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发展战略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已进入战略时代。科学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规划已成为各国高校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主要探讨了高校发展战略的含义、特点及其制定与实施,并通过对国内外成功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几点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高等学校 发展战略
  [作者简介]郑伦仁(1963- ),男,重庆人,河南理工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管理学。(河南焦作454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等院校目标管理制度及其运行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06102295)和“非中心城市地方本科高校构建发展与激励性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06102022)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6-0026-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教育国际化和信息化趋势的发展,各国都在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世界教育进入了战略时代。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高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想在这一时期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各高校必须科学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与规划,进一步增强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
  
  一、高校发展战略的含义与意义
  
  一般而言,高校发展战略是指为了形成和维持学校的竞争优势,谋求学校的长期生存与发展,在综合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对学校的主要发展目标和达到目标的途径以及实施的具体程序进行全面谋划。高校发展战略不仅包括战略规划的制定,还包括战略规划的实施与监控。其核心是对高校现在和未来的活动实行全局性管理。高校发展战略是一种开放系统,它指引高校在前进道路上顺利通过各种环境;它是一种行为,对外部环境可能引起的问题预先提出解决方案;它也是一种手段,在持续的资源竞争中争取有利地位;其主要目的是把高校的前途和可预见的环境变化联系起来,使资源获得大于消耗;它是当代高校管理科学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国内外成功高校发展实践的总结;它有助于明确高校发展方向和高校组织内部的流通,有利于高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益于高校核心竞争力、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体来讲,实施高校发展战略的第一目标是促进学校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高校发展战略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对学校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控制和保障,促使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校发展战略是以学校整体利益和(区域)公共利益为准则,对社会经济资源、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等进行合理分配和整合;实施高校发展战略是教育行为,充分体现集体的意志,对于学校发展具有十分明确的指导作用。
  
  二、高校发展战略的特点
  
  (一)方向性
  高校发展战略是学校在较长时期内具有定向功能的发展目标,是对高校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预见和创新思考,是学校发展建设的定向器,对学校各方面工作具有指导意义。高校的大政方针、改革等都要按照发展战略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来确定,同时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一系列措施,保证学校发展战略的顺利执行,并指导和激励全体师生员工为这一目标而努力。
  (二)全局性
  高校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但其自身又是一个包含很多子系统的大系统,它的发展必然受到各个子系统的影响。我们不能忽视每个子系统的功能,但学校发展战略是以学校的全局发展为对象,因而我们制定发展战略时要先以学校总体为重,不是以学校某一部门或业务的发展为目标,而是追求学校整体发展的最佳态势,甚至不惜牺牲个别部门的利益来换取整个学校的发展。
  (三)科学性
  高校发展战略的制定不能是盲目的,必须建立在外部大系统和内部子系统客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在对系统及其相关因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调研和预测的基础上。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既要考虑国家政策、法规和社会改革的影响,又要考虑学校内部因素的制约,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学校发展战略。
  (四)前瞻性
  高校发展战略不仅是对当前工作的设计和规划,更重要的是对学校中、长期工作的设计和规划,主要以长期发展目标为主,如5年、10年、1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实践中学校的长远利益有时会与短期利益发生矛盾,这要求学校领导者和战略实施者从学校的长远利益出发,不可贪图短期利益而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
  此外,高校发展战略还应具有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以便执行和管理,并适应国际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主动应对未来社会的各种挑战。
  
  三、高校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一)战略分析
  高校发展战略的制定首先要进行战略分析,即对特定战略时期学校内外部条件进行综合调查、评价和预测,包括现状分析、预测分析、战略愿景、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规划和保障措施等。
  1.要进行高校内部能力分析。其目的是了解学校创造或维持竞争优势的各种能力,了解学校的核心专长以及职能活动上的弱势。它包括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学科及专业设置、科研水平、教育质量、学校的知名度与形象等。
  2.要进行高校外部环境分析。一般包括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因素。此外,对同等水平竞争对手的发展状况也不容忽视。要留意其他高校在学科建设、机构设置、招生就业政策等方面的重大调整,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这一阶段的关键是科学定位,主要包括办学层次定位、学科布局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特色定位等。可以说,科学定位是高校制定发展战略的切入点,有利于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
  (二)战略规划
  要建立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思路,包括质量目标、数量目标、结构目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可操作性的行动计划。要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这两个核心问题做好学校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为此,要有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科学的办学理念,要有具体的战略措施,要有多套方案并通过全校师生员工进行选择,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此外,战略目标要随时代的变化而重新进行审视和调整,以便能主动应对新形势下的各种挑战。
  (三)战略实施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将已经选定的战略方案付诸行动,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包括人员、资金、设备等的配置,相应机构的组建,各部门工作与计划的协调以及人员激励等。一方面,要确定由谁来实施各项计划,由谁来为各项决策、行动、报告及监督承担责任。另一方面,要设立专门机构,保障战略方案有序地实施,协调多方行动和资源配置,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
  (四)战略评估和控制
  即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完成综合平衡与协调工作,将实际实施成效与预定的规划指标加以比较,检测二者的偏离程度,分析其原因,并采取校正措施,尽可能将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四、国内外高校实施发展战略的成功案例及其启示
  
