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姜旭德 徐建成 王丹

  [摘要]文章论述了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创建的乳品工程类校研企“1+1+1”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专业课前置、工学结合、三支导师育人,以任务驱动开展项目化教学,实现了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采取了新的管理和教学运行方式,保证了培训质量,提高了学生素质,增强了就业能力。该创新培养模式得到了政府大力肯定与支持、企业的认可、学生家长满意、媒体的高度关注,学生就业前景极其乐观。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作者简介]姜旭德(1964-),男,山东烟台人,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食品工程教学与管理。(黑龙江哈尔滨15006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2013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指导项目“校研企‘1+1+1’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主持人:姜旭德,课题编号:8797)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031-02
  针对民族地区乳业较为发达的实际,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作为黑龙江唯一的少数民族高校,与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结合乳品企业对一线人才需求状况,创建了乳品工程类校研企“1+1+1”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几年来,该创新实验区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2009年被黑龙江省教育厅评为首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院以此跻身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紧缺人才培养高校的行列。
  一、“1+1+1”人才培养模式的创立
  学院与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入开展人才市场调研,借鉴丹麦达鲁姆学院乳品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创建了乳品工程类校研企“1+1+1”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国乳中心及伊利、蒙牛、完达山、龙丹等15家国内著名乳品企业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
  1.“1+1+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乳品专业类学生第一年入学军训后,直接到国家乳品中心和企业去边学习边实训,即进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习,同时进行系统的实验、实训、见习、实习;第二年回到学院完成基础课、公共课和系统的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以及相关的实验实训;第三年到乳品企业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答辩,企业按规定给予相关待遇。
  2.方案设计中做到了四个统筹:统筹了专业教学计划,兼顾专业教学覆盖职业标准和专业标准;按照“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人才需求”为目标统筹专业课程体系,兼顾专科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能力;统筹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兼顾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统筹了考核评价,兼顾学历标准和行业要求,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使学生真正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1+1+1”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
  为了有效地实施“1+1+1”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一个“1”,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照丹麦达鲁姆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设计既符合国内乳业发展需求又符合人类认知事物方式的独具特点和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注重案例、实物教学,课堂上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和探讨,避免了枯燥乏味、抽象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对乳品专业类学生实施专业课前置,建立以专业为轴心、贯穿全程的课程体系,把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技能模块尽量前置到第一学年。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一入校就把学习与未来的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学生牢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的兴趣,确立学习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第一年军训后,即进入国乳中心和企业边学边习,工学交替,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真正融合。同时还将某些专业课理论教学安排在多个学期完成,第一、第二学期针对实习实训遇到的问题,开展少量有针对性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实训环节采用“单项→课程→综合”“三段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按照课程教学计划,在学完一门专业课程之后,安排一周以上时间,对本课程所涉及的系统化工作过程及项目进行比较综合的课程实训,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和职业技能。通过对所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综合应用,将一个个独立的知识、技能进行融合、提升,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技能体系,用以完成实际工作中的某一任务。第二年回到学院,利用较多的学时将前两学期零散的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使学生把实践中掌握的分散的理论系统化、完整化。
  在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期一年的生产实践和认知学习阶段,楼上是教室,楼下就是车间。注重通过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车间”变为课堂,老师讲课讲到学生不解之处,就直接领着学生到车间,让他们亲手操作、拆卸设备零件等。在专业老师实践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在车间对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直观学习,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学习什么,今后的工作会用到什么,目标更加明确,更利于今后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熟练的应用。从实践入手再到理论学习,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的认识的过程,让他们首先对事物有个感性的认识,对这些事物产生兴趣,再到理性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学好理论知识。
  学生不仅完成了工厂的实习和化验室的理化、微生物、新产品的研发及理论课的学习,同时老师还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参与乳制品的加工工艺、产品性能及新产品的研究工作。学生不仅利用了周六、周日、寒暑假时间,平时上完课后也到实验室里做实验,通过这些实验他们学到了怎样去查资料、怎样去看论文、怎样写论文、怎样设计实验、探讨解决实验瓶颈的方案等多方位的研究知识。他们不仅是企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也能够作为企业的研发人员,学生中已有几人在中国的核心期刊发表了论文。通过第一个“1”这一阶段实践教学和人文主义教育,学生不仅夯实了理论基础、提高了动手能力,而且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和诚信敬业精神得到较大提高。
