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八大山人的绘画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陆忠良

  八大山人,名耷,江西南昌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明亡后出家,法名传絮,他的画上款印别号极多,有雪个、个山、驴、屋驴、驴汉、拾得等等。八大山人擅长画山水与花鸟竹木,用笔以简胜繁、属于大写意一派。他的画笔情恣纵,不泥成法,苍劲圆秀,逸气横生,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是一种奇特的、别开生面的艺术创造。
  欣赏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必须了解他的身世生平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八大山人生于明天启六年(即1626年)。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世代荫袭的贵族家庭生活中度过的。八大山人天资聪慧,八岁便会吟诗作画。由于他的祖父、父亲善书画,八大山人幼年即受熏陶,由此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1644年明朝灭亡,1648年清军南下攻陷九江,八大山人由皇室贵族一夜沦为惶惶不可终日的逃犯,为避祸逃生,被迫削发为僧。八大山人经历了明清易代的“天崩地裂”之变,从皇室贵胄沦为逃隐草野的移民,在思想上和生活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怀着孤臣逆子之心,在政治上不与新王朝合作,具有极强的反清意识。他经历坎坷,为避祸避难,时僧时道,在他的眼里山河都是旧山河,残山剩水,满目凄凉;花都是残风败柳、无根枯枝;鸟兽都是傲兀孤立,桀骜不驯的怪鸟。他历经苦难无法平静自己的心情,借助绘画形式宣泄情感,寄托理想,抒发亡国之痛,以至于在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独特的成就。
  八大山人的书画早年曾受董其昌的影响,他对董其昌的艺术造诣是相当的推崇的。他临摹的董其昌的画册,至今流传于世。但由于八大山人遭遇不同思想情感的殊途,他并没有去追随董其昌的那种温静修饰的风趣,他所作的山水,苍茫凄楚,残山剩水,抑塞之情溢于纸素,在其《山水册页》中题诗云“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石枯槎树,留得文林细揣摩。”作为一个先朝的移民,亡国之痛和坎坷的身世,自有其深切的体会,他以山水寄恨,因心造境,意境苍凉凄楚,笔墨沉郁含蓄,使人有“墨点无多泪点多”之感,可称泪眼中的山水。他把内心深处的难言之痛和愤懑抑郁,均借笔墨反映出来了,其山水真正是“零碎山川颠倒树,不成图画更伤心。”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最富有个性,成就突出,更为世人所瞩目。他的花鸟画大多用象征的手法来表达寓意,将物景拟人化,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情。他所画的鸟、鱼,都对其眼睛作了夸张的表现,眼睛很大,圆中见方,黑而圆的眼珠点在眼圈的上方,这种夸张的表现增强它的灵动性。且经常“白眼向人”,表达愤世嫉俗之情。他的代表作《孤禽图》,在整幅画面的中下方,绘一只水禽,鸟的眼睛一圈一点,眼珠顶着眼圈,白眼向天,一足立地,一足悬空,缩颈,拱背,白眼,一副既受欺又不屈、桀骜不驯、特立独行的情态。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杨柳浴禽图轴》绘乌鸦栖立于枯枝之巅,支起一爪,梳理羽毛,危石支撑树干,倾于坡上,景象奇险,令人目惊心骇。简练的形象,夸张的造型,奇特的表情,奇妙的构图,酣畅淋漓的墨色,流露出孤寂野逸的情趣,愤世嫉俗的性情,实际上是八大山人真实心境的反映。
  八大山人作为前朝的移民,对清王朝是鄙视的,并与之抗争的。他于康熙二十一年画了一副《古梅图》,画中的梅树的主干已空,蛀根露出,光秃的枯枝斜杈,零星的点缀几朵梅花,其中题为三首诗,其一首:“兮付梅花吴道人,幽幽翟翟莫相亲。南山之南北山北,老得焚鱼扫虏尘。”清代统治者以满族入主中原后,最忌讳“胡虏”二字,由此八大山人鲜明的表明了不满清政府的统治,反清复明的政治态度。其二首诗写到:“得本还时未也非,曾无地瘦与天肥。梅花画里思思肖,和尚如何去采薇。”其诗中隐含两个典故,其一,南宋灭后,郑思肖学习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精神,不臣服蒙古的统治,自称“孤臣”,宋之后,所画兰花均无土无根,因土地已沦丧于异族。二是殷朝移民伯夷、叔齐在周灭殷后,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直至饿死。八大山人以梅花为寄托,实为仿照古人,托物言志,绝不臣服于新王朝的政治态度。
  八大山人不仅自己不屑臣服于清朝,而且对于那些降清并甘当鹰犬的人也是鄙视而又轻蔑的,在《孔雀图》中,两只尾巴上拖着三根孔雀翎的孔雀,站在尖而不稳的丑石之上,画面上题诗一首:“孔雀名花雨竹屏,竹削强半墨生成。如何了得论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辛辣的讽刺了那些头戴三眼花翎乌纱帽的高级奴才们屈膝求荣,投降新主子的奴才丑态。
  八大山人对明朝充满着感情,对明朝的灭亡痛心疾首。在其《飞鸟图》中题诗云:“翩翩一双鸟,折留采薪木。衔木向南飞,辛勤构巢窖。岂知巢未暖,两鸟自竟啄。巢覆卵亦倾,悲鸣向谁屋。”这首别出心裁的题诗简直就是一部南明王朝的覆亡史。南明王朝的福王无能腐朽,手下大臣马士英和左良玉相互对抗,致使江淮一线防备空虚,给清军南犯以可乘之机。其后的鲁王和唐王虽有所作为,但不齐心,为争夺领导权而同室操戈,失去抗战的良机,加速了自己的灭亡。同为皇室后裔的八大山人,自然是痛心疾首,彻夜难眠,借《双鸟图》一泻胸中之郁闷,真可谓用心良苦。
  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以形写神,变形取神,作品往往缘物抒情,以画明志;以象征、寓意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出的形象十分奇特,抒发愤世嫉俗之情和国亡家破之痛。他的画重视生活的感受,强调独抒性灵,在绘画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发展了泼墨写意画法,振兴了当时的画坛,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墨.中国名画家全集——八大山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朱安群,徐奔.八大山人诗与画.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3]周士心.八大山人及其艺术.艺术图书公司(中国台湾),1979.
  [4]李苦禅.读八大山人书画随记.美术研究,197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5289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