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中考作文如何得高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考语文成绩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文的发挥。对于作文的评价,大部分教师认为只要考生注重写作技巧的运用和语言文字的表达并围绕中心说真话、诉真情、写出新意,那就是一篇优秀的作文,就能得高分。其实不然,只注意以上这些还不够,还得有意识地对作文进行“包装”。因为中考阅卷任务重,时间紧,阅卷老师一般不可能仔细品读你的文章,而不错的“包装”往往能给他们良好的第一印象。正是这样,笔者想就作文的“包装”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注重作文的“文面”
  “文面”犹如人的脸,你谋篇布局、构思立意得再好,也只能是具有了“内在美”。只有“文面”这个“外表”也美了,那作文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统一体,才能打动阅卷老师。
  1.1 标题书写要规范。作为标题,应居于第一排的正中,而且要与正文空一行。另外,还应视标题的字数、形式的不同而灵活摆布。字数少,字与字之间可空一定的格数;字数多,可分成两行。若有副标题,应在正标题下一行相对应处空两格用破折号领起。总之,规范的标题摆布应以对称为美。而很多考生却不大注意这些问题,甚至还有将题目写掉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作文的美感。
  1.2 文字书写要工整。在中考阅卷场上,往往会看到一些考生的作文书写极不工整,给阅卷老师的批阅带来障碍。他们的字笔画相连、大小不一、歪歪斜斜。更有甚者错别字、简化字随处可见,简直让阅卷老师无法读下去。像这样的作文,又怎能打动阅卷老师的心呢?
  1.3 标点符号书写要规范。很多考生在标点符号的书写方面也不太注意,往往一逗到底,句逗不分,严重影响了阅卷老师的阅读。另外,一些同学受英语书写的影响,处处都用“·”表示句号,更让阅卷老师生厌。
  1.4 字句的修改要慎重。由于时间紧、压力大,中考作文时出现一些需要修改的字句是难免的,但关键是如何处理好这些急需修改的地方。我们在阅卷场上发现,许多考生对作文的修改太过于随便,如第一句或第一段写好后发现有问题,便划掉重来,造成“文面”严重受损。另外,有的考生在处理写错的字时,往往是用笔反复涂抹,直致看不见字形为止。这样做,也有损“文面”。一般说来,需要修改的字可用斜线轻轻划掉,不必反复涂抹。对于第一句或第一段写好后才发现有问题的情况,应尽可能避免,要做到想好想清楚后再写。
  为此,教师应强调学生在中考写作时一定要有“文面”意识,尽可能让作文以美的“包装”出现在阅卷老师面前。这样,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成绩。
  2 巧用小标题“包装”正文
  许多同学在写作时很少注意结构的“包装”,往往是“一个题目+三段正文”式结构。尽管这样写无可厚非,但在结构新颖、表达明了等方面却差了许多。让我们来看一些例子吧!一考生写《人生组曲》一文,就精选了几个能深刻反映人生价值的材料,并用“时间”、“向往”、“星语”、“永恒”等小标题去“包装”正文,从一个中学生的角度立意深远地诠释了人生的价值,达到了新颖别致,让阅卷老师耳目为之一新的效果。再如一考生写《忘不了你》一文,为了表达浓浓的师生情,作者撷取小学生活中张老师对自己关爱、教诲的几个感人事例,并用“初来乍到·心语万千”、“泣血的残阳·泪的独白”、“回首往事·感慨万千”作为小标题“包装”正文,使沉沉的师生爱跃然纸上,能够得高分也就不足为怪了。由此可见,新颖的结构形式在中考作文阅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常常会左右阅卷老师对作文的“入等”。好的标题既要显示文章的主旨,又要新颖不落俗套,要做到这两点,方法很多。你可以运用制造悬念法、点化诗文歌词法、借用修辞格等等。但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有来自平时生活学习的积累,积累多了考场上才会产生灵感。因此,备考阶段应注意多阅读报刊,多看电视新闻,有意识的积累一些鲜活的标题,供自己借鉴。
  3 设立运思标志
  考场作文在结构上应巧妙安排,通盘考虑,给阅卷者以思路明晰,结构匀称,行文严谨,文气贯通的感受,避免信马由缰,拖泥带水,让阅卷老师理不清行文思路,抓不出要点,从而产生厌烦的感觉。这就要求考生注意运用特色标志显示自己的运思。设立行文标志的方法也很多,你可以运用题记、后记,占领夺目的“要路津”;也可以分立小标题,形成丝丝入扣的递进式片断组合;也可以开头百字内快捷地点明题旨,中间各自然段用开头句或结尾句点明要义,结尾段收束全文,再次凸现主旨。无论运用哪种方法,便于阅卷老师快速把握思路,读懂内容,那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4 注意扣题点睛
  考场作文阅卷,时间短,任务重,决定了阅卷老师只能泛读,不能全部精读细看。为适应这种阅卷特点,考生应特别注意扣题点睛。在写议论文或抒情散文时,考生应该注意有意识的在文章内容流转交汇之处,不失时机的点明题旨,回扣题意,这样才会大大加深阅卷者对此份作文“中心明确”、“中心突出”的印象。写作记叙文或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时,尽管作品的主旨能够暗合题意,但为保险起见,也应该有意识的用明朗的“点睛”之笔来升华文旨,提醒阅卷老师,自己的文章是紧扣题意来写的,避免因含蓄而导致误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0487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