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平面直角坐标系”设计意图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在学生学习了数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以后学习函数的载体和平台,在初中数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我把这节内容的起始课尝试学习电台主持人的风格,设计成游戏形式,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把教学过程记录下来,与同行交流.
  一、报数游戏,初闯新境地
  本节课一开始,我让某一横行的同学迅速地报数,再让竖列的同学也迅速报数,并用多媒体演示横放及竖放的数轴. 对比刚才一行一列交叉的报数同学,形象而且生动. 学生兴趣浓厚,大家争相抢着要参与,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了运转状态. 接着我提问教室里在座的几位同学的行、列数,就这样及其自然地把同学们引入到了新的“游戏”阵地――“平面直角坐标系”. 我再引导学生了解这个问题的背景知识. 请学生看课件演示,简略地介绍了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如何创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过程,并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数学分支――解析几何. 学生们眼睛瞪得大大的,表现出对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渴望.
  【设计意图】课前引入的关键就是激趣和恰如其分地引入正题. 通过这样的游戏形式导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趣味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参与意识,从情境感受进入理性的思考中. 通过课件可使学生产生“自己此刻正与一个伟大的数学家研究同一个问题”的感觉,这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而笛卡儿在重病的情况下,仍然在思考数学问题的精神也激励了学生学习数学乃至做事都得坚持不懈,这体现了本节课情感态度目标的设计思想.
  二、协调合作,勇闯主阵营
  了解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产生和笛卡儿的生平事迹后,学生们对“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接着学生跟随着课件的演示,练习画直角坐标系,并确定所给点的位置及所在象限. 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这里利用多媒体课件把知识点进一步运用到实际的题目中. 突出了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三维目标.
  其次,在黑板上展示我预先制作的中国象棋棋盘,横、列标上数字. 然后,把全班同学按三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轮流让各小组中两名同学上台对弈,另一名同学解说,每个小组对弈三个回合.
  【设计意图】采取这种游戏形式,可以让全体同学都参与进来,把静态的知识,变成动态的游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巩固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认识,气氛变得相当活跃.
  三、动手实践,增强新体验
  为了巩固概念,我也采取了游戏形式. 通过课件演示,要求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Q(2,3),S(-2,3),R(3,-2),T(-3,2),M(-1.5,-2.5),再顺次连结起来. 用课件演示描点的步骤,学生跟随课件的演示动手完成Q点后,独立快速地在我事先准备好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图纸上描出其余点. 在学生掌握了描点的方法后,我宣布现在正式进入游戏做练习.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四组点(题目略),并将各组内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 观察所得的图形,你觉得它像什么?”在这里我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每组各做一个图形,并且分别派代表用视频展台展示自己组的成果,并看看别的小组同学作出的是什么图形……描点连线完毕后,各小组代表踊跃发言,气氛浓厚,决不亚于电视节目的现场.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练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通过连线绘制图形的形式去完成这一练习.目的在于把枯燥的练习转变为充满趣味的绘图,同时进一步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突破了难点.
  四、发挥个性,展我真风采
  运用课件展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及上面的一些点后,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上哪些点之间的位置比较特殊?是什么特殊关系?
  ②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何特征?
  ③象限中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有何特征?
  最后把本课内容小结了一下,并布置“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查找相关的资料,拓展知识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深化对坐标平面上的点的规律性的认识.
  五、课后反思
  我们知道,许多节目都由媒体来表现,除了主持人的串词、衔接以外,大部分都由现场的嘉宾观众或事先准备好的场外镜头片段来充实内容. 这正像现代教学模式中的多媒体组合教学的方式. 避免了传统教学的“一言堂”、“满堂灌”. 从而我以这种方式尝试类似数学课堂主持人的模式上了一堂课. 自我感觉如下:
  1. 切入自然.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进行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数学新课程大力提倡的. 苏联著名的数学家辛钦,在其《数学分析简明教程》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想尽力做到在引进新概念、新理论时,学生先有准备,能尽可能地看到这些新概念、新理论的引进是很自然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 我认为只有利用这种方法,在学生方面才能非形式化地理解并掌握所学到的东西.”这段话非常精辟,它说出了引入新知识的一个重要原则――学生的资源教学的起点.
  2. 形式多样. 本课运用激发情趣、启发诱导、实施积极的认知干预等方法,让学生在情境中去活动,在活动中去感受、在感受中去体验. 这里有自主学习,也有合作交流. 我觉得教师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接受性学习与发现性学习能够有机结合,让数学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这应该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走向.
  3. 过程过于“开放”. 本课每个环节体现了互动性特点,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思维的自由驰骋奠定了基础. 但在第二关中,通过学生的象棋对弈来学习“平面内点的坐标表示”时,学生们兴致太过高涨,直接导致后续的学习中相当部分学生的心思一时难以收回. “开放”要适度,教师作为主持人的角色,要把这个度掌握好,网撒下了,该收时必须及时把它收回.
  4. 课堂欠完整. 整个教学过程总体上比较顺利,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十分投入. 但是时间上把握得不够理想,在互动合作的环节中时间占用过多,导致结尾草草收场. 另外对于难点剖析不够透彻,有些地方还应该及时当堂讲解,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可完全放手给学生.
  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不仅要有庄重可亲的外表、落落大方的举止,更要有生动有趣的“串词”、灵活机动的应变能力,从而才能准确有效地控制节目的时间和内容,风趣生动地驾驭现场气氛. 正像有位知名主持人所说的:“主持人是杂家,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知识去传授. 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与观众交流,善于发现和观察观众的心态,把感觉内化、升华,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总结,并努力提高做人的素质. ”由此我们便联想到课堂上的教师,不正是要做这样的“节目主持人”吗?这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的新的挑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422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