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寻“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秘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丛强

  新课标中是这样规定语文课程性质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中“运用”和“实践性”两词直接指向了语文教学的目的与核心——教学语文,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理解并运用语言来表达。
  一、站位在“课程”的高度进行教学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中,对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做了这样的阐释:“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是要在“语文实践”(语言文字运用)中进行的。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站位在“课程”的高度来设计我们的教学。说到实践,说到“表达”,我们很多老师都想当然地认为: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生多读,让学生多说,引导学生多写。其实,这只是抓住并运用了语文运用的几种表面化的形式与方法而已,远远没有触及到学习语文“表达”的本质所在。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为例,我们通常的教法是这样的:抓住“美丽”一词,体会居里夫人的美丽所在,再学习美丽的深刻内涵,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这些应该属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范畴,和新课标中规定的“语文实践”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福建曾扬明老师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设计了“破题,发现‘美丽’表达之妙;说‘镭’,感知全文的表达个性;品‘言’,表达秘妙中解读人物;随笔,多角度表达人物的‘形’;还原,领悟‘美丽’的表达内涵”等五个环节——五个“语文实践”活动,在这五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之中,无一不是让学生进行语言的表达:“理解”语言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体会”语言(情感)用自己的“心”读出来,“运用”语言用自己的笔写出来;“感知”文本个性与写作方法让自己的表达巧妙起来。课文,在这里只不过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一个材料而已。
  总之,从“课程”的高度进行设计——以儿童为中心,调动儿童的思维与语言来学习;站位在“运用(实践)”语言的角度进行语文教学——让文本“活”起来,让“静态”的文本变为“动态”言语过程;站位在语文学科的性质的高度进行语文教学——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学习运用,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紧紧地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深深地植根在“运用”的沃土之中,实现了运用的本质。
  二、语言文字运用实现途径——表达
  什么是表达?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说出来、读出来、写出来。其实,这只是对“表达”表面层次的理解,没有深入到更深层次的理解上。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表达分为“显性”表达,包括说、读、写——直接表达出来,这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表达训练方式。也正是这些表面化的表达方式,把我们的语文教学引入了另一个歧途——只重视“表达”,而忽视“表达的生成”与表达中“人文的熏陶”,令我们教学中的表达缺乏深刻的内涵。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种“隐性”的表达——通过阅读文本,进行理解与感受——是一种把作者的表达“内化”为自己的表达的过程——是“逆化”与“潜意”的表达。这种“隐性”表达,是“显性”表达的基础与来源,学生能否学会表达,能否很好地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是要依赖于这种“隐性”表达来实现的。只有把“显性”的表达与“隐性”的表达紧密结合,让学生进行完整的、科学的表达,才能实现“表达”的本质。
  如,教学《老人与海鸥》中海鸥与老人诀别的场面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反复读描写海鸥动作的词语,如“急速扇动翅膀”“肃立不动”“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等,在读中理解语言,体会海鸥的内心,然后让学生站位在“海鸥”的角度,用自己的口替海鸥说出内心的话语。这样,就可以做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把对词语的理解、情感的体验和语言的表达融合在一起,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语言文字运用”不只是“表达”,更充满了人文的熏陶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无论是“课程性质”,还是“课程理念”,抑或“课程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与内容”中,都提出并强调了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且是高度的统一。而“语言文字运用”中“运用”的深刻内涵就决定了“运用”并不局限于表达,更充满了人文的熏陶,是一个“大”表达观。如,上面提到的《跨越百年的美丽》和《老人与海鸥》的教学中,都充分挖掘了课文中所蕴藏的“美丽”精神与情感,让这种美丽来“美丽”学生的心灵,滋润学生的人生。这就给了我们落实“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以更大的启示:“运用”不能只限于表达,更应包括人文精神,是充满人文的表达——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才是“运用”真正的内涵与实质所在。
  要落实“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就要从人的“精神”出发,唤醒学生的心灵,感受周边的一切事物;从人的“情感”出发,引导学生破译作者的言语情感密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然后从人的“发展”出发,再以文字或语言诉诸表达。这样,就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进行了高度的融合,把语文表达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了完美的统一。
  (作者单位:河北省蠡县桑园镇杨北学校 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6378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