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三点导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美点赏析
  
   蒋韵的散文《我带你走一条新路》,初读之下,我们可能会觉得似乎文章写得很平常,那不过是都市里生活的人们一种非常熟悉的生活,然而,稍加品味我们不难发现,文章仅用1500多字,就给我们形象地勾勒了都市白领的真实的生活情景和真切细腻的生活感受,读来倍感淡而不薄,余韵悠长。
   一.文章寓意深刻而丰富。作品描写了北京远郊潮白河边的新区,形似“旷野中的孤城”,那么“伶仃突兀”,那么“荒凉”。城市不断地快速扩容,道路不断地往外铺设延伸,置身其中的人们根本不知道前方的路怎么走,连导航仪也来不及信息更新而“噤声失语”,那种茫然、无助不言而喻、真实具体:奔波于市区与郊区的“我”、“丈夫”,常常因为“不认识路”,驾着车在路上奔驰却“常常像没头苍蝇一样在旷野各条岔道上左冲右突,不知道它要上哪里去”或者干脆“南辕北辙”,于是心中“一片迷茫”。这种植根于大城市的忙碌、奔波、孤独、迷茫,是没有离开过家、远走他乡的人不能真实体验到的,而作品则把这种十分真实而独特的感觉,具体而又细腻地展示了出来,从而获得了读者共鸣。同时,作品又带着我们去“走一条新路”。什么是“新路”?新路在何方?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我们就可能探寻到作品的某种哲学含义:在当今城市化、全球化的时代进程中,人们迷失于环境,迷失于人群,迷失于对“我”的认知,迷失了生命的坐标,于是就有了“走一条新路”的心理渴求,就去“有意识地探路,寻幽探胜一般地寻找那些更近、更合理、更平坦或是更安静的道路”。这样说来,“我带你走一条新路”,是不是就是告诉人们应该“重建人生的坐标”?那么,文章中的处于“郊区一片大旷野”上“孤城”之中“家”,也就获得了生命本真的含义――“亲情”、“安宁”、“温馨”;纽约时代广场“那个夜晚”四个异乡人的“得以拥抱”的“奇迹”,就能够成为“抵挡着汹涌的黑夜和陌生”的“一小块温暖的亲人的岛屿”;而那一条由丈夫探寻到的“新路”,那一条“两边都是田野”的“村路”,就显得“非常安静”,就能给不停地奔波于远方与“家”之间的我们“一种河流般的静谧”的感觉,尽管它“没有雁门关外公路的那一种壮阔荒凉”,却“仍然给我悠远的河流的感觉”,是那样的“平坦静寂”。可见文章的寓意深刻而丰富。
   二.表现手法多样而新颖。(1)两处插叙的巧妙运用。文章先在写“迷路”的窘况时,巧妙地插叙了“很久以前”,“在冬天的纽约”,与朋友夫妇“四个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人”在“在璀璨的时代广场,会合了”的奇迹。既使行文跌宕起伏,让人在失路的“迷惘”中看见希望,又可以在“失路”与“得路”的对比中,增加“希望”的亮色,获得探求、追寻希望的动力。后又在写丈夫带我“走一条新路”时,巧妙地插叙了“那一年,我和丈夫两人徒步”走西口时所见的“雁门关外公路”的“那一种壮阔荒凉”,以及“镌刻在我心里的画卷”――“悠远的河流的感觉”,在比较衬托中写尽了“新路”的“平坦静寂”,令人憧憬。(2)修辞手法的新颖、形象。①比喻。例如:“我们的车,常常像没头苍蝇一样在旷野各条岔道上左冲右突,不知道它要上哪里去”、“我们笑着喊着抱在了一起,就像一小块温暖的亲人的岛屿”、“丈夫开始有意识地探路,寻幽探胜一般地寻找那些更近、更合理、更平坦或是更安静的道路”、“路面是柏油铺的,有一种河流般的静谧”、“车碾着雨水,变成了方舟,小小的亲人的方舟”等,十分形象、生动。②移用。例如:“只有一路始发的公共汽车到东直门,千山万水走的还是塞车最要命的机场辅路”、“风中,阳光下的树叶灿烂地喧响着,浓荫遍地,更显出了道路的平坦静寂”等,很新奇、贴切。
  
  难点指津
   作品有没有深刻的寓意?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说:“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作路的东西,不过是彷徨而已。”人们似乎是从有史以来开始一直在探寻“一条新路”。作家曹文轩在《前方》一文中也说,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人(们)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人们总是奔向前方,哪怕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因此,这世界上就有了路,“路连接着家与前方”,“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而人“在漫无尽头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我带你走一条新路》的作者同样也在带我们探索:她写“迷路”、写寻找“新路”、写行走在“新路”的体验――“静谧”、“神的指引”、“小小的亲人的方舟”、远方“孤城”灯光处的“家”,以及纽约时代广场特定时刻那“一小块温暖的亲人的岛屿”等,无不是在昭示人们:人只要追求前方,就会有心的迷失,就会有摆脱迷惘的渴求,就会去找那“一条新路”。
  
  考点训练
   1.文章为什么要那么详细地描写纽约时代广场朋友相聚,那一幕有什么作用?
   2.作品中“新路”具有哪些特征?“我带你走一条新路”有何深刻含义?
  
   附:参考答案(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226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