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承与保护白族传统体育文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白族拥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调查研究显示这些传统体育文化起源于民族原始宗教观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的需要。传承与保护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提高白族的自豪感、增进民族间的交流与了解、增强民族凝聚力、保护民族文化传承与文化多元性等都有积极意义。因此,正确认识、利用、传承、保护以及拓展传承保护的路径,实现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急需研究及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白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体育文化 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1)09-0067-02
  
  1 引言
   白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民族文化的古老民族,其传统体育文化是他们祖先在漫长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体育文化与本民族的社会特征、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息息相关。这些珍贵的,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如:霸王鞭、跳花盆、打腰鼓、赛龙舟、赛马、美猴戏傻僧、上刀山、武术、秋千等具有独特的山地文化性质、民族异质性、竞技娱乐特征和思想教育价值,体现了白族人民聪明才智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我们应结合白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特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以弘扬白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契机,对白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措施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以寻找一条较为适合传承保护白族传统体育文化路径。让更多优秀与适合大众参与的传统体育项目在休闲时代背景下发挥其休闲娱乐、强身健体、联络感情和调节情绪等价值与功能,并且在人们的努力下发展得更好、更快,以满足白族的民风民俗、宗教祭祀、节日庆典等活动的需求,也为丰富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宝库做出应有的贡献。
  2 白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的渊源
  2.1源于白族的原始宗教信仰
   据作者调查发现,白族的一些传统体育活动最初是作为一种娱鬼神、慰鬼神、求鬼神的祭祀仪式和活动而逐渐发展到娱人的过程。远古时代的白族人由于对自然界各种奇异多变的现象无法解释,其生存环境经常受到外界的威胁和破坏,对神秘的大自然了解不够和出于对生存的向往,他们对自然现象产生了混沌想法,错误的认为这些现象都是各种神灵造成的,使他们产生了信仰主宰世界的“神”,认为“万物皆有灵”,在冥冥之中有“神”的存在。他们认为,人若求之,必有效应;人若犯之,必遭祸害,因而人们把希望寄于“神灵”的恩赐降福,相信神的力量,自然形成了对神的崇拜,所以祭祀神灵活动在白族代代相传,长盛不衰。当前,白族的宗教信仰是多神灵崇拜,既有原始的图腾崇拜,也有佛教的信仰。但以本主信仰最为独特,是白族独有的、主要的一种宗教信仰形式,也叫本主神。他们希望通过对各种神灵的祭祀,以取悦、安慰神灵,求得神灵保佑族人平安健壮、寨子平安稳定、风调雨顺、五谷年年丰收、六畜兴旺和男女长寿等目的。而在祭祀各种神灵的仪式和活动中,一些神职人员在背诵祭词的同时会使用一些特定动作,这些经常性、富有激情、夸张性的动作和活动实现着原始体育的功能、客观上实践着体育的行为。在不断实践过程中,白族人对这种具有健身意义的身体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经过多代前辈努力创造了具有较大动作难度和较强观赏价值的体育游戏和舞蹈,以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结交朋友、精神放松的体育项目。这些具有较强的锻炼身体的效能,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价值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2.2源于白族的生产生活
   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白族地区居住在山区、丛林,地处较为偏僻、封闭和生存恶劣的环境。并且生产力水平低下,主要是靠狩猎、捕鱼、田耕、采集等生产活动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繁衍,这就要求他们必需掌握一定的生产生活技能。在这种状况下,带有身体活动与锻炼的体育文化逐渐萌芽,它们既是生产技能的锻炼,又是人与人之间为了生存竞争的形式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今天展示在我们眼前的一些白族传统体育,它比较贴近当时的生活,是当时农耕生产方式的再现。大部分白族居住地离劳作的田地较远,常需要早出晚归,所以他们会在田间地头逗留的时间较长,空闲时间较为充裕。出于对娱乐活动的需要,他们因地制宜,利用身边现有的材料来制作一些对场地要求不高,娱乐性强,操作方便,并能在田间地头劳动休息过程中开展的体育项目。远古白族人民为了生存和自卫的需要而进行狩猎和采集野果等最原始生产劳动,以获取生存所需的各种食物,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的生活技能,如能跑跳、投掷、射箭、攀爬等技能。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白族人在放牧生活中又逐渐形成了一些模仿放牧动物行为的体育活动,如摔跤、上刀山、武术、秋千等。综上所述,白族的一部分传统体育文化是在其生活、生产中自然萌发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3 传承与保护白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意义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积极整理、挖掘、研究、传承和保护本民族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白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和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为1858063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白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深受白族人民的喜爱,在一定程度上它们具有了解历史、教育后人、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提高民族素质等功能。所以传承与保护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财富,是当代人应该担负的历史使命。
   白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本民族生产劳动、民族传统节日、宗教信仰、祭祀、民间风俗等紧密结合,具有群众性、健身性、娱乐性、欣赏性和适宜的参与性等特点,成为白族特定群体内人们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凝聚了千百年来白族人民智慧和技术天赋,充分展示他们的创新、自信、向上、团结的优良品质。比如白族的霸王鞭、跳花盆、打腰鼓、赛龙舟、赛马、美猴戏傻僧、上刀山、武术、秋千等,具备休闲性、健身性和文化性,让使参与者和观赏者都能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同时又能感受到悠远而淳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因此,在非物质文化视野下传承与保护白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不仅是为了过去,更重要是为了现在和将来。
  4 白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策略
  4.1重视并充分挖掘、整理体育文化遗产
   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白族许多优秀的非物质传统体育文化遗产面临失传危险,传承与保护这些文化遗产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和我们普通人群的重视与关注。白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特点鲜明、特色浓郁,并融合本民族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等因素。作者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当前白族大部分的传统体育文化在娱乐、健身、观赏、交友、联络感情等方面的作用、价值与现代人们的需求是不谋而合。也就是说,传承与保护白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很有必要的,是有益于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发展的。我认为,要完成白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应重视并充分挖掘、整理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开展白族民间体育文化的普查,对现有体育项目进行系统的加工、分类与整理,并且对各个单项的起源、特点、发展现状、价值、参与要领等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成文本;利用现代摄像、录音和三维影视手段等方法积极挖掘整理和挽救民间体育文化;对一些前人传承下来的较为古老的表演套路、器具、图象等文物遗迹的进行有效的保存整理;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技术整合、完善和创新;组织相关的体育老艺人充分开展和利用白族文化资源,整理和创作一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打造、提升民族品牌。
