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持续性和实践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淑敏

  作为中文系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设置一直是重中之重,如何开设、如何合理分布教学时间、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等都是长期以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灿烂辉煌,让学生从中获得有益滋养也是中文专业学生学习的最核心目标,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良好的古代文学功底,对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也有如海市蜃楼、空中楼阁,纵有表面的华丽,但终归是花拳绣腿。因此,对古代文学课程的重视向来是各大高校的普遍追求。笔者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体会和思考,其中关于持续性和实践性教学应该是本课程能够真正发挥影响的有益方法,持续性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长和热情,从而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处在“日常化”的学习状态之中;而实践性则推动学生培养出一种素质和能力,并与当下结合起来,实现古代文学的现代转换,甚至指导我们的工作和人生,真正做到行之有效。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持续性
  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本课程区分于其他教学的一大独特之处在于对持续性教学的重视和实施,所谓持续性教学就是指学习和实践并不局限某个学期或阶段,而是贯穿于较长的学习过程。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从大一上学期便开始设置基本的教学环节,一直持续到大二下学期,共两年的时间。然后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再开设相关的专题课程,如《唐诗研究》、《戏曲专题研究》、《小说专题研究》等。教学的目标也不仅是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以方法上的指导,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让学生始终密切接触着中国古代这四年的教学实践也各有不同,在时间和要求上都有明确的规定,也内在地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切切实实地提高了学生的鉴赏水平和文学修养,甚至是学生人文情怀的有益培养。这种教学区别于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的阶段式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学习的结束而结束,学生相关的学习活动大多也因此而暂时告终。而这种持续性教学则看到了这种教学弊端,有针对性地延长了教学的实践环节,让中国古代文学始终伴随着学习的始终,从而让学习变成一种习惯。这种持续性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在于:
   1. 持续性学习兴趣的培养。
  这种持续性教学本质上是符合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的,因为知识是具有连续性的,人的思维也有一定的连续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地给学生一个开阔的进行稳性动态思维的立体时空,适当地保持阅读和写作的连续性,可使教学达到极佳的效果”,才能够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达到教育的目标。进一步说,这也正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培养,兴趣也是需要培养的,而培养则需要一个过程,学生在课程学习和一次次的具体实践与训练中,或保持学习的兴趣,或有所加温,从而真正做到满怀热情。应该说,这种教学模式顺应了科学的学习规律,既能促进对知识的持续把握,又能提高对学习兴趣的持续培养,但在目前的教学环节中却常常被忽略,而我们的课程教学则真正贯彻执行了这种简单、但又颇具意义的教学模式。
   2 .“日常化”学习习惯的融入。
  兴趣培养之后,持续性教学往往会更好地促使学生将古代文学学习带入到一种“日常化”的状态当中,在较长一段延续的时间内,学生需在一种“强制”的环境下不得不投入到古代文学的学习当中,久而久之,这种“强制”、被动就有可能转化成一种主动性的学习,当学习的主动性建立之后,习惯便自然地养成。我们采取这种持续性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日常化”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融入,当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和领悟变成了习惯之后,教学环节便悄然身退,而这时学习本身却并不会因为具体教学环节的终止而结束,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名副其实的“持续性”。
   3. 恒久性学习效果的生成。
  与兴趣的培养和习惯的融入相对应,持续性教学也会促使恒久性学习效果的生成。恒久性学习效果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的反复运用,当一种知识熟谙于心的时候,它便可能从短期记忆进入到长期记忆,从而终身受用。这种持续性教学模式在这方面有其独特性,它通过连续的“灌输”和引导,让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学习的氛围当中,结果自然是积累了一些恒久性的文学素养和能力。另一方面,尤为重要的是,这种恒久性的学习效果本质上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而一种能力的形成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密切相关,只有当我们把学习作为一种主动性的行为时,它才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和修养,持续性教学对学生自身实践环节的重视便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而特别设置的,课程的目的并不在于完成了一门课程的教学,而是希望通过这门课的教学,发生持久的影响,从而最终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4. 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我们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传统学科,在中文专业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都占有重要位置。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对于掌握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和光辉成就,对于提高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分析评论能力,对于全面提高文学素养,都有着重要作用;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因此,简单说来,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在于传统知识的积累,注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更重要的是“修身”与“成才”,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场“持久战”,甚至可以说是伴随一生的,因此单靠一种外力是难以生效的,我们实行持续性的教学模式正是希望通过反复的、长期的熏陶,让学生培养兴趣、形成“日常化”的学习习惯、内化为自身的主动性、恒久性学习,从而最终实现我们所设想的教学目标。
  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实践性
  与持续性一脉相承,实践性在持久的基础上,让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变得更加有效,并能够指导当下、认识当下与之相关的各种文化和社会现象,甚至是对工作和人生都能够产生有益的影响。我们对实践性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增加学生实践的数量和质量,甚至是具体的古文创作,实现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