  为切实加强管理、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就业能力,新的教学模式采取了新的管理和教学运行方式。一是三方共管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成立了由学院、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人员共同组成的合作办学领导小组,下设三方人员共同组成的工作委员会。在教学、实训、实习和管理工作中都有三方人员参与,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二是满足企业要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生产工艺、检验技术等工作岗位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在广泛征求企业、行业人士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合理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三是多方强强联合构建雄厚师资队伍。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分别派出理论知识渊博、工作经验丰富、责任意识强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组建食品专业的专兼职教学团队。四是严格教学管理,实行全程质量监控。专门成立了由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联合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对实践和理论教学进行严格检查与指导,在培训过程中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以期达到不断调整、持续发展的目的。五是校研企合作“三支导师”育人。聘请行业技术专家承担学生的专业实训和部分专业理论课教学,与学院的专任教师共同承担育人任务,研讨教学改革;与辅导员共同进行学生的思想教育、就业教育、创业教育、职业教育等。“三支导师”制能够促进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市场、理论与实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六是构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和实践实训创新体系。立足黑龙江,面向全国,紧密结合乳品企业高技能型人才紧缺的实际,突出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和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做到了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总体课程设置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解决了学生多岗位、宽口径就业的问题。七是构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配套的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体系。形成了基础与前沿、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能力与岗位有机结合的开放式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体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宗旨,不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本着“基本理论够用、动手能力管用、人才类型实用”的原则,选定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的、就业后使用频率较高的知识内容,配合系统的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八是构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标准。培养学生具有工艺设计、产品开发和食品生产管理及食品设备操作、维护及管理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自觉学习习惯,掌握现代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对构成计划的产品与服务、组织与管理、市场分析、营销策略、风险与机遇、退出战略各要素有基本了解与掌握;强化态度教育,培养以“公民意识”为核心的企业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意识。
  这种创新培养模式,首先是大部分学生能够完全自主地学习新的知识,能够亲自操作设备完成产品的生产;能够亲自拆卸机器零件完成设备维修维护;能够亲自设计方案完成一种新产品的研发乃至研究一种乳制品的深加工。其次是使生产实习内容和将来的工作岗位紧密地对接起来,免除了学生就业之忧,学生能安心学习和实训,并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毕业设计,结合实践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使得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企业的要求,到岗之后,很快胜任本岗位工作。
  三、“1+1+1”人才培养模式的示范作用
  通过校研企“1+1+1”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试点项目的实施,起到高职院校领头羊的示范作用,其培训技术与设备实现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水平,其功能不仅能满足本校学生的实验实训任务,还能满足乳品企业员工的培训、其他院校食品工程类学生的实验实训以及科研机构研发新产品的需要。
  通过“1+1+1”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四创”:创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改革思路,即把学生的技能培养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相连,根据乳品行业生产工作实际需要确定各类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创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设置,即把乳品企业的产品加工、工艺流程、质量检验、产品安全等生产行为作为首要条件确定相关专业设置,培养食品企业急需的毕业即能就业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创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即把生产实际中所需技能和理论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按国家标准设计各类实验,按工作过程确定实习实训项目,按生产工作需要安排理论教学内容;创造参与工作过程导向的技能培训方式,即学生培训伊始就深入乳品企业直接学习实践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业精神。
  四、“1+1+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效应
  校研企“1+1+1”创新培养模式得到了企业的认可、政府的大力支持、媒体的高度关注和社会的普遍赞扬。乳品企业普遍认为: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他们迫切需要的,也是为乳品企业量身打造的。这些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实用技术和实际操作能力高,在生产一线只需两周就可独立顶岗操作,上手快、沉得下、稳得住、干得行、上升空间大,这样的大学生有多少,我们要多少。现在,各大乳企纷纷提前到校抢订乳品专业的学生。黑龙江省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这一首创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立足龙江经济发展,服务大局、突破常规,不仅能够培养出社会、企业需要的人才,而且为创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也是落实高教强省战略的具体举措。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反响,更引起了媒体高度关注。《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此项改革长期跟踪报道,学生家长也非常满意。
  通过校研企“1+1+1”创新培养模式培养出的一大批学生,都成为企业的先进个人,这预示着这些学生可以进入研发领域,成为企业的管理者,胜任生产一线的各个技术岗位。实践证明,这种创新模式能使学生快速建立成就感,增强了专业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5284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