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注时代焦点,成就高分作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富林

  文章合为时而著
  ――热点素材的重要作用
  
  文章,要反映时事,为现实而作。贴近现实的文章,对生活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远离时代的文章,内容老套陈旧,缺乏时代感和思想性,读来则令人生厌。
  一般高分作文都有一个显著特点:“新”,包括观点新、材料新、手法新。做到观点新,难度较大;手法新,容易走偏;唯有材料新,最“划得来”。所以,即使是表达一个传统的话题,运用了传统手法,一旦为它注入新的材料,文章的“新气”也会扑面而来。
  最能反映时代特点的是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事件。热点事件往往具有新奇性,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焦点事件,因其重大或者有争议会在一定时期内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因为被普遍关注,所以具有社会价值;因为具有社会价值,所以具有典型性;因为具有典型性,所以具有普遍意义,因而,用在文章中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的学生在高考作文时,由于缺乏材料积累,就临时“虚构”了一些人物,诸如同学小D、隔壁大妈、路人甲等,为他们编一些故事。这类材料可能也很新奇,但由于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没有社会价值,所以引入文章便缺乏论证性和说服力。
  焦点事件的社会价值和作文效应有三:一是“生情”。焦点事件首先带给人的是感情上的冲击力,有了感情就会有不抒不快的欲望,写作起来就会产生苏轼所说的“涌泉”效应。二是“促思”。焦点事件由于具有典型性。以其特殊的表现方式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以及思想的各个方面,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发散思维,自然会出现新的认识角度和视点。不但如此,它还会促使人们深入思考事件的原因,构想补救措施,从而催生新的思想和创意。三是“启智”。每一个焦点事件,无论对的还是错的,好的还是坏的,对我们都是一个警示,都会从不同的角度给人以启发和教益。
  可见,引入焦点事件,能开拓高考作文的新天地。紧扣社会热点,关注敏感话题,把社会生活的源头活水注入高考作文的“方塘”之中,进而提炼出个性飞扬的思想,表达出理性、思辨的观点,助你的作文一举夺魁!
  方塘清如许,为有活水来
  ――热点素材的积累方法
  
  有的学生写作文,翻来覆去用的都是人们早已耳熟能详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加上缺乏“翻新”的能力,写出的文章就缺乏时代感。要想让文章具有时代感,就要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如何去做呢?
  一、学会留心,全面关注。“处处留心皆学问”,心在哪里,新的素材就在哪里。只有留心,才能有所发现,否则,“纵使相逢应不识”,错过了,不仅仅是遗憾。
  留心焦点事件,需要打开眼界。通过阅读报纸、杂志,浏览网页,收听电台节目,观看电视新闻,与朋友聊天等,进行材料的积累。
  留心焦点事件,需要积极思考。见到一则焦点素材,不妨多问自己几个问题:这则材料体现了哪方面的问题?其深层本质是什么?对我的写作有无作用?有什么作用?我能用它来写哪些作文题目?怎样写?这样一来,你对这则素材的认识就不同寻常了。
  留心焦点事件,需要随时记录。“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平时,要随身带着笔记本,及时记下自己最有感触的细节和心灵深处的回声。这样,你的留心才不至于成为过眼云烟。
  二、归类整合,形成网络。没有经过整合的材料,如同一盘散沙,杂乱繁多,不好把握;没有形成网络的材料,没有建立联系,不利于快速选择和运用,不利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因此,我们必须对手中的材料进行系统整理,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以一当十。如按领域分类,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自然、体育、艺术、法制等;按主题分类,可分为奉献、价值、美丑、善恶、责任、诚信、理想、信念、感恩、创新、思考等。有了这样纵横交错的网络体系,考试时就可以根据作文要求对其进行快速扫描,合理取舍,准确定位,灵活运用。
  三、点面结合,重点突破。对于一般的事件,如果自己没有多大兴趣,或没有多少感悟,大致了解一下即可;而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本身具有较大挖掘空间的热点事件,就应该进行重点突破,深刻理解,强化记忆。这样,在运用时才不至于出现张冠李戴、胡编滥造的错误,才能以真实、准确的力量令人信服,发挥其“事实胜于雄辩”的强大功能。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热点素材的运用技巧
  
