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本教研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宋瑞波

  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们都把重点放在如何改变观念以及学生由“被学习”向“学习型”的转变之中,而忽视了自身的问题。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学生在不断转变,但在转变之后,很多教师觉得力不从心。究其根本,是自己的知识积累已经不足以用来解决学生的问题,学者型教师缺少新血液,新教师又缺少学者型教师的扎实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找到一个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发展校本教研,笔者仅对此谈几点建议。
  一、破除原有校本教研的固有形式,寻找能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口
  校本教研的根本是把它变成是教师的自觉行为,要想让教师们自觉教研,建立一个真正能够自由交流的平台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校本教研基本是一个人的指导性发言,多数教师都保留了自己的意见,或者把它当成一个任务去完成,而不是学习,更谈不上是互相学习,这样的校本教研往往流于形式,毫无效果。我们可以在固定的时间教研,但形式是不拘泥于座谈,可以走出去,学校之间、地区之间运用网络完成校与校、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
  二、各个层次教师之间的交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校本教研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专业方面的引领,需要学科专业研究人士的帮助。所以,建立一个多种力量介入的教学研究共同体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我们应该多请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各方面学者来学校诠释新课程教学。教师也是学生,需要专业的引领,我们的知识体系完整却不能出新,各方面专家从广泛的研究中能找出新时代的新学识,提供给教师以新鲜的观念,对学生也大有裨益。
  其次,我们可以给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让我们的教师以虚心的态度进行多方面学习,以开放心态,加强和各地区学校的合作与交流,也可利用网络信息建立新的平台,还可以与专家、名师对话。学校还可以派本校教师外出进修深造,深造时间是个关键问题,宜长不宜短。通过各种途径,我们就能够培养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专家,相信他们会推动本校的教研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第三,新教师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他们刚毕业可能略显稚嫩,但我们不能否认,他们接触的都是社会前沿的东西,教师教的是学生,学生关注的话题与我们老教师一定有很大差距,我们忽视了他们关注的话题,就是忽视了学生,与他们的距离就是我们的失败,而新教师就具有这样的优势,我们不仅要提倡向新教师学习,还应该学得“轰轰烈烈”。
  三、各种形式的教研,是教师教研得以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
  课堂开放是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推动力。我们可以按不同学科开展教研活动,每月推出“名师示范课”、“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观摩课”、“新教师汇报课”。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实行开放式课堂,我们的教师可以随时进入班级听课,教师自己就必须有一个充足的准备,这样双方都会有一个全面的提高。
  建立一个认真、严谨的评课机制。教师的听课、评课不要有学科限制,教师听课之后,一定要评课,评课不仅指出优点,而且要提出改进建议,保证人人都有机会交流和研讨。
  把教师的互相学习落到实处。学校在指定骨干教师帮带新教师的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向新教师学习。我们校领导还可以实行监督,跟踪指导,将各学科优秀教师组织起来,尽量让双方都能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校内、校外进行教学比赛,激发教师教研兴趣。教师的比赛可以实行一课多教的形式,也可以随机教学,不事先定教学比赛题目,随堂抽取,规定时间准备,进行教学,采取多种形式,更能体现教师的能力,通过比赛,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四、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们在实行新课程改革时,将所有的理论运用于学校,然而学校的情况有所不同,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一线教师的经验,我们可以大胆地将他们实施的优秀教育教学案例经过加工、整理编入教学课程之中,让更多的教师参照学习;还可组织这些教师参与到新课程的开发工作当中,在总结自己以往经验的基础之上开发出更多鲜活的适合自己学生的课例,保证课程开发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创造更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
  五、及时总结反思,促教师教育理念升华
  “让读书成为需要,让反思成为习惯。”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如是说。我们在教学中一定会发现一些问题,而及时地反思总结就十分必要,教师要增强研究意识,养成总结、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整体研究能力,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学校可以实行领导监督的措施,对教师的反思进行定期的检查。除此之外,要建立对话机制,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的讨论提供交流平台。以“交流会”、“报告会”、“座谈会”、“演讲会”的形式展开,促进彼此水平的提高。
  校本教研是学校给教师的一笔重要的财富。教师停滞不前,就等于学校教育停滞不前;学校停滞,我们的教育就岌岌可危。我们在开展校本教研的时候,一定要持有认真的态度,为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努力奋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5648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