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妙梳理“理”向文本秘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叶圣陶先生指出:“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文本初读是理清思路最不可忽视的环节。在充分感知课文后,教师应巧妙地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梳理,“理”向文本秘妙:找准“切入点”,以点带面,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巧理人名
  
  有的课文人物关系复杂,不理清人物关系,学生则会张冠李戴、云里雾里。整体感知后梳理人物关系,学生对文章的核心价值也就心中有数了。
  
  [案例一]闫学老师执教《普罗米修斯》一课
  师:同学们,刚才读了课文,谁能告诉我,课文中都说到了哪些神话人物?
  生:有普罗米修斯、太阳神阿波罗,还有众神的领袖宙斯、火神,著名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师:还有哪位同学补充?
  生:一只鹫鹰。
  师:我们看看,这些人物形象在这个神话故事中分别做了哪些事?先看普罗米修斯做了件什么事?
  生: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带到了人间。
  师:概括得好,简洁,清楚。
  生:宙斯听说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后很生气,给了他很严厉的惩罚。
  生:火神听从宙斯,要给普罗米修斯最严厉的惩罚,把他锁在了高加索山上。
  师:有谁补充?
  生:火神还劝告普罗米修斯向宙斯认错,遭到拒绝。
  生:鹫鹰接到宙斯的命令后,每天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
  生: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把普罗米修斯从高加索山上救了下来。
  师:真好,现在我们把这些事情做一番整理、整合,就是同学们刚才概括的。来,请一起读出来。
  生(齐):普罗米修斯为了造福人类,从阿波罗那里拿取火种。宙斯知道了非常生气,所以决定给普罗米修斯最严厉的惩罚,让火神去执行。但是火神很敬佩普罗米修斯,劝告他,普罗米修斯不听他的劝告,没有归还火种,所以火神不得不给他最严厉的惩罚。当赫拉克勒斯路过悬崖的时候,看见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心中愤愤不平,于是解救了普罗米修斯。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这篇文章讲什么,但是我们阅读文章,不仅仅要知道文章讲了什么,还要知道这是为什么。这是一种阅读感受,更是一种阅读能力。这个故事,人物线索比较多,但是你仔细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谁与谁之间的斗争?
  (师指引学生学习课文核心内容)
  [点评]
  真不愧是名师的经典设计,对于课文中众多的人物、陌生的人名以及千丝万缕的联系,闫老师的教学设计可谓独树一帜,轻轻松松地带领学生梳理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顺利地突破了难点,并把教学引向深入,使人耳目一新。
  
  二、巧理地名
  
  古诗词中的地名由于年代久远,古今称谓发生变化,很多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而这些地名有的是古诗的“境”,有的暗含了古诗的“情”,还有的则饱含了整首诗的人文和文化内涵。处理得好,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案例二]杨中原老师执教《送元二使安西》一课
  师:刚才我们已经把这首诗读得字正腔圆了。我发现这首诗表示地点的词语很多,包括题目,你能把它圈出来吗?(生在文中圈画]
  师:我们按顺序说行不行?
  生:安西、渭城、客舍、阳关。
  师:长安是当时的首都,渭城是当时靠近长安的著名送别城,此城广植柳树。说说阳关在哪儿,说出理由。
  生,阳关在渭城的西面。
  师:你怎么知道?
  生:因为课文说是“西出阳关”。
  师:很好,这叫有理有据地说。那么安西在哪?
  生:西边。
  (师板书这几个地点的位置关系)
  师:准确地说是在西北边。我们清楚了这些地理位置,那么你能不能利用这些词语说一说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
  生:王维在渭城的客舍送元二出使安西。
  师:从渭城到安西有多少路?请看唐代疆域图――(师出示地图,生惊呼)那么安西又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请看――(师出示一些“安西”的图片)
  生:荒凉。
  生:贫瘠。
  生:人烟稀少。
  师:而渭城又是怎样的地方?
  生生机勃勃。
  生:欣欣向荣。
  师:让我们走进古老的渭城去感受王维的离别情怀。
  [点评]
  杨老师简简单单地―找、―理、―比,有理有据地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学生借助地名来说诗文的主要意思,结合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语言支持。而出示地图,巧妙理出这几个地名,让学生有理有据地说安西在哪里。这些古代的遥远地名也就变成了孩子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画面,学生模糊的认识渐渐清晰起来。
  
  三、巧理称呼
  
  在充分感知课文后,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自主质疑的时空,实在非常必要,许多有创意的灵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产生的。然而,很多一线教师往往不能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变”。还记得多年前听过的一节公开课……
  [案例三]《梳羊角辫的小姑娘》教学片段
  课始,教师让学生质疑。
  一学生提问:“老师,为什么同一个人在课文中却有四种称呼――羊角辫、小朋友、小家伙、小妹妹?”
  教师呆了呆说:“这不是和你一样在家是女儿、在学校是学生一样的道理吗?”
  “哦。”该生满意地坐下。
  我有些犯迷糊,但又说不上是什么滋味。事后,仔细想想如果当时上课的是我,面对这个问题,我可能会这样处理:
  师(赞许状):这是个问题。你们真会读书!读一篇文章,能读出问题来,很厉害!但是如果能从文章中读出答案来,就更厉害了!(孩子们一定会面露喜色)
  师: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看看这四个称呼可以怎样分类?
  生:我发现可以把“小朋友”“小妹妹”归为一类,因为从这两种称呼可以看出张阿姨已经喜欢小姑娘了,而“羊角辫”这个称呼则带有不满的情绪。
  师(惊喜状):你太厉害了!那么“小家伙”归为哪一类呢?
  生:从她“退还五角钱”可以看出张阿姨已经对她产生好感了。
  师:是啊,张阿姨对小姑娘产生了好感,所以称她为“小家伙”。那么其他的称呼分别是什么情况下从张阿姨的嘴中脱口而出的呢,请你们再读课文,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生:小姑娘要求换少半截的油条,张阿姨觉得小姑娘斤斤计较,瞧不起她,因此称她为“羊角辫”。
  生:小姑娘主动帮助张阿姨推车并且不留姓名,张阿姨很感激,所以称她为“小朋友”“小妹妹”。
  师:是啊,如此一来课文的思路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每一次的态度变化,每一次的不同称呼,你能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
  [点评]
  几个称呼,轻松一捋,顺应学生思路,生成新的课堂。让文本告诉孩子,课堂才有语文味。
  “牵一发而动全身”“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一发”“一斑”即是文本的“秘妙”。找到这“秘妙”,施以“四两拨千斤”的一点、一提,教学的神力便从天而降,上述三个案例就让我们领悟到了这种“神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42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