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三点导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美点赏析
  
   李元胜的《昆虫之美》被人誉作是“一本见证生命的尊贵和诗意的奇书”。《水洼里的生趣》这篇随笔最大的亮点在于诗意,这可能与作者的诗人出身不无关系。作者舍弃了科普类文章惯常的枯燥单调的面孔,代之以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比拟,用写诗的笔调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水洼里生命的精彩画卷。
   文章开篇写水洼的小与不起眼,不用客观的数字和理性的对比来描摹,而说“因为它们太小了,连一朵云的影子也装不下”,这样一来,读者的脑海中既有了水洼大小的常识性判断,又有了蓝天白云下、清澈水洼的诗意画面。
   作者还将这些不起眼的水洼,想象成“是许多昆虫的生命摇篮,也是它们重要的生活舞台”,在这里每天都有着精彩的演出。爬到草叶、灌木枝上退壳的蜻蜓稚虫,造型特别、对保护水质起特殊作用的蜉蝣幼虫,很有想象力、富有设计建造天赋的石蛾幼虫,外型凶悍、味道鲜美的鱼蛉虫,引人注目、擅长“凌波微步”的水黾,看似悠闲仰卧、实则暗藏杀机的仰泳蝽等等都是这场精彩演出的主角。水洼里的这群可爱、形态习性各异的小精灵,在作者生动的叙述中复活,让读者在涵咏文章的同时,仿佛瞥见,它们正游曳于书本、翘立于案头……
   作者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幅幅唯美的画面,“清晨,天上仍有着稀落的星子,水洼里,精彩的演出已经开始了。”读到此处,读者仿佛置身于月明星稀、曙光微露的原野中,敛声屏气地期盼一场演出拉开帷幕。写蜉蝣幼虫,“造型极有观赏价值,眼睛夸张,尾须飘逸”,寥寥数语,即能生发读者对于蜉蝣幼虫“特别的美”的无限想象。
   除了语言诗意,画面唯美,这篇文章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字里行间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作者不满足于对水洼、对水洼里生命的感性叙述,还有着一种基于长年累月细致观察而产生的理性、科学的判断。
   在介绍石蛾成虫时,作者强调石蛾和蛾子的区别其实挺大的,“石蛾的翅上长的是毛,而不是蛾子那些小鳞片”;在谈到水黾为什么会在水面上行走时,作者给出了两种解释,“传统的说法”和“最新的说法”。两种观点,孰是孰非,作者未置可否。也许,作者是想告诉我们,原野的水洼“里面有许多生命的奇迹,等待着我们去慢慢观赏”和探索。
  
  难点指津
  
   《水洼里的生趣》一文,是感性语言和理性精神的完美结合,同时,又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哲理上的思索。在作者不疾不徐、充满童心的叙述中,不时流露的是作者对于自然在现代社会里离人类渐行渐远的忧思,以及从自然界的这些生物身上所获得的哲理上的启迪。
   作者在提到蜉蝣幼虫时,说它们靠吞食藻类成长,“它们依赖水质,又依靠自己的生命活动,控制着藻类的密度,让水质保持清洁”,蜉蝣的这一习性已经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浓厚兴趣,于此,作者似乎是闲来一笔――“人们可以向它们学习很多东西。”在作者的眼里,美丽又渺小的蜉蝣,竟然是如此地值得欣赏,值得人类去学习。它从自然中获得维持生命必需的凭借,又以自己的方式回馈大自然。渺小如蜉蝣,尚能和自然环境互惠互利,懂得与自然构建一种和谐关系,那么人类呢?人类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欲,随意地破坏环境,残忍又不计后果地捕食其他种类。在云南大理,鱼蛉自古以来是一道美食,“那一带的珍贵种类是否会因人们的贪食逐渐绝迹,这是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
   不止于此,作者在《昆虫之美》一书中还写到:“1892年,美国蝴蝶专家李奇(J.H.Leech),在重庆、湖北一带曾发现了136种蝴蝶,但现在,重走当年李奇路线时发现有97种已经不存在了。”多么惊人的数字,多么沉重的事实。人类如果还是如此短视地以牺牲生态和谐来获取经济的发展,恐怕我们的后代,也只有在纸质和光影之中来管窥大自然的奇幻和美妙吧。
  
  考点训练
  
   1.文章重点介绍了水洼里昆虫的哪些生活习性?
   2.阅读全文,找一找文中运用了想象或比拟手法的句子,并分析其妙处。
   3.文章中说蜉蝣,“人们可以向它们学习很多东西”,你学到了什么呢?
  
   附:参考答案
   1.参见“美点赏析”。
   2.示例:“仰泳蝽看似仰卧着,悠闲地看着蓝天,懒懒地在接近水面的地方划动,时则紧张地侦察着水面上的动静……”运用拟人的手法,将仰泳蝽的姿态、行为描摹得形象生动,活灵活现。
   3.参见“难点指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780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