程,其学习效果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及就业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剖析了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该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机械制图 应用型人才 教学模式 实践 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8-0065-02
  现代工业发展离不开工程图样。它是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机械制图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高等工科院校学生的必修课。其教学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绘图和读图的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它是理工科学生就业后进行工程设计的必备技能,对这门课程学习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甚至就业技能的高低。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简单概括就是培养什么人(培养目标)、怎么样培养(培养方式)的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灵活应用到所从事的行业,并具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相较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它强调的是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
  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专业基础课程,其难点是通过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及设计创新力。然而,现实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课程结束后,相当一部分学生仍然没有掌握应有的空间想象力,加之后续实践跟不上,到了毕业设计时无从下手,更谈不上分析、解决问题。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距甚远,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目前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直接关系。
  一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传统教学是采用模具、挂图、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其优势在于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思考能较好地吻合,对知识点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其最大缺点是视觉效果差,学生感觉乏味无趣;耗时长、效率低,无法适应目前学时不断压缩的现状。因此,目前均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然而在其方便、快捷、教师讲课效率高的表象下,又带来新的问题:学生对知识点印象不深、教学效果欠佳。很多知识点教师感觉已讲透,可学生的作业情况却出乎想象的差。
  2.教学模式
  尽管目前很多高校正开展如火如荼的教学改革,但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大多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填鸭式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模式极大地束缚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感觉不到这门课程的趣味性,缺乏学习主动性,绝大多数学生甚至直言是为考试而学。
  3.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其现状却是“轻实践、重理论”。机械制图是学生进入大学一年级开设的一门课程,没有任何下厂的经历,对机械产品没有概念,在没有感性认识的“零”基础下,让他们学习制图确实有一定的难度。画法几何及制图理论知识学习结束后,往往仅有10个学时左右的上机实践,学习运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图形,如Auto CAD等,这仅是用计算机代替手工绘制二维图形,最后以交一份指定、简单的装配图结束该课程的学习。这并没有充分发挥CAD软件应有的作用,加之学时不断减少,有的教师被迫减少或直接删除了原有的测绘等实践教学内容,对于理论与实践联系密切的机械制图课程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实践环节不增加,反而减少,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4.教材
  尽管市面上出版的机械制图教材众多,但缺少结合设计和应用实例的教材,基本都是以介绍投影规则和国家机械制图标准为主,知识碎片化,学生难以整合所学知识,更做不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5.考核方式
  大多高校对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考核方式均是平时成绩占比30%,学期考试成绩占比70%,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出勤率、平时作业情况、上机作业等。这样的考核方式无法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造成学生学习是为考试而学。
  二 改进措施
  1.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方法、高唱多媒体教学赞歌、无视多媒体教学在机械制图教学上的不足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应科学、合理地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如在现代多媒体教学上增加传统教学方法中的模具、挂图、教师板书绘图等环节,增加示范性、操作性的讲解等,多途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加深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做到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互相取长补短。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长期并需要反复实践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受学校硬件环境、受众、课程、章节内容等影响,更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反复摸索、总结,没有一个教学模式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机械制图由于其课程的特殊性,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是有效的,很多高校为此做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项目教学法被普遍认为是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当然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机械制图教师应勇于探索,以项目为平台和推手,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会从设计到通过制图这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值得一提的是,当今的机械制图是建立在三维设计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设计和制造的需求。基于此,现在很多高校在课程教学上积极探索引入三维造型设计,有的已经在项目教学中引入三维造型设计教学模式,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掌握三维造型设计并生成二维图形的现代设计方法,无疑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非常有益且有实际效果的。
  2.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加大对实践内容的考核权重
  彻底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重新正确定位机械制图的实践教学环节,对其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如增加开课前的下厂见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强零、部件的测绘,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测绘能力,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二维图形绘制的同时,加强对三维造型设计能力的培养;将计算机绘图和三维造型融入到测绘中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等等。只有通过加强实践环节,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工作是高等院校的一项基本建设工作,教材的质量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贵州理工学院这样的新建院校,加强教材建设更是提升其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现有的、繁多的机械制图教材中,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并不多,现有的机械制图教材规范性强,但呆板、枯燥、趣味性差,建议通过设计项目和应用实例,“强化设计、制图、表达三者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中学习并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能力;现有教材中“画法几何”“公差与配合”内容过多且过深,可以说有的没有实际作用和意义,应适当进行删减或压缩;零件、部件测绘内容过少且简单,建议增加各种典型形体的零、部件的测绘内容,保证学生的实践环节;在现有教材的编排上,基本上是在完成制图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再进行CAD的学习,二者在内容连贯性、渗透性方面衔接得不是很好,建议在教材编排上加强相关课程间的揉合和渗透,使学生可以做到得心应手地使用计算机软件绘制机械图样。
  三 结束语
  机械制图作为理工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重要一环,须引起高度重视。通过探索有效的培养方式,培养具有扎实功底、创新设计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才能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这是理工科学校需要认真研究、实践的一项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年四甜.加强制图课程实践教学的探讨[J].今日科苑,2007(4):132~133
  〔责任编辑:林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6855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