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美术的审美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驰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代中学生亦然。青年学生正渐次拥有自己的独特审美情趣。依据教学大纲的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广大教师必须重视美术对学生审美观形成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审美教育的核心地位 。教师一定要切实突破长久形成的绘画教学中只关注技能练习的模式,把艺术和审美作为生命线,注意丰富学生的美术常识,让赏析的地位得到提升,在这样的审美过程中,强调创造思维能力的形成。
  一、中学美育目的和任务
  审美教育,最终想达到什么目标呢?近代美学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教育大辞典》)这种解说不一定是全面的, 但不可否认他看到了美育的核心,这对我们思考美育的根本目的是大有帮助的。中学审美教育要让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具有一定的鉴赏水平,并能形成自己的审美看法。也就是说,中学审美教育的第一要务为:通过教育能让学生体悟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中学阶段,音体美三科是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科目。中学生正在转型期,他们正经历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初中生身上不可避免地有童年时爱幻想、善变等个性特征,同时也拥有青年的一些思维特点。爱好众多但极不固定,多动且喜欢不同寻常的事物,但面对现实中的美丑善恶还不具有鉴别能力。这可以看到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的难度。让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同时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美术能力训练,诱发他们潜在的、对美的强烈的渴望和追寻。
  二、中学美育的内容和途径
  大家要注意到《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所阐述的中学美育的任务,我们可以把中学美育要点作如下的整理:
  1.培养美感
  美术是视觉造型艺术,这就注定了要关注其形式。学生面对作品,首先面对艺术品呈现出来的外在形态,就是组成作品的所有艺术语言,就像线条、颜色、质感、层次等。面对丰富的自然世界的形态各异的万物,大家自然也是先感受到花的柔美、水的蜿蜒、山的巍峨等。学生对美的外在形态有了体会,就很容易整体把握原初美和艺术美。但外在的直观的审美态势最初也许不会成为众多学生的体悟目标。如果没有执教者的分析、评价,这一切都只能是潜在的因子。要想让学生们拥有对外形美的感知特质,就要让其成为审美教育的核心构成要素。
  中学美育的初级阶段,第一应该让学生感受并认知线条独特的味道。我国传统绘画里,线条是造型的最基本元素,变化多端的线条用截然不同的粗细、浓淡、干湿、疏密的状态来表现造型不一致、质感不一样的万物。这些作品里,线条拥有了独特而奇妙的造型力。美术教师要真正启发学生感受和体悟有典型性的精品佳作,进而由素描练习来进一步把握和体会其精髓。素描作品的线条不但可以表现外在形貌,而且对物象的结构和质感表现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里,我们可以让学生临摹素描佳作甚至通过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些造型因素的感知和呈现。通常每个人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是不一样的,人与人之间可能会有极大的悬殊。通过美术课有针对性的分析、体会、强化,学生们就会体会和掌握色彩的常识和运用技巧,形成自己对色彩的敏感和鉴赏力,从而更好地理解这种造型语言。
  2.培养审美意趣
  梁启超说过“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钥匙都把握住了。”(《趣味教育与教育的趣味》),外国学者认为情感教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艺术教育,这样的看法合理性有多少,还不好下定论,但情感教育可以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这是没有争议的。如一次学校风景的观察与写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诱发学生爱护自己所处环境的意识。 画作可以使人的情绪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达到感化人的目的,舍科特尼科夫创作的《又是一个两分》真实再现了孩子内心的情绪。美术课要深入挖掘画作里特有的情感内涵,使之内化为学生一种自觉的高贵的审美意趣,让他们油然而生爱自然、爱生活和爱美的意趣。这种情感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佳作赏析、写生和临摹经典佳作等,内容自然应不拘一格,并作多领域多角度的拓展。
  3.培养审美理想
  审美活动原初的表现状态为对美的物体的感悟和据此产生的情感体验,但这种体验,很大程度上被审美理想限制。孩子因为自身的年龄和心理原因,使他们缺少最基本的辨别能力,有时体察不到自然社会的美好、丑陋。自然而然,不一样的审美判断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情感效应。优秀的有内涵的画作,一定会很好地反映生活中的真、善、美和作者健康的审美意趣和独特的品味。从而能让观赏者心灵产生快感,发挥特有的不可忽略的审美教育作用。艺术审美活动的特点就是寓教于乐、潜移默化,而这也正是我们广大教师追寻的结果。美术课时,执教者一定要精心筛选出古代当代经典的佳作,进行有针对性地评价,还可以进行易操作的练习,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学生积极的审美理想的形成发挥应有的能动作用。
  4.培养审美创造力
  美术教育绝对不可以把培养学生感知美和品鉴美的能力当作终极目标,要关注怎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让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提升,用他们所感受和掌握的知识和技巧,去品味多彩的生活。丰子恺曾说:“想象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象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象使它有形。”学生天马行空,若是教师能顺势引导,将他们的充满灵性的想象力幻化成审美体悟力和艺术创造力。我们要明确,艺术创造是基于他们逐步提升的想像力的,并将课堂中一点一点学到的技能、技巧灵活自如地使用。因此,中学美术课中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仍是不可忽视的。学生自如地运用各种造型手法,在执教者的指点下就将实现变虚无的想象为真切可感的形象的创作,使有思想的、拥有较强审美价值的画作呈现出来。
  笔者觉得以上思想,应作为审美教学的生命线,要真正改变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的老一套,使审美教育真正熔铸到中学美术教育中,让这条生命线切实能将貌似散乱的各章串联在一起,奏响新课程里一曲强劲的美育乐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1710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