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择业新理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规划和政策保证,为众多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创造价值的空间,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确立新的择业理念,将新农村建设设计到职业规划中,把为“三农”做贡献作为事业发展方向,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实现人生价值。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 择业新理念
  [作者简介]都振兴(1970- ),男,赤峰学院社会科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邓小平理论。(内蒙古赤峰024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6-0153-03
  
  “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这一号召,一直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指导性政策,而且从未过时,随着时代的变迁,改革的深入,社会的大发展,又被不断地赋予新意。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对农业经营体制提出了新举措,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新规划,必将对农村的新兴产业产生深远影响,引起大学生就业观念上的变化。新农村建设正在为大学生择业开辟广阔天地,成为职业自主选择的新方向。
  
  一、束缚大学生到农村择业的主要观念
  
  1.“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由于生产力落后和不平衡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三农”问题就意味着农业是落后产业,农村是落后环境,农民是落后群体。到农村就业,到农村发展就意味着没出息,无出头之日。大学生十几年寒窗苦读的目的是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因此在选择职业时注重社会地位、收入、工作环境,追求“三高六点”(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名声好一点、牌子响一点、效益高一点、工作轻一点、离家近一点、管理松一点),农村依然不是大学毕业生择业的方向。在农村出生的孩子更想在城市里出人头地,以图将来“衣锦还乡”,到行政机关、到国有企业工作仍然是首选目标。国家“十五”重点课题“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对2005年大学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就业后,到国有企业的占29.7%,到国家机关的占9.2%,到学校的占19.3%,到农村就业的占1.9%。另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2009年国家公务员报名工作截止后,通过审核的报名人数创纪录地超过了105万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为历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最后被确认参加考试的人数为77.5万人,录取率仅有1.75%,公务员考试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性考试录取率最低、竞争最为激烈的考试之一。但大批应届大学毕业生仍然愿意投入到这个“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行列。
  2.不科学的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对职业目标的追求与向往,即工作的欲求和动机。在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物质利益快速膨胀的社会潮流影响下,很多学生注重追求名利,择业时会优先考虑所选职业的地位和经济收入。相对于城市,我国农村仍然物质匮乏、保障不利、条件不优,往往不符合这种价值追求。国家“十五”重点课题“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对2005年大学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大中城市就业的毕业生占70.7%,在县城和乡镇就业的学生占27.4%,在农村就业的毕业生占1.9%。由此可见,在大中城市就业仍然是毕业生的主要和重点选择,他们总认为大城市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3.职业规划目标过大。职业选择是人生大计,即将走上职业之路的大学生应该通过对自身的知识量、专业特长、自身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和人生目标进行正确的评估,客观全面地审视自己,对照行业分工和职业需求,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只追求“成大功,立大业”的高目标,丢失“择其所爱,爱其所择”,往往会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二、影响大学生到农村择业的主要因素
  
  1.我国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三农”落后的固有观念。“三农”就意味着落后,城市的生活环境、收入水平、文化氛围、运输能力、教育程度等到目前都是广大农村无法企及的,2007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同期,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至3.33∶1,绝对差距达9646元,为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数字背后,折射的是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追求和选择高起点是大多数面临生存问题的大学毕业生一个很自然的选择。
  2.国家和地方就业政策中对落后地区与重点行业保障措施不能到位。虽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等文件为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提供了政策保证,但因为贫困地区特别是农村和一些重点行业急需人才,而地方财政无力承担,造成市场配置毕业生的机制失灵,没有切实的保证措施,就会打消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就业的积极性。
  3.社会舆论对大学生就业形成新压力。社会价值多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有深层次的影响,使其过分关注薪水待遇和工作条件及个人价值的实现,不求闻达于社会,亦要扬名于市井,认为农村不可能实现这些心愿。
  4.家庭对学子择业观念影响很大。一方面,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迫切,对子女寄予厚望,并对其未来做出理想化的设计;另一方面,许多家长的择业观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对大众化的择业方式和就业形势及子女自身的情况缺乏客观的分析,还看不到到农村就业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已是大众化的现实,从而影响子女准确定位,主动就业。
  5.对人生价值观的片面认识是大学生不愿到农村择业的自身因素。人生价值观直接影响毕业生的择业观,当代大学生受到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冲击,选择职业时就事论事多、长远设计少,过多地考虑待遇、地区、行业,较少考虑国家需要,缺乏艰苦创业、自主创业的精神准备,片面地认为农村就意味着艰苦和难以创业。
  6.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就业教育指导工作中和大学生自身发展中都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既缺乏客观的认知,也缺乏科学的预测,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农村。
  
  三、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提供的职业选择新方向
  
  1.农村需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人才。《决定》提出:“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①这向“三农”建设提出了组织程度强、社会化步伐快、现代化水平高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本形成了“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载体的土地经营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有着巨大优势,符合国情,但同时,也存在着分散有余、统一不足,单干为主、合作欠缺的问题。因此,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必然,相关管理人才也成为必需,大学生亦应将眼光从企业高管、行政管理等位置移向农业经营管理等位置。
  2.农村需要农业经营人才。《决定》提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②这意味着,土地资本作为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可以多种流转形式建立多类经营实体,农业经营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职业空间将进一步扩展,为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3.农村需要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决定》提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③“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④这就使得农业经营职业空间将极大扩展,即使大批农民工返乡创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仍然非常缺乏,依然需要大批高校毕业生。
  4.政策性支农将需要大量人才。《决定》提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⑤“增强高校为农业输送人才和服务的能力,办好涉农学科专业,鼓励人才到农村第一线工作。”⑥“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⑦高等院校无疑在新农村建设中担负起了为农业培养、输送人才的重任,产学研、农科教的结合将人才直接汇聚到农业发展领域,为学生就业直接形成了一体化的渠道。随着“志愿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和“村官工程”的启动与实践,大批优秀大学毕业生深入到基层和农村乡镇,又开辟了政策性的就业渠道。
  
