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学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的系统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的学科。在教育转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素质教育如何操作是教师们讨论、议论得比较多的问题。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则是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调查法,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中学数学教学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对策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对策分析:
  
  一、注意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表现对已解决问题寻求新的解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如在球的体积教学中,我利用课余时间将学生分为三组,要求第一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的半球:第二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高10厘米的圆锥;第三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高10厘米的圆柱。每组出一人又组成许多小组,各小组分别将圆锥放入圆柱中,然后用半球装满土倒入圆柱中,学生们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半球的体积等于圆柱与圆锥体积之差。球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集公理化思想、转化思想、等积类比思想及割补转换方法之大成,就是这些思想方法灵活运用的完美范例。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在课堂上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学生“超前思维,向老师挑战”的课堂气氛。例题写出来了,由学生思考、分析,到讲台上讲解;定理、公式写出条件时,鼓励学生想出它们的结论:再进一步,学生主动构造定理、公式;甚至,瞻前顾后、审时度势,提出应该给谁以定义和如何定义:乃至对于教师课堂上的讲解,都抢在前面猜想它的下一句是什么……这样做的优点是,使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得到思维的训练。同时,一切都是自己动手完成,历经艰难。熟知其中的“沟沟坎坎”,必将印象深刻、记忆久远。主动学习是人的一种潜能,课上要有足够的信心,课下更要有适当的补充。我鼓励班级中的数学尖子成为学科带头人,并带动班内一些自觉性较强的同学组成数学兴趣小组。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原有的黑板+粉笔的教学工具已变为黑板+粉笔+计算机的现代化教学工具,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数学方法运用的重要补充,计算机的辅助作用在于,它能使数学方法运用表现的更快捷、更直接、更完善、更迅速,如,计算机在创设探索问题的“情景”、实施数学实验、构建数学模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其他教具无法替代的作用。从数学方法运用的角度看,教育需要技术,信息时代的数学教育需要计算机技术。
  
  四、注重对学生数学意识和态度的培养,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人类关于数学方面的文化遗产,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建立起正确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学会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从现实生活中看出数量关系的能力,这两者都是不可偏废的,都是学生是否具备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我们的教学往往比较重视现成的数学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到解题,就是解书本上现成的问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和发现问题。比如,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尽可能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五、及时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反馈,是为了使学生课堂学习的正确认知过程和结论得到及时的强化,使不正确的认知和结论得到及时的矫正。控制论中的信息反馈理论告诉我们,要使信息反馈达到预期效果,除了保证实现预期的正/负反馈的正确之外,反馈信息的相位(或时间延迟)也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只有恰当时刻和恰当强度的反馈信息才能保证最佳反馈效果,信息反馈过迟,对于纠正大多数学生头脑中的错误来说,基本上是无效的。所以信息反馈的时机选择非常重要。把传统的“教师背着学生改作业”变成课上改;把教师替学生改变成学生自己改;把重点改正本子上的错误变成重点改正学生头脑里知识系统中的错误。教师课堂组织的信息及时反馈,可使教师根据学生的听课反应,及时调节教学方法。形成性测试的信息及时反馈,可使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缺陷,及时调整教学要求,制订补救方案和措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使教与学两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充分地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韦俊,初中数学维汉双语教学的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2]田甜,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几何学习困难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
  [3]丁霞,初中生数学阅读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740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