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大教材改革力度,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宝清

  摘 要:“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那么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那就应着重从教材改革方面论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创新;实用性;实践;论文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钱老指的“杰出人才”是指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的人才。中国的教育者也意识到了这点,进行了多次的课程改革,教材也一改再改,不断完善。但调查中发现,现在的教学还是“穿新鞋走老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超过40%的课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只看见教师不断地在说,看不见学生动口、动手。课堂上静悄悄的,看上去课堂纪律很好,井然有序,可是学生并没有积极思维,是被动地在学习,有一种被教师牵着走的感觉。这种安静严重制约了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本人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教师因素之外,最大的问题在于现行教材改革力度不够大。绝大部分的教师还只能是“教教材”,不能做到“用教材”。如果我们能在教材上做出改革,引导教师、迫使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小学生可塑性非常强,最具有创造力的思维,那我们就要充分发挥小学数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人认为现行数学教材应增加这些内容。
  一、增加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在“用数学”中培养创新思维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用,然后更知不足。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对具象的东西感兴趣。如果我们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不断解决身边的问题,这时的数学就不再是抽象的了。如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代课老师让孩子算搬砖头能赚多少钱,孩子算得多认真呀!菜市场里不识字的农民算账特别快,而让我们的学生去买菜,他们还不知如何去算账。这是严重地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相隔离,所学知识不会用,又怎能谈去创新呢?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问题引入到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以此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例如学完乘除法后,课堂上模拟菜市场情景,让学生当一回老板和顾客,让课堂变成生活。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可直接出示这样的图:
  让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出来,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就会逐步去探索圆的特征。学生在掌握了特征后,让学生当一次设计师,设计出各种美丽的图案。这样,内容的增加就会引导教师将课堂逐渐开放,学生在用中知道不足,就会去探究,在用中就会有发现、有创造、有突破。
  二、增加数学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培养创新思维
  英国教育学家萨德勒认为:“学校以外的事情,甚至比学校以内的事情更重要。”可以说实践活动是课本知识的延续,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通过查阅资料、参观、调查,在参与生活中体验生活,增长了许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这些知识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判断力和推理能力,扩大了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考的空间增大了。总之,实践活动能把课堂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利于教育效果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使其在活动中受教育,在活动中长知识。
  而我们的教师在处理一些实践性的内容时,为了教学方便,省略了学生实践这一环节。这表现在:一方面,这些实践内容占的课时微乎其微,另一方面,评价学生时方式单一,使教师只局限于书本知识点的学习,而忽略了实践内容。可以用单独一个单元来安排综合实践内容,这样教师不得不安排学生去实践。学完土地面积之后让学生测量学校每幢教学楼、操场、绿地等面积,还可以测量居民小区的面积。通过实践得出测量大面积时比较烦琐,就会探究先进的测量方法。再让学生去调查珠穆朗玛峰是怎样测量的,海洋深度怎样测量,星球之间的距离如何测量。学生的眼界开阔了,自然就会去思考、去创新。又如,在学完“利息和利率”内容后,让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存钱、取钱等活动,记录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这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周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地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联系起来。还可以让学生逐步去认识基金、股票等,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在实践中感觉到许多知识的不足,因此就会产生学习需求。那时的学习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生活而学习,是主动地去学习。在实践中学生会发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会萌发各种新奇的想法,这就是创新思维的萌芽。
  三、增加数学小论文写作,在反思中培养创新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某一个数学问题会有自己的见解、评价;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用到许多数学问题。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有过精彩的描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教师指导学生将所思、所想、所感记录下来,这就成了数学小论文。教材中可根据学生年龄段特征作适当安排。如低年级可以直接让学生写数学日记,将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记录下来;中年级可指导学生写数学童话,将数学知识与童话故事结合起来,学生会兴趣盎然;高年级可指导学生写些有深度的文章,融进自己的独特思考。学生会在不断的总结中反思自己的思维,长此以往就会有新思维出现,这就是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需要从小培养。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创新,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中心小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596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