  让学生在系统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各种文学现象的变化和联系、各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等基础上,培养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独立阅读鉴赏、分析评论的良好能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而言,也鼓励他们进行一些古文创作,比如古诗词的创作,让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体味古典文学的魅力,从而切实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深刻地理解古代文学的奥妙和精彩。这一做法的基本理念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积极主动学习,开展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从而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走向主动的探索和研究,最大程度上收获学习的效果。与之相应,实践考核也改变了传统单一机械的考试方式,而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主要加强对能力的测试,削弱对知识的测试和掌握,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让考核真正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二)能够联系当下,推行跨语境接受教学,实现古代文学与世界的“对话”和现代的转换。
  应该说,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中长期存在着“主题优先”、“回到过去”的原则,一篇课文,先讲历史背景,作家思想生平,强调把握作品的原意,把握作品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意义,主题优先,往往是一种套路和模式。现行的文学史教材也往往有这种倾向,习惯于把作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分析和展开价值判断。这种教学方法当然对“文学回归其原有的位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如果一味地强调这种“回到过去”的历史还原,势必影响作品的现代意义,不能发挥古代文学对当下的启示作用。因此,要对这种历史还原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弱化,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进行跨语境的接受。这种跨语境接受包括两方面,一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转换,一是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古代文学。当前,也有不少这样的成功尝试,并受到了极大的认可和欢迎。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百家讲坛》于丹所讲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等。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她把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放在当前的语境下进行跨语境的解读,发掘经典的时代意义和永恒价值,比传统的阅读更多一层意趣,产生了最广泛的共鸣。同时,此类跨语境接受的著作也屡见不鲜,如南怀谨的著作,各类“新解”等等。此外,如叶舒宪教授等在世界文化、全球化语境的参照下,对中国古代经典进行现代诠释,相继出版了包括对《诗经》《楚辞》《老子》《庄子》《史记》等八种经典解读的著作,这些著作实现了本土与世界话语的“对话”,很有创意。

  这种教学中的跨语境接受是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的,其一是全球化语境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形成了所谓“全球化”语境,我们的古代文学教学也要有这种跨文学的视野和开放的文学观念,要改变以往单一文化眼光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思维模式,要重视他种文化的参照,互补互促,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如何面对当前时代的倾向性导向研究。其二,一切文学史都是当代史,正如接受美学大师姚斯所言,“一部文学作品……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这种“当代的存在”便是古代文学教学中跨语境接受的效果所在,这种教学方法能实现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转换,最大程度上发掘其现代价值。
   (三)能够联系现实,实现文化资源的生产转换,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让中国古代文学从单纯的理论性向实践性、应用性转变,这与当前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密切相关。其中最具有价值意义的便在于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探讨和引入,甚至可以独立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一方面,“如果以学生身边的传统地方文化为突破口,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弘扬地方人文历史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今天本地区的文化建设,甚至是旅游资源的开发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笔者的实践为例,在《唐诗研究》的教学过程中,我便重点引入了唐代皖南籍诗人的创作,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推动对地方文学、文化的研究,进而对皖南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应该说,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古代文学教学,尤其在今天的社会语境之下,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总而言之,无论采用何种具体的教学方式,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持续性和实践性都是不可忽视的,其根本目的在于能够有效的、持之以恒地指导我们的人生,提升我们的人格,“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说就是人类的文化史、生存史、发展史。它不仅积淀了人类数千年的文化结晶,更包含了可资借鉴的丰富的人生经验,可以说具有丰厚的现代人格教育价值”,而这种内在的价值也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学的本质所在,在这一点上,它是不可取代的。
  参考文献:
  [1]郭凌英.语文教学的连续性初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08).
  [2]王洪泉.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法研究述评[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08).
  [3]金元浦.接受美学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4]沈辉.论引入地方文化资源改革古代文学教学的实践意义[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5]李英然.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2,(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22978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