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采撷科学之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章根金

  摘要:现行的初中科学教学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并不能实行真正的素质教育,教师还是在说教,学生还沉浸在题海战术中。学生每天心不在焉地听着老师的“照本宣科”。疲于应付大量的作业,很难体会到科学的美丽。
  关键词:科学;情境之美;探究之美;创造之美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科学是美的,每个科学家都有这种感觉”。很多初中学生对小学的常识课十分怀念,老师各种精彩的演示令人难忘。进入初中以后,随着科学课程的不断深入,感觉到科学的抽象难学,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兴趣。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感受到科学中那些引人入胜的奥妙和趣味。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美,才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一、营造科学情境之美
  新课程要求把抽象的知识融人具体的情境之中,提倡学以致用,摒弃那些死记硬背的概念和空洞的定律。
  在学习“乐音的三个特性”时,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不同乐器的演奏曲目:一曲温婉动听的《春江花月夜》让大家都沉浸在“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优美意境中;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中小号高亢的音调使人精神为之振奋;萨克斯《回家》、二胡《茉莉花>悠扬的意境让人流连忘返。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一样的,不同人的音色也不一样,所以我们能够“闻其声而知其人”。同时我运用吉他上的六根弦把“声音的产生以及乐音特性的影响因素”等重要知识点演绎得清楚明白:拨动弦,弦振动,即发声;同一根弦,轻拨声音弱,重拨声音强,观察可知两种情况振动幅度不同,振幅越大。响度也越大;分别用相同的力拨粗弦和细弦,观察可知振动快慢不同导致音调高低有别。振动的快慢用频率来表示,振动越快,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二、体验科学探究之美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去理解科学规律,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及研究方法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多种途径锻炼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并使学生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的美。
  台湾著名物理学家李远哲说过:“动手能力实际上是动脑能力,做实验时你先要深刻地动脑思考,动手就只是动手,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动膻。”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观察蜗牛”是初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科学探究活动。提早一天我先让学生自己去抓蜗牛,第二天上课前我带上烧杯、醋、蔗糖溶液、胶头滴管、载玻片……大家都把抓来的蜗牛放到讲台的烧杯里。我先问同学:“你的蜗牛是从哪里捉来的?”甲同学说:“自家菜地里捉来的。”乙同学说:“学校水槽下面捉来的。”丙同学说:“学校花坛里捉来的。”引导学生总结出蜗牛都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接下来让学生按照多媒体展示的探究活动自己亲自动手操作:(1)用铅笔分别轻触蜗牛的触角、足和壳等部位,看蜗牛有没有反应?哪个部位最敏感?(2)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用书本遮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于阴影中,看蜗牛有什么反应?(3)在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0.5 m处,用力鼓掌,看蜗牛有没有反应?同学都饶有兴致地行动起来。认识到蜗牛的触角最敏感;喜欢爬到阴暗的地方去,说明对光线的刺激有反应,有视觉;但对声音没有反应,说明没有听觉。最后让同学们自己设计方案去探究蜗牛有没有味觉?通过各种尝试,一组同学先在载玻片一侧分别滴一滴醋酸溶液和蔗糖溶液,然后把蜗牛放在两滴溶液附近,看它会爬向哪边?最终通过自己的探究认识到蜗牛也是有味觉的。
  三、尝试科学创造之美
  科学离不开创造。在区教研室举办的创新实验和改造的活动。我被十四中周胤翰老师的月相演示实验创新所折服。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空间想象能力比较缺乏,讲到月相变化的时候总是感觉非常别扭。虽然学校里也有月相的平面模型,但学生不能把自己想象成身临其境地在地球观察月亮的形状。周老师在深刻理解月相形成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生活经验,很好地克服了这个难题。周老师在每个雨伞的裙边上的支架端点上悬挂―个乒乓球,并用黑墨水将球涂黑,以此来演示月球是不发光的;在伞柄上安装一摄像头,让它对着日光灯拍摄乒乓球的形状,在雨伞旋转一周后拍摄到的照片和书本上的月相变化图完全吻合。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假于物,利用―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引导学生去发现科学的美丽。若干年后,或许学生所学的知识已经遗忘,但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科学素养和美感终身难忘,其所产生的精神力量必将成为学生人生旅途中一盏闪亮的明灯,使其受用一生!
  (作者单位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蒋堂初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867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