  (一)国内外高校实施发展战略的成功案例
  1.“为全州服务”的发展战略使威斯康辛大学成为现代大学的一面旗帜。20世纪初正是威斯康辛州的农业由小麦转向畜牧业及乳制品的时期,对专门技术和管理的需求十分迫切。威斯康辛大学的范海斯校长顺应这一需求,提出大学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威斯康辛大学对于农民来说,就像猪圈和农舍一样近在咫尺;对于工人来说,就像他们的工会大厅一样可以随时出入;对于制造商来说,大学的实验室随时为之开放。这一办学理念被后人称之为“威斯康辛思想”。正是凭借不断提升对当地的社会服务功能,威斯康辛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逐步成为世界知名大学,成为现代大学的一面旗帜。
  2.与产业合作的发展战略成就了斯坦福大学的辉煌。直到20世纪40年代斯坦福大学仍是一所默默无闻的乡村学院。土库曼就任副校长后,提出新的发展战略:大学应是研究与发展的中心;现代工业发展最主要的资源是人不是物,应与产业合作,紧靠大学建立科技园区。正是在这种发展战略的指引下,1951年,斯坦福大学划出655英亩校园土地,以低廉的租金长期出租给工商界设立公司。这些企业与大学密切合作,被称为斯坦福工业园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园区,即现代的硅谷。正如评论家们所说的:“斯坦福带动了硅谷电子工业的发展,而硅谷造就了斯坦福大学的辉煌。”譬如斯坦福大学集成电路系统中心就由硅谷20家公司参与建立。该中心拥有世界一流的设施,每年培养30名博士和100名硕士,使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的教学和科研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3.“兼容并包”的发展战略成功改造了北京大学。在蔡元培任校长之前,北京大学还只是国内一所普通高校,学术氛围不太好,学术水平也不高。蔡元培就任后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发展战略,对北京大学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聘请不同政治倾向和学派的著名学者,在学术上各抒己见、自由探讨,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校园学术气氛,为北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著名学者梁漱溟曾这样评价蔡元培的功绩:“蔡先生的一生成就不在学问,不在事功,而只在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大潮流,影响到全国,收果于后世。”
  4.走综合化道路的发展战略使华中科技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前身是华中工学院,1952年正式筹建,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办的社会主义大学之一。办学初期,华中工学院的办学条件不好,学术水平不高,学校名气也不大。但是,它始终坚持走综合化道路的发展战略,成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朱九思先生曾这样总结华中科技大学的办学经验,他说:“我当校长时创造性的工作主要是两件半事情:一是提出了学校发展的新思路:走综合化道路和科研要走在教学的前头;二是采取超常规的办法广揽了一大批人才;半件事情是植树造林。正好对应着我们现在要做的三个规划。”杨叔子院士也指出,华中科技大学之所以有现在的成就,主要是因为做好了以下几点:一是树立了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二是抓好了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三是搞好了管理工作;四是做到了紧密团结、把正方向、扎实工作、不懈努力;五是实现了五个战略性的转变。
  (二)启示与建议
  国内外高校实施发展战略的成功案例表明,高校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与规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以战略研究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为核心,注重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2)要在对自身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有清晰认知的基础上,注重保持和创建学校的特色和品牌,努力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3)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有广泛的群众参与,要突出战略管理,要落实到位。(4)要遵循高等教育自身规律,注意量力而行,加强自身建设与评估,适时做出调整。(5)要正确处理好学校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应更好地抓住学校发展的各种机遇,积极加强校内外的学术交流和产研合作,努力提高学校的社会贡献力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张树广.关于制定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6(2).
  [2]彭兰,等.关于我国高校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规划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4).
  [3]王金华.以科学发展观主导高校发展战略[N].光明日报,2005-02-02.
  [4]庞小燕.战略管理在高校发展中的运用[J].管理科学文摘,200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567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