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三点导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毛剑勇

  美点赏析
  读完赵文的《复活妈妈鱼》,无疑是给天下为人父母者敲响了一记灵魂的响钟,发人深省。作者选取了现代社会中很多家庭都经历过的一段生活,讲述了一个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矛盾,母亲爱孩子却不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简单地将衣食住行看成是孩子的整个世界,结果在与孩子的相处中,遭遇了精神的挫折。
  作为母亲的“我”,将唐可接回来后,面对这个刚到陌生环境,内心孤独,甚至对父母都有陌生感的儿子,满眼看到的只是孩子这些年来在乡下养成的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的“不好习惯”:说地方话、在衣服上擦手、捡饭桌上饭粒等等。而孩子那么长时间不说话,“我”却没关注,反而一再指出他的缺点。当时,“我”觉得这样就是对孩子的爱。至于孩子的喜好,“我”却视而不见。“失踪事件”发生后,甚至残忍地“一把将袋子扯过来丢到地上”,丝毫不顾及鱼儿的死活、孩子的感受。可当“我”第一次听到了“妈妈鱼”的称呼,从孩子姥姥的嘴里得知了两条小鱼的来历,终于“心痛得无以复加”。原来孩子救“妈妈鱼”是为了留住自己对母亲的那份挚爱,他宝贝鱼,自己喂食、换水,不让别人动,正是孩子对母亲的珍视、热爱啊。
  文中的“我”经历了由想当然、自以为是,到心痛、自责、反省的精神之旅,深深认识到孩子对母爱的渴望,希望被母亲呵护、关爱,而不是被一味地指责。文末“会让妈妈鱼复活”的保证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母亲在认识到错误后反省、改过的新形象,这既是文中母亲对孩子的郑重承诺,更是作者对天下所有父母的呼吁:爱孩子,就必须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
  这篇文章的叙事自然中有波澜,平实中有起伏,层层铺进,始终牢牢吸引、感染着读者,这种效果就在于作者在文中巧妙地设置了悬念。悬念一:标题“复活妈妈鱼”,这“妈妈鱼”的称呼着实吸人眼球,生活中闻所未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鱼呢?由此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悬念二:“唐可的东西几乎都没有带,但他执意要带走鱼缸里的两条鱼”,母亲说:“这小子调皮得很,很会毁东西,就这两条鱼,宝贝得什么似的,自己喂食、换水,不让别人动。”孩子为什么钟爱这两条鱼?疑惑在读者心中油然而生。悬念三:“学校打来电话说,唐可没有去上课,问我孩子是否生病了。”孩子为什么失踪,给鱼看病,实在是出人意料的情节,推动了故事走向高潮。作者在经过如此多的层层铺垫、渲染之后,读者就愈发能感受到文中的“我”最后知道真相后内心的震动,由此带来的思考无疑是深刻而沉重的。
  难点指津
  文章的题目《复活妈妈鱼》很是耐人寻味,要想解题,首先得弄清楚“妈妈鱼”的内涵,从文中孩子对这两条小小鱼的痴爱来看,“妈妈鱼”显然是孩子寄托对妈妈情感的承载物。孩子一出生就住在乡下他姥姥那儿,远离母爱却一直渴望着母爱,原本抽象的情感在孩子的想象世界中被具体化,他把卖鱼女孩的话当了真,把自己对母爱的全部想象力都凝聚在小小的鱼儿身上,因此倍感珍惜。“复活”在题目中作为动词出现,谁要“复活妈妈鱼”?答案就在文章结尾处“擦去儿子睡着后满是泪痕的脸,我向他保证,会让他的妈妈鱼复活”。文中的“我”在明白了事情的真相,特别是感受到儿子对“妈妈鱼”的深情之后,决心要弥补自己的过失,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使孩子得到真正的母爱。标题显然是揭示了文章的中心主旨。
  读着“复活妈妈鱼”的故事,在感动之余,还必须正视文章所直面的社会现实。按照茅盾的说法:“短篇只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断或横断面来显示生活的意义。它往往只有一个主人公,一条线索,往往只写几个小时或几天之内集中发生的事,但应该使读者看了以后可以联想到更远更多的事。”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也就在于此了吧,《复活妈妈鱼》文中的那一幕幕不就在现实生活中不断上演吗?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由于工作忙碌或创业艰难,只好把孩子交付给他人,比如爷爷奶奶或保姆,简单地认为只要给孩子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孩子就能健康成长,完全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而事实是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替代的,而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孩子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的源泉,更是奠定孩子最初对生活、对未来的信任基础。因此就现代社会如何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这个角度,本文无疑是能引发人们关注和思考的,其社会意义颇为深远。
  考点训练
  1.文章题目《复活妈妈鱼》的含义和作用。
  2.试分析文中“我“的情感变化过程。
  附:参考答案
  分别见“难点指津”和“美点赏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7686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