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予师生无限的可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伟庆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于2010年下半年开始融入到“一对一”数字化教学队伍中,一路探寻,一路思索,小有收获。
  ● 行稳方能致远――起点的选择
  “教育是慢的艺术”,进行教学变革更应遵行这一真理。我们在总结和反思了301(原201班)数学学科一年来的实践之后,还分别在四年级和五年级各选择一个班级教室和电脑房开展课堂实践,形成了“实验班+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多角度的研究方式,以测试在不同环境下“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实践学科也从原来单一的数学学科转变为以数学学科为引领,语文、英语、科学、综合实践等多学科并行推进。
  ● 突破方能创新――模式的转变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能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实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数字化学习中得到发展。我校对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这样的设想并付诸实践之中:即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课堂教学应该是建立在预习性作业基础上的,通过学生对新知识相关内容的自主搜集、获取来完成自主学习,而课堂上的知识传授通过预习来实现,课堂成为一个展示过程,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激励的过程,最后通过巩固、提高、延伸性的作业布置来对学生进行检测。
  ● 有米方能为炊――资源的使用
  实施“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过程中,学习资源平台的使用举足轻重。我们课题组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要熟练使用这些平台,而且要将这些平台取长补短合理分配使用,使其发挥出最大的功能。
  1.分发材料+提交成果+互动演示――以极域电子教室为例
  教师利用极域电子教室将布置的作业分发给单个、部分或者全体学生,在课堂上作为探究性学习的材料。学生接收到材料后,完成作业并及时提交。无论是学生共性的还是个性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演示”的功能将学生的作业进行演示,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演示和讲解,这样增加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感。
  2.课前预习+课上探究+当堂检测――以Eclass电子教室为例
  通过课前预习作业的布置、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起点有了比较准确的把握,在教学设计的引入环节中以学生前测中的认知冲突为切入点,设计小组探究的问题,通过同伴协作、教师指导来解决认知的矛盾,最后在全班交流中,将新知进行提炼、小结。在此基础上,通过Eclass的即时反馈功能,对学生的新知掌握情况进行检测,重点分析错题学生的错误原因,提高学习质量。
  3.游戏激趣+分层练习+自主学习――以“一起学习乐园”为例
  “一起学习乐园”是一个以游戏为载体的学习平台,它会自动分析学生学习的历史,每次都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新的学习内容,不会漏过,也不会大量重复,真正的个性化教学,从而获得现实成就感。
  ● 改变方能发展――师生的挑战
  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环境下,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从知识的传授专向于方法的指导与引领,变知识点为知识树,更多地去思考怎样将现行教材转变成“一对一”条件下的教材,预习性、拓展性和提高性的作业如何设计。而学生在问题探究,知识获取方面能够做到自主学习,并通过学习共同体,与同学相互激励,相互促进。
  踏上“一对一”数字化教与学变革这条路的时间其实还很短,但收获和感悟却无时无刻不在充实着肩上的行囊。沿着这条路,我们依稀听到教育之歌新的旋律,遥想出无限放大的可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054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