  焦点事件作为原始素材,本身具有多维性,写作时可以也必须对其进行加工、改造一番。因为,原汁原味的素材,未必与写作的主旨具有同一性,一般不能简单地拿来就用。对素材的加工改造,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概括来说,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在情感上下工夫。“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对热点事件的陈述中,要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文章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如下文对“农民工子女的生存状态”的感悟:
  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在山野的风中,他们奔跑着,憧憬着。风从田野上吹过,吹进城市。为了生计,为了未来,他们跟随父母来到了城市,在城市的尽头扎下了根。
  于是,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第一次触碰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的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繁华的现代文明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却在他们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在“城市人”异样的目光中,他们第一次明白了户口本与暂住证的区别。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却过早地背上了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重担。
  放学回家,他们做好简单的晚饭,父每还在工地或莱市场里劳作;午夜醒来,泪眼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明亮;悄悄许愿,希望明天他们的打工子弟小学不会因交不出电费而被查封……
  然而,从他们日益长高的身体上,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记得一位记者问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学成后是否会回到家乡时,小姑娘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点落下泪来,为他们的成长。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言为心声。”在这里,作者表达了对农民工子女的关注、同情和企盼,以情动人,以情暖人,字里行间流露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因而感动了阅卷者,博得了专家的满堂彩。
  二、在深刻上下工夫。运用焦点素材时,要注意对素材内涵进行挖掘,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事件的简单解说上。如2011年高考福建卷满分作文《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就在这方面下足了工夫:
  我已无法历数古今中外多少因热爱而造就的伟大创造,可这种繁盛,恰与当下创造之光的暗淡形成触目惊心的反差。我们有袁隆平,有王选,有钱学森,可这些科学巨匠已垂垂老矣,而后起之秀乏善可陈,为何?我想正是因为当下已绝少对科学本身有着痴爱的年轻人。我们有的,只是一群又一群为了名利、为了一纸证书而在实验室里苦干的学生,他们一旦获得了所求的名利,便裹足不前,再不愿在黑暗中前行。同样,在文学领域,如今又有几人能如桑塔格一般从容说道,“我写作不是因为那里有读者,而是因为那里存在着文学”?一个个作秀者,只看见红地毯和金钱,作者比作品更有名的情况比比皆是。在看似繁盛的文学世界里,我们只见得浮光掠影般的“商品文学”,却不见一个哪怕只是有着创造之光的作品。对于科学、文学,乃至其他种种事业,我们早已丢失了一往无前的热忱。于是创造的婴孩夭折于腹中,岂不痛哉!
  选段里,作者简单列举了“我们有袁隆平,有王选,有钱学森”的事实,认为“后起之秀乏善可陈”,然后从科学和文学两个角度详细分析了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表达了深深的忧思。
  三、在语言上下工夫。运用焦点素材时,不可生搬硬套原材料中的文字,要运用各种手段对其加工重组,争取使其以新的视角和面孔出现在读者面前。请看2011年高考全国卷一篇高分作文《美杜莎之瞳》对“孙东林兄弟接力还债”素材的语言表达:
  诚信,是冰雪中留下的那道轮胎印的明朗。2010年的春节,他的哥哥为及时把工资送到农民工手中,将一家五口的生命全部留在茫茫大雪之中。面对亲人的惨然离世,他将泪水装进心里,毅然决然地去兑现哥哥的诺言。他四处借款,筹集那宝贵的30万元,用惊人的执着将工资全部送到农民工手中。大雪中,他们的背影投下了比白雪还耀眼的光芒。孙氏兄弟,用生命的接力,书写了诚信的夺目光华!
  这里,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灵活地运用了原材料,有力地突出了“诚信”的主题,语句优美,颇有表现力。
  文以道载,道以事传,事以新奇。相信有时代焦点素材作为写作的基石,同学们定会“高考过后尽开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78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