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析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原因及突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颜茜

  【摘 要】高中数学教育在片面追求考分的前提下,遭遇了学生思维障碍的困境,严重的影响了学生思维训练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对高中数学教育思维模式的探讨,找出了造成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原因,并采取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课改方法,从而实现对思维障碍的突破,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 障碍 原因 突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4-0108-02
  
  就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来说,高中阶段是关键中的关键,重点中的重点。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判断的过程中出现障碍,因此,探析高中阶段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原因,找出解决这种思维障碍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现代高中数学教育的迫切需要。
  一 简述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瓶颈问题
  1.学习数学的思维方法不正确
  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内容多、进度快、题目难,学习时一天一个变化,课堂要听懂知识会比较磕磕绊绊,另外是学科信息量相对较大,不能有效地复习,前学后忘的现象比较严重。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体会 “死记硬背”与“活学活用”的区别。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相当一部分同学上课不能抓住重点难点,不能体会思想方法,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以致不能形成较好的答题思维。如函数y=f(x)满足f(2+x)=f(2-x)对任意实数x都成立,证明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对于这个问题,一些基础不好的同学都不大会做,都只知道死看书本公式,不会改变思维方法,其实只要在函数的章节中找到相关的内容从图象对称性思维入手之后,就很容易解决,但是正是因为思维方法不对,解决不了问题。
  2.学习数学的思维产生定势
  对于学生来讲,高中阶段应该具有一定的解题经验和思维方法了,于是,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某些想法和思维深信不疑,很难使自己放弃一些陈旧的解题经验,因而思维很容易进入僵化状态,不能根据新的问题特点作出灵活变通的反应,常常阻碍更高效简便的思维形成,有时候还会造成歪曲的认识。
  3.数学思维的个体反应不同
  因为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尽相同,其思维模式也就各不相同,学生对于同一数学问题的认识、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因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个体反应不同。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一方面不注意挖掘所研究问题中的潜在条件,抓不住问题中的确定条件,影响问题的解决,进而对整体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产生影响。譬如非负实数x,y满足x+2y=1,求x2+y2的最大、最小值。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如果对x、y的范围没有足够的认识(0≤x≤1,0≤y≤1/2),就容易产生错误。另一方面部分学生不知道用所学的数学概念、方法为依据进行分析推理,对一些问题中的结论缺乏多角度的分析和判断,缺乏对自我思维进程的调控,从而造成障碍。
  二 探讨高中数学教育思维障碍的形成原因
  1.高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储备不足,准备不充分
  当新学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旧知识结构不一致时,或新的与旧的知识中间缺乏必要的“催化剂”时,这些新知识就会被排斥,新旧知识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不了新的知识,使得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有较大的偏差,进而导致障碍的产生。
  2.高中数学逻辑思维比较强,语言比较抽象,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同教学的进度有差距,使得学生有学习跟不上的落差感,进而不能取得好的成绩,对高中数学产生了畏惧,阻碍了数学思维的较好形成。
  3.老师的不适应
  在教学过程中,常有数学教师不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抑或是觉察不到学生思维的真正困难,仍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进行灌输,使得高中学生不容易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
  三 把握高中数学教育思维障碍的最佳突破口
  1.认真做好教会学生数学思维方法的工作
  针对学生数学思维方法不正确性的问题,我们要认真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指导学生提升数学意识。数学意识是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对自身行为的选择,它既不是对基础知识的具体应用,也不是对应用能力的评价,数学意识是指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该做什么及怎么做。至于做得好与坏,当属技能问题,有时一些技能问题不是学生不懂,而是不知怎么做才合理,有的学生面对数学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套哪个公式,模仿哪道做过的题目求解,对没见过或背景稍微陌生一点的题型便无从下手,无法解决,这是数学意识落后的表现。数学教学中,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准确性、规范性、熟练程度的同时,我们应该加强数学意识教学,指导学生以意识带动双基,将数学意识渗透到具体问题之中。
  2.做好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思考的工作,让他们走出定势思维的消极影响
  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形成一套有效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推理方式,这方法变成了学生的一种固定思维定势。这种现象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注意易形成思维定势的地方。从而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克服,使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情境时,能依据新信息及时调整思路,避免走进误区,使思维过程灵活,要解决这一问题,多作一些变式训练是一个有效措施。变式变形,就是不断变换问题的条件、结论或变换其形式和内容,得出不同水平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变换中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问题的实质,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使学生灵活掌握应用所学的知识,使原有的孤立的零碎的知识整体化,带动学生思维的严密性。要引导学生主要从题目涉及的基本概念中寻找思路,而不是用已知的成型的公式或方法去套解题目。例如,已知椭圆上三点的横坐标成等差数列,求证这三点所对应的同焦点的半径也成等差数列。如果用学生熟悉的方法先计算三条焦点半径的长,再证明其成等差数列是相当困难的。但如果用题目涉及的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来解,就很简单了。
  3.做好学生数学思维兴趣的培养工作,解决好个体差异
  兴趣是事业成功的起点和动力,兴趣是造就事业的沃土,一个人对某件事发生兴趣时就会注意它、接近它、研究它、掌握它。高中数学起始于教学中,教师就必须着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尤其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照顾到学生认知水平的个性差异,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在教学工作中善于创设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景,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使数学学习首先从身边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的情景开始,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学习探索,就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萌发出积极主动探索的求知欲望。例如,利用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修建水坝两个实例,提出研究两个平面所成角的问题,再让学生们用二面角的实物模型去弄清半平面、二面角的棱、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并尝试进行二面角的度量,让学生在这过程中既动脑又动手,激发了兴趣,促进了数学思维的培养。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己任,兢兢业业,扎扎实实,摆脱题海战术,则一定能大力提升高中学生数学教学质量,为后辈创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范东明.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J].考试周刊,2011(29)
  [2]江伟.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突破[J].今日教育,2005(2)
  [3]周德成.如何培养高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2004
  〔责任编辑:高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92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