  四、投身新农村建设是择业新理念
  
  1.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是新价值观、择业观下的理性选择,反映出一种社会进步。高学历的大学生为了面子,宁愿在家待业或混迹于大城市,也不愿“委屈自己”到艰苦地方、困难部门、个私企业或农村工作,对自己进行了过高的定位,是受陈旧观念束缚所致,是非理性的选择。实际上当一个徒有虚名的城里人,不如当一个农民实惠,不如当一个农村实干家有价值,这才是良好的动机。这种价值观和择业观才更加切合实际,体现出了一种社会进步。当代大学生太钟情于城市,如果让更多的人才回到农村创业,可能带来更多的实际效益。大学生回农村是为长远计,建议大学生转变观念,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相信大学生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能发挥更有意义的作用。
  2.“非转农”不仅能解决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使大学生更有用武之地。有这样一则消息:浙江台州市近几年出现一种现象: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包括名牌大学毕业生争当农民,有近5000名大中专毕业生办结了“非转农”手续,跳进“农门”(2006年12月10日《中国青年报》),这被称做“新知青下乡”。虽然这种大学生“非转农”问题折射出就业形势的严峻、城市生存的艰难,但是也反映出大学生就业的新理念,对于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不失为一件好事。新农村建设天地广阔,知识青年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走向农村,能从客观上带动农村建设,让大学生的科学知识尽快转化为建设“三农”的生产力,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别。
  3.农村大学生从农村走出来再回到农村,将会在实践中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农村大学生回到农村,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一支生力军,可以优化农村人才结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大学生把新知识、新风气带到了农村,一定能加快新农村的建设速度,农民致富渠道也更为广阔。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农村大学生回到农村,既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有利于展示才华,这是择业的明智之举。中国13亿人中有9亿是农民,国家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很多优惠,所以,那些想回农村发展的大学生是很有远见卓识的,他们一样能出人头地,获得巨大的成就感。
  4.立足农村,办好“非转农”是一种正常的利益诉求。1995年以来,大中专生已不再享受包分配政策,外界压力使他们成了城市边缘人。回乡也许是无奈的选择,混在城里的大学生往往说“城市生活压得我透不过气”,这折射了“新知青”面临的诸多无奈,高房价、高房租、高消费和低收入的窘境,使很多大学生的城市梦变得遥不可及。而农村却能给他们土地,土地可以成为事业发展的资本和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成为生活的最后一份保障。这样,大学生“非转农”满足了他们直接参与利益分配的正常的利益诉求。
  5.投身新农村建设更能实现人生价值。(1)人生价值的实现是由现实创造的业绩和自身的成就感来衡量的。在城市化成为社会发展基本趋势并且迅速推进的今天,因生活成本高昂带来的城市贫困现象,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发展隐忧,不仅是城市自身和谐的隐忧,也是整个社会城乡协调发展的隐忧。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应届毕业生逐年增加,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以每年300~400万的规模进入就业市场,到2007年已突破500万人。根据教育部对高校招生人数的统计预测,2008年以后,高学历的劳动力开始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到2011年,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约758万人,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这样,一方面造成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机制也日趋市场化;另一方面,高校为社会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毕业生资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有了更多的比较和选择机会,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强势地位,在选人时对文凭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将所谓的低学历,如相对于本科的专科或高职、相对于研究生的本科挡在了门外。还有,许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只需要有工作经验的,明确不接受应届毕业生,对应届毕业生无疑是一个打击。在这多方面压力下,大学生仍想拥挤在城市就业,是不现实的。在城市创造业绩十分艰难,难有成就感。这必将使大学生就业不仅大众化,而且会自然分流到农村,或许“走向农村”将成为相当数量学生的唯一选择。(2)大学生在农村可以实现的价值更具特色。毛泽东当年将起义部队拉向井冈山时说:我们要当红色山大王。今天,大学生照样当上农场主、牧场主、产粮大王、种瓜大王;当上红色地主、红色山大王;照样可以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可招募大学生建立新兴企业,走出一条大学生自主创业、开发农业、创新产业的成功之路。有了成功之路和对农村的贡献,就会树立威信,在民主的程序下,大学生当村官不仅已是现实,而且已是党的政策扶持的倾向。这样,不仅实现了理想,也实现了人生价值。在人才济济的大城市街头,一名大学生可能会“淹没”在人群中,可是在农村,他们却像一滴油倒在水里,泾渭分明。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大发展的历史最佳时期,各行各业都缺乏优秀的人才,尤其是广大的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和正在实施大开发战略的西部,那里人才缺乏,政策优惠,各级政府都在那里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创业的良好环境,一个优秀的人才在那里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业。大学毕业生应该充满信心地到农村去,到新农村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8-10-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567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