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哲学社会科学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高等学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是不可代替的
  
  把社会主义文化与经济、政治并列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使之成为有机整体,是党的十五大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对长期以来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论争,在理论上作了回答。这样的概括,不仅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基本特征,而且更深刻地反映了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所固有的巨大的促进作用。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因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不仅要求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也要求人的全面发展,而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社会主义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基本经验,都说明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小平同志有诸多论述,如:“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无论是物质文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高等学校都肩负重任,它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可代替的。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劳动者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人的劳动能力越来越取决于他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这是需要高等学校来培养的。中央提出要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高等学校的任务更重。十五大提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高等学校应当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必须指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仅要有发达的智力和健康的体魄,更要求他们有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具备社会主义思想的人,对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热爱的人,对邓小平理论坚信者和勇于创造的实践者,才能将聪明才智奉献给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这些思想政治素质,必须在大学教育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等学校是推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面军。一方面,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另一方面,高等学校发挥自身的优势,直接参与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成为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的重要社会力量。小平同志指出:“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许多重点大学在这方面做出了新成绩,把发展高科技,直接参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同时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因为每一重大基础理论的巨大进展,都会直接影响现代化生产、生活领域或直接创造经济价值。这方面高等学校的潜力也是很大的。
  高等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一方面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其质量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这是学校的历史责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另一方面,高等学校人才荟萃,是高层次的思想文化传播和教育中心,是知识、理论思维的思想库,是各种信息高度集中的地方,它应该对地方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意识形态领域起到积极影响,推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社会存在的消极面,应当发挥哲学、人文科学的功能,对社会人群起导向作用。大学的存在,就有责任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充分吸收人类一切先进文化,提倡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开放的现代新文化。应当充分认识,大学是知识权威,是时代精神文化的代表,它对人类文化进步,社会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地位是客观存在的。
  小平同志早就说过:“教育事业,决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各级党委要认真地作为大事来抓。又说:“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十五大把文化建设列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作为一个基本的奋斗目标,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对全党全社会对文化的认识,对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不可代替的地位与作用的理解,达到新的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二)必须改变专业教育模式,切实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人才
  
  大学的普通教育变为高级专门教育由来已久。50年代,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迫切需要工业人才,就按苏联模式建立狭窄的专业,从学生一入学就划分专业,完全排除综合大学和“通才教育”。其实,苏联的这种应急教育模式,在50年代已有变化,到了70年代初即提出“要培养广泛专业知识的专家”的口号,进入80年代进一步提出“人文科学数学化,自然科学人文化”的方针,要求学生掌握与专业有关的其它科学知识。而我国从那时以来,虽经过一些改革,但始终未改这种专业教育模式。实践证明,强调专业教育是可以培养“现成的工程师”,但工科的发展和理科的发展是密切有关的;没有一流的理科即没有一流的工科,或者只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综合,是不利于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发展,培养不出大科学家的。今天面对21世纪带来的种种挑战,不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在时间、空间更广阔的领域去思考,认真去改变这种专业教育的模式,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肯定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现在应当对这种教育模式认真反思,正视其后果:长期以来文理分家、理工结合得不好、专业狭窄的问题未根本解决,使学生的学习热点仍集中某些专业知识与技能,而忽视基本文化素养的积累与提高;特别是如何做人,做社会主义的人,养成人格教育更被忽视。大学生的语文修养较差,所写的实验报告和论文字迹潦草,文句不通,错别字多,令人不安。这方面的修养差,也影响思维能力,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概念不明,判断不准,推理不合逻辑,很不适应社会的要求。人文社会科学我们是作为综合大学的系科来对待的,在高等教育全部学科中所占比例很小,即使是人文社会科学系科,由于培养模式单一,专业设置过窄,教学内容不能及时反映科学的前沿,改革也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加之经费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稳定等多种因素,哲学社会科学与十五大提出要担负的艰巨任务相距甚远。长期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设置了课程,有一支专门队伍,这对于培养学生实现教育目标起了重要作用,但广大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性未被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并未看成是加强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方面。有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知识,大学生的根基太浅薄,对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知识甚少。不少大学生读了江泽民同志在哈佛大学的讲演,有的说很多知识都觉得很新鲜,自觉素养太差,需要补课。
  这些问题不是今天才存在,国家教委是知道的,也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如专业拓宽,从800个专业减少到500个,1997年再进一步拓宽,又将专业数压缩250个左右。另一方面,所有专业都向人文教育拓宽,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要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纳入培养计划。在1995年即发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通知,已经有近50所大学在进行这方面的试点。教委领导强调说明为什么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一是切中时弊;二是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都在探索的热点;三是提高文化 素养符合我们的教育方针;四是探索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这是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考,重要探索。相信在十五大精神指引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一定会实现。
  