  4.2保护白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
   实践证明,传承人对传承传统体育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保护白族非物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是保护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更替,一些白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人的传承环境面临着巨大危机。白族非物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是传承某一种体育技术或者技艺的并且具有突出能力的代表者,这种技术或技艺包藏着民族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他们对民族的历史、宗教、习俗、文化等较为了解,系统的掌握了本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他们一旦去世,这种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必然消失。
   因此,相关部门在研究制定白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标准的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命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荣誉活动。建立民族文化传承人档案,设立民族文化传承人专项补助基金,让传承人跟其它在职人员一样享受固定待遇,解除其后顾之忧。但也要求传承人承担必须的责任,带好徒弟、开办培训班、举行民族文化讲座、展演展示等,配合相关的民族部门和民族学专家将自己掌握的非物质文化变成文本,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好本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对有做出重大贡献的传承人除授予相应荣誉称号外,还应该给予物质奖励,很定和认可传承人为民族文化所作出的贡献,使更多优秀的白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
  4.3利用旅游、节庆促进白族非物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
   实践证明,假日旅游、节庆活动它既可以培养人们感情、促进人际交往,又可以通过民族文化交流与互动而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神秘悠久、底蕴深厚的白族文化,优美的风光、古朴典雅的水乡风情,再加上原汁原味的白族歌舞文化,吸引着众多人群的目光。如云南大理白族盛大的“火把节”、“绕三灵”聚会和“三月街”民俗节。每当白族过节时,基本上要求全民族老少都要参与,同时会有众多来自国内外的人士光临参观与旅游,我们要充分利用民族节日大量人群参与的时机,有效宣传民族文化、展示民族文化,使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白族传统文化。白族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出新颖、夸张、奇特、特别和有趣,并且具备丰富性、健身性、艺术性、娱乐性、观赏性、群众性和民族性等特点。因此,为了促进白族非物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我们应结合白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状况和节庆活动等特点,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和考察,正确引导,利用其民族节假日时机有选择性的开展一些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使其与民族旅游、节庆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对白族地区的旅游、节庆活动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使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文化获得新的生存和发展机遇而促进其健康、有序的传承下去。
  4.4与地方学校体育教育结合,鼓励社会积极参与
   在学校里,常年在校接受教育的学生人数众多,并有专职的体育教师进行规范、有计划和系统的教学,传授学生体育知识的效果会更佳,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学到一至几项适合自己锻炼身体育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学生离校后会继续参加在校所学会的体育运动技能进行体育锻炼,或者把所学的运动技能传授给周围的人。因此,我们应把一些优秀的、合适的、健康的、简单易学的白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教育体制当中来,让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学校里有效的发展与传播。让更多学生了解和掌握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真正为传承与保护白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创造一份适宜的生存土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全民树立起保护意识是关健,只有全社会的力量都参与到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会获得更多的发展动力。所以说,开展白族传统体育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组织。我们应加强广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宣传和教育,让广大民众认识民族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性、不可再造性和不可复制性的,了解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吸引更多的个人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白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中来,培养民众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使白族传统体育文化走上社会发展的道路,以进一步拓展传承与保护的路径。
  5 结语
   白族传统体育文化是经过多辈祖先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努力拼搏而创造出来的辉煌文明和丰厚文化遗产。它涉及白族的宗教祭祀、节日庆典和婚俗娱乐等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白族人民历史、文化、智慧的结晶。传承和保护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白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得以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使白族传统体育文化焕发出空前的青春。所以说,采取有效措施传承保护白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宏诚.大理学院体育教学开设白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探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0.4.
  [2]李云清.论白族生产、生活与民族传统体育[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8.
  [3]余贞凯.原始宗教信仰对白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影响[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11.
  [4]刘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体育与科学,2007.11.
  [5]徐旭.试论岭南醒狮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9.
  [6]王龙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传统体育保护[J].体育文化导刊,2008.11.
  
  作者简介:黎勇(1981―),男,广东阳江市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381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