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用错误资源 培养反思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鲜玉凤

  英国心理学家贝思奇曾说过:“错误人皆有之,作为老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 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伴产物,是一种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资源,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学生出错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怎样来对待差错。长期以来,课堂学习过于重视学习内容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行为。多数学生在思考复杂问题时很少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不能独立地认识自己思维过程的正确与否,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也往往忽视对学生自我反思意识的培养,发现错题只知纠正答案,没有注重引导、挖掘错误的成因。那么,如何让错误为成功铺路,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几点体会。
  一、借错,激活思维
  【案例:百分数的应用】
  出示题目1:用2400只鸡蛋孵小鸡,结果有5%没有孵出小鸡,求孵出小鸡多少只。
  学生出现了以下情况:
  1. 2400 × (1-5%)
   =2400 × 95%
   =2280(只)
  2. 2400×5%=120(只)
  评价时大家对第一种解法给予了正确、简便的定论,而第二种解法公认为是错误的,因为他求出的不是孵出来的小鸡。这时,我不急于肯定和否定,而是将错就错抛出问题:“依据这位同学的解题思路,我们能不能解决问题呢?”
  “老师,可以的。他求出的是没有孵出的小鸡数,现在用总数2400只减去没有孵出的120只,得出的差就是孵出的小鸡只数。”张红一口气说出了过程,同时也补充了板书:
  2400-2400 × 5%
  =2400-120
  =2280(只)
  大家一致认同。
  出示题目2:某种花生仁的出油率是42%,要榨1050千克的油,需要这种花生仁多少千克?
  发现学生有不同的情况便请他们板演。
  生1:1050×42%=441(千克)
  (用这种方法解题的同学很高兴,因为他做完了,另外的那位同学还在继续着。)
  生2:解:设需要花生仁x千克。
   42%X=1050
   X=1050÷42%
   X=2500
  评讲时有学生对第一种解法提出了质疑,认为用这种方法做出的结果不符合生活实际:花生仁的出油率才是42%,连一半都不到,而他(指扮演者)仅用了441千克的花生仁就能榨出1050千克的油。此时,我向发言的同学竖起了大拇指,并与同学们一起为他送去了掌声。
  借此,大家不仅从中体会到分析数量关系的重要性,还进一步认识到“回头看”的必要性。
  ……
  【反思】不将“差错”停留在订正、改错的层面上,而能积极创设适当的外部环境,将错就错,促进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提高,享受成功的学习乐趣。相信“差错”的价值会吸引更多的人们去探究。
  二、辩错,自主反思
  【案例:铺地砖】
  出示题目:学校电脑房长12米,宽4米,准备用边长2分米的方砖铺地,至少需要这样的方砖多少块?
  师:(出示错例1)12×4=48(平方米) 48÷2=24(块)
  师:对这样的解题方法,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1:错了!要这样的方砖多少块应该用电脑房的大小除以砖的大小。
  生2:(反驳)方砖边长2分米,他是除以的砖的大小呀!
  生1:要除以砖的面积,而不是边长。
  生2:为什么呢?
  生3:铺地砖,肯定是用地砖的“面”去铺嘛!所以要除以的是砖的面积。
  (学生纷纷点头称是)
  师:(出示错例2) 12×4=48 2×2=4 48÷4=12(块),这种解法呢?
  (大部分学生表示肯定)
  生4:单位呢?
  生5:对,他没写单位。
  生4:不,即使写了单位,它们的单位也不一样,也不能直接用24÷4,而要先统一单位。
  经过同学间的相互讨论、提醒,同学们很快列出了正确的算式:
  12×4=48(平方米)=4800(平方分米) 2×2=4(平方分米) 4800÷4=1200(块)
  ……
  【反思】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并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开拓思维。上述片段中,教师突破了以往的以“错例”为中心重点讲解的教学方式,而是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探讨机会,让学生解释自己的想法,暴露错误的真正原因,从而帮助他们在交流与演示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这样长此以往,不仅能让学生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知道改正的方法,避免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三、容错,激发创新
  【案例:分数除以分数】
  出示道题:“学校小浪花合唱团有团员64人,其中六年级学生占25%,五年级学生占3/8。合唱团中五、六年级学生各有多少人?”
  学生很快列出算式。
  生1:64×25%=16(人);64×3/8=24(人);
  生2:64÷25%=256(人);64÷3/8≈170.4(人)。
  师:这两种解法哪个有道理,谁能来说服我们接受他们的观点呢?
  生3:根据题意,学校小浪花合唱团的人数是64人,而第二种解法的计算结果表明,无论五年级合唱团的人数还是六年级合唱团的人数都比全校合唱团的总人数还要多,不符合常理,因此,不用检验就可以知道,第二种解法是不对的。
  生4:如果依据第二种解法,把五、六年级合唱团的人数合并起来,已经有420人左右,比题目中的学校小浪花合唱团的人数多出360人左右,太离谱了。况且五年级合唱团人数还不是整数,很明显是不正确的。
  生2(自我纠错):因为六年级参加合唱团的人数占全校合唱团人数的25%,所以,是求六年级参加合唱团的人数就是求全校合唱团人数的25%是多少,也就是求64人的25%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同样五年级参加合唱团的人数是求64人的3/8是多少?
  ……
  【反思】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大可不必忌讳学生出“错”,只要错得“有理”,教师也不妨试一试“将错就错”,把错误抛给学生,学生则综合运用了估算、认真审题等解题策略正确辨析,训练了思维,理清了思路,在辨析中获得知识。只有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求知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被他们所内化的知识。教师提供了容错的思维情景,成就了课堂意外的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望直港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23159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