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贵在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学科特点之一,就是知识的系统性和新旧知识的连贯性。新知识总是在旧知识的某一连接点上生长起来的。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因此,激活旧知,为学生通往新知搭设桥梁就成了数学教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尤其是计算教学,谈到提高高年级计算准确率,前提必然是上好计算教学的新授课。在新授课上,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从“理”上先明白,然后再进行训练,从而达到理想的计算准确率。
   下面,我就结合所教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来谈一谈如何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处理教材,并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有效的计算教学。
   小数乘法是在整数乘法教学和学生已经掌握了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教学前,我先引领学生复习了积的变化规律和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并让学生说说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复习时我特意把35乘3的竖式留在了黑板上。在此基础上,交待本节课任务,就是学习小数乘法的计算,然后板书课题“小数乘法”。指着课题直接交待,其实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就差一点,谁知道差哪一点。其实这也是一种幽默,暗指差小数点。问题刚提出来时,学生面面相觑。当我把例题3.5乘3写出来时,指着小数点时,同学们会心地笑了,有些同学说:“就差小数点。”我随机予以肯定,强调说:“对,就差小数点。”那么,谁在学习之前就会计算这道题了呢?同学们纷纷举手,我一查32人。当然,这里也不乏有滥竽充数的。不过,没关系,我只是了解一下学情。这里重点是引导学生要把这道题与课前复习的35乘3进行比较。接下来,我便让同学自学例1,看看同学们从例1的主题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想求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你打算怎样计算,试一试。很多同学自然选择了把3.5元转化为35角钱的算法。明确算理后,我引导学生比较35乘3和3.5乘3的异同点,同学很快发现3.5乘3也是先算35乘3,只不过是得数要点上小数点。“得数是几位小数?”“一位小数。”我故意强调了一位小数。紧接着我在3.5乘3的竖式后面写了竖式0.35乘3,问谁会计算?这时自然有人会积极举手,我就找了一名平时比较优秀的学生到前面来完成了计算。答案正确1.05。这不是重点,我紧接着又写了一道竖式0.35乘0.3,这时候有的同学就喊了起来,“老师不对,数位没对齐。”我假装领悟,又写了数位对齐的0.35乘0.3。这时,会做小数乘法的同学又喊:“老师,不对,数位不用对齐。”矛盾出来了,到底哪种方法对?这时我直接告诉同学们,做小数乘法时和小数的加减法不一样,小数点不用对齐。可以把这两个因数都看作整数来写竖式。板书:“0.35看作35,0.3看作3,你会不会做35乘3呢?”同学们都说会,那好,我们把0.35看作了35,把0.3看作了3进行计算,那得数会怎样?一开始我们就说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就差一点,这一点要怎么点?带着问题自学例2,然后小组讨论,学生们开始热闹起来,因为有优秀学生的带领,很多小组同学纷纷举手,这时候,我先找一个平时表现一般的同学来说一说,给其他同学给下纠正和补充的空间。经过大家的讨论,算理明确了。第一个因数变成整数扩大了100倍,第二个因数变成整数扩大了10倍,一共扩大了1000倍,要想积不变,就得缩小1000倍,积的小数点要从右边起数出3位就是缩小1000倍。你从例2中还发现了什么?得数末尾的0要去掉。至此,我用了近20分钟的时间完成了2个例题的教学。
   接下来的练习证明我的教学设计还是比较成功的,全班95%以上的同学能够正确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法了。其实本节课,我主要运用了知识的转化、迁移和对比的几种常用的数学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了主动探索,帮助学生搭建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愉快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其实,只要我们通读教材,细心备课,做到每节课都了解学情,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轻松教学。我们每天都在做的复习导入就是在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只不过,有些时候需要我们再进一步的思考一下,如何让复习更有效,让新旧知识联系得更紧密一些。当然,如果想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光明白了算理是远远不够的,有的学生一做题就抄错数,有的学生偶尔会三六十二,六七四十八,有时候明明因数里一共有三位小数,可他偏偏就点两位小数……这都有待于数学课的有梯度,有层次,有趣味的练习来解决。还有个别学困生的个别辅导。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7324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