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素质教育视域下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如今高校广泛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文章探讨高校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认为体育教育在高校实施的素质教育中有不可或缺作用,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又是完善素质教育、配合高校体育改革的先决条件。文章分析了高校体育在教学内容、指导思想、理论知识等方面所存在的一些代表性问题,并在素质教育范畴中提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合理建议: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强化体育师资队伍的基础专业素质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强化考核制度、培养教师学习和创新能力等,为素质教育和高校体育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可靠动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体育教育体育师资队伍高校
  [作者简介]亢晋勇(1973-),女,山西原平人,攀枝花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段兆义(1962-),男,山西平遥人,攀枝花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四川攀枝花617000)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060-02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基地,肩负着完成科教兴国大计、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任。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也要及时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学科领域内积极研究素质教育理论,并将之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从而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加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面对21世纪这个信息全面爆炸的时代,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素质能否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将对能否实现中华民族崛起的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的范畴很广,但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一个素质全能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多种多样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将自己的所学充分展示和发挥出来。而为社会培养这样一个素质、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正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和本质功能。学校教育尤其是高校教育,不但能教给学生各种文化知识,还能强健学生的身体,锤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而承担强健学生体魄,锻炼学生心理素质重任的高校体育教育,毫无疑问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育人系统,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内容,对培养和完善学生的文化知识、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质、审美观念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在高校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和受教育者互动关系最密切的教师,毫无疑问占据核心位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校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的最关键因素。所以,要想在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推行高校素质教育,加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工作。高校必须加大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优化队伍结构,全面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以尽快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和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的要求,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
  二、高校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脱节
  1.教学内容单一且重复,缺乏新意。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体育项目往往重复设置,从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体育课上开设的课程一直是田径、足球和篮球等几种主流运动项目,缺乏变化和升级,而且专业性较强的竞技性运动项目仍占主体地位。很多受欢迎的现代体育项目和休闲类运动如游泳、网球、跆拳道、体育舞蹈等,则受制于场地和师资,很难进入高校体育课堂。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校体育教育的硬件实力所限;另一方面,高校体育目前仍存在用少数体育尖子生或代表队参加竞技类运动比赛,并以获得奖牌多少作为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依据的情况。由于课程目标狭隘,主要限制在重复单一的竞技类运动项目,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基本相同,很难形成系统化和多样化的教学过程,而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基本被限定为重复地学习运动基础知识和技能,无法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锻炼激情。
  2.指导思想落后,脱离实际需要。目前,大部分高校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仍持有传统观念,即过于强调运动项目本身的锻炼效果,而未兼顾该项目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实际促进意义。这就造成了高校体育教学中往往单纯地注重锻炼的形式,却忽视了该锻炼在生活中的实际需要。比如,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扔铅球的课程,不少学校还把它作为必修课。扔铅球作为一种重竞技类运动项目,对普通人来说,竞赛的意义远远大于实际的锻炼效果,尽管可以起到提升臂力和锻炼身体协调能力的效果,但一方面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运动形式和负荷强度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反而远远不如既能塑身又能增强力量的举哑铃和俯卧撑更受学生欢迎,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不高。虽然传统体育在教育过程中也顾及了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性格和兴趣等方面,但将其作为主要内容,使得学生在单调落后的教育模式下难以培养出良好的锻炼习惯。
  3.理论知识传授方面匮乏,学生体育意识淡薄。一直以来,高校体育都忽视了体育理论知识也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只强调让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而没有在体育理论知识方面对其进行武装,造成学生虽然达到了锻炼身体的效果,却没有形成健全的体育意识,不能真正了解各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更无法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去自主地为自己的健身需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4.尚未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目前,我国对体育教学的评价还不成熟,未建立起真正完善合理的体育教育综合评价体系。大多数学校只注重教学目标的完成,而未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当成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只单纯地以体育成绩来衡量体育教学,而未重视对教学过程的考核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达标与否,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自学能力、体育意识和习惯爱好等方面的检查和评估。一直以来,高校学生均采用竞技能力的统一考核标准,而未顾及不同学生不同的体质起点,未考虑到学生的进步幅度和努力程度,也反映不了学生体质的真实发展状况。这样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但无法有效地评估教学质量,反而会影响高校体育教育的整体效果。
  5.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不足。从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整体上看,具体到学历层次、知识结构、科研能力到师德、责任心、事业心等综合素质方面来衡量,不少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相适应。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目前仍有不少体育教师抱着“一张文凭走天下”的思想,对时代的发展缺乏应有的敏感,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抱着混日子的思想消极应付,使素质教育成为空谈。
  三、通过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高校体育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而体育教师更是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根本。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素质教育,最终需要通过教师这个载体实施在学生身上,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是素质教育能否实现的根本保证。具体来说,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我国高校教学改革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育观念的落后。21世纪已是知识创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师应及时抛弃过去的陈旧教育思想和观念,认清素质教育的本质和内涵,将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从应试教育中摆脱出来,树立全新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那种偏重于一个动作怎么教、一个身体部位怎么练的固化思想,而是要强调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信任,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激励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以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学生良好的教育观念,最终全面贯彻以“健身育人”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理念。
  2.强化体育师资队伍的基础专业素质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结果致使现有体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而部分高校重量不重质,在引进体育教师过程中把关不严,高学历者寥寥无几,或者引进的高学历者往往只注重理论研究,实践教学能力不突出,甚至在教学课程中无法完成动作示范,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要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首先要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基础专业素质建设,同时要把好体育教师的引进关,确保引进的体育教师在实践和理论方面都是过硬的人才。此外,体育教师必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党,热爱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感染作用,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
  3.强化考核制度,改革人事管理模式。组织专家组,对每位任课教师进行业务考核并打分,指出各人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考核结果与评职称、评优、奖金等挂钩,以激励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更加认真负责;改革教师聘用制度,实施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教师任用制度,以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建立严格的淘汰机制,凡表现不合格的教学人员都坚决予以职务调整或直接辞退;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奖励制度,使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逐步提高优秀体育教师的收入水平,以刺激其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工作热情。
  4.培养教师的学习和创新能力。21世纪的高校体育教师,应该是一专多能型的“通才”。除了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还必须注重再学习能力、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善于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要敢于抛弃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同时,不停探寻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面对身体素质起点差异明显、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性格品质多种多样的学生,高校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深入学习探索,尽量丰富自身知识,一专多能,适应素质教育越来越广泛深入的要求。俗话说:“欲教人,先正己。”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素质也将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并将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提高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在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进行培训和进修,以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可利用体育院系现有的资源,邀请教育专家或各方知名人士来校,以教学演示、举行讲座等形式开展培训并进行学术交流;定期选拔优秀教师,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甚至跨学院的进修,倡导他们积极涉猎新学科和交叉学科知识;加强在职研究生的培养,鼓励教师报考脱产研究生,并制订持续的、完善的培养计划。
  [参考文献]
  [1]韩春利,孙晋海,曹莉.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J].体育科学,2001(4).
  [2]鲁雷.当代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与体育人文精神的传承[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2).
  [3]郝庆泉.面对素质教育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2).
  [4]高岩.论素质教育的基础目标[J].成人教育,2005(2).
  [5]王智慧.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4).
  [6]倪岩.高等学校体育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探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7).
  [7]周海云.体育教师在素质教育中应具备的自身素质[J].体育科技,20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2618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