  (三)缺乏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
  
  中外高等教育史表明,人文社会科学对人才的培养,不仅限于单纯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帮助人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促进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我们要重视研究人文社会科学在人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它是通过培养人才与科学研究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工业以及各类产业的精神性质的活动;它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具有整体性和方向性。特别是文、史、哲等基础学科,不仅是整个人文科学的基础,也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基础。它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厚根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方向。它又是青年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思想基础。我们培养的人才,在理论素养、文化素养、艺术素养、思维方式、人际交往等等方面的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素质高低的重要方面。大学教育对形成这样深层次的精神文明,对国家、民族、人民确立这种主体思想,具有特殊的使命。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论学什么专业,都应在语言、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领域有丰富的知识,有科学的世界观,有高尚的情操和社会责任感,而这些素质的养成,离开人文社会科学是难以做到的,这已经为历史所证明。
  国外高等学校对人才的培养也说明,不能局限于专业教育。20世纪40年代,不少国家的大学在专业设置上,已经打破了传统的系、科界限,建立跨学科的教学、科研组织,以全面培养学生。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90年代初即建立了37个跨学科的研究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日本的筑波大学把综合科学纳入教学计划,以学群、学类和专攻领域来组织教学。实践证明此种教学与研究组织,是培养学生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的一种有效措施。在面向21世纪时,许多国家的高等学校都在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美国发表的(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 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报告>强调广博教育的重要,提出“未来的最好准备不是某一具体职业而进行面窄的训练,而是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的一种教育”。主张扩大人文学科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信息能力,以及掌握语言技巧和有效写作能力。各国还强调调整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和学生需要改革课程结构,从以前以专业教育为主转向“通才教育”。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知识增长、更新的速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认为:自然科学最终只能提供知识而不能提供智慧。智慧是知识与判断力的综合。超一流的科学家身上蕴聚着超一流的人才素质,他们同时也是思想家、哲学家。这是因为他们能够自觉地把科学研究活动同整个人类的命运、前途和未来结合起来,把从事的科学研究深深地置于哲学信念的探索之中,因而他们突破“纯专家”的局限而成了人类的大师。今天提出这个问题,正是出于这种目的。中国只有培养这样一大批大师,才能适应21世纪的迫切需要。
  
  (四)要在理论、观点上取得共识
  
  上述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最为重要的是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以及十五大文献有关科学、教育的论述,首先在理论、观点上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囿于笔者见闻,根据所接触的情况与认识水平,觉得有以下几个理论、观点需要清楚:
  专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我们通常称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又强调高等专业教育以示与普通学校的区别。其实普通高等学校与专业教育,是大学不可分割的两部分,都是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专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某种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能力,使之适应社会结构的需要,为在学术上的专攻打好基础;普通教育则是学生做人和做学问的基础,也是学好专业的基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具有全面素质的精通某一专门学问的高级专门人才。今天强调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不是要回到西欧国家历史上出现过的“博雅教育”,更不是要冲击专业教育,它的主旨在于要求大学生在人类广阔的知识领域进行基础学习,了解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种领域的知识和基本方法,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及个人的发展打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理性,陶冶其人格,从而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关系。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各有研究对象和方法,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评传统的脱离了人的实践活动的、抽象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时说,“至于说生活有它的一种基础,科学有它的另一种基础――这根本就是谎言”。照马克思看来,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开对立起来,本来就是错的,这两者是统一在生活世界之中的。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人,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也是人。自然科学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社会科学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正是同一个主体,即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层开的基本关系。当然,什么是人文精神,学术界尚在讨论,但有一点是清楚的,不能抽象地去讨论。早期资本主义的人文精神,既有其反抗神本位主义,又有以“自由、平等、博爱、正义”为包装而避开的赤裸裸的个人主义。今天我们强调人文精神,最重要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社会主义信念,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同时要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世界文化的精粹,反对市侩主义文化,绝不允许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滋长、蔓延。一定要牢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不能丢,党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这两个传统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有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党领导下的革命取得一个个伟大胜利,在这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就是说,只要有了这样的精神支柱,对于当代社会处于转型的大变动中出现的新问题,都可以得到成功的解决。这不只是理性认识,在许多先进的地区和单位已经形成新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社会伦理道德,并正指导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有一种说法,认为现在不是搞意识形态斗争的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受冷遇是理所当然的。这种看法不正确:一是意识形态斗争客观存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人文社会科学;二是市场经济迫切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关系极为密切。我们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非单纯的经济行业,不认识这一点,就会只关注市场经济的规章制度、运行机制、操作手段等,致使人的意义失落,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我们决不能这样。何况市场经济即有人文内涵,集中反映在价值观上,任何经济活动和经济模式的背后,总有某种价值观的支撑。人文社会科学可以正确阐明市场经济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市场经济的正面形象在人们心目中得到培育。对于市场经济生长过程中发生的负面作用,可以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批判功能,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即使是市场经济操作层面上,也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如依靠法制,保证市场经济健康运行,强调道德作用,保证公平竞争等。更应当看到人文社会科学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具有整体性和全方位性。如从宏观去考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多学科去研究,用哲学、政治学、宏观经济学、社会学,以及未来学、环境管理学等边缘科学,去研究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制订,未来社会的发展规划。这既要对现实社会有整体的调查研究,又需要对近期和远期的发展有科学的预测,没有多学科、全方位的研究是难以进行的。随着对人类社会行为及文化特征的认识加深和扩大,人们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已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如从生产领域的科学管理,企业文化的形成,到流通领域、商业活动和消费的微观生活,从历史参照到未来设计,从改革开放到社会全面进步,莫不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指导。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的主要阵地,这是由我国高等学校性质决定的,如今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的制度,积累了基本经验,这是必须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在人类优秀文化科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不可能领会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把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科学知识结合起来,是造就社会主义新人的必由之路。人文社会科学大多与世界观直接有关,如果开设得当,教学的效果又好,对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极为有利,亦有利于专业人才提高政治思想素质,这都是与培养专门人才的方向、实现德育的要求相一致的。要实施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必须提高,如果学校领导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有效地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这对于更好地完成培养目标,造就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是带有根本性的措施。列宁早就指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谁来决定呢?完全由教学人员来决定。”我们应当努力去实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680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