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231-02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我国古代语文教学十分重视朗读。不仅对于朗读的意义、作用等有着非常精辟的见解,如杨雄说:“大谛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还有大家所熟知的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等,更绝的是古人修改自己的诗文也从朗读上加以推敲,如杜甫就“新诗改罢自长吟”;而且对于朗读的要求、方法、要领等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古代大教育家朱熹对朗读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又指出:“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就是要求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的实践,提高阅读水平,培养语言能力。因此在古代文言和口语基本脱节的情况下,语文教育基本上能让大部分学生得心应手地运用文言写作,这恐怕主要得归功于朗读的教化。
  近代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也指出:“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物,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
  朗读教学历久弥新,如今语文教学中流行一个词叫“语文味”,是指朗读是语文细酌如“味”之佳法,它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
  可是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往往缺乏“语文味”,热闹的“讨论”“交流”多了,花样不断翻新的多媒体、课件多了,但传统的体现语文教学特点的朗读缺少了。现在,语文课上,朗读几乎成了一道难得一见的风景线,“朗朗的读书声”几乎成了老式教育的代名词,具体来讲:朗读时间得不到保证,教师往往在许多学生没有默读完全文,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授课;朗读成为调剂时间的工具,学生正在朗读,教师却在板书,思考下一个教学环节,没有倾听,当然没有正确的评价和指导;朗读片段代替朗读全文,一篇好课文因一味嚼词品句,而被肢解,课后学生头脑中只有片段,没有完整的文本;朗读被讨论所替代,能一读就能明白的问题,讨论个没完没了;朗读形式单一即使有了朗读,也仅存“齐读”方式。
  如何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呢?为此笔者在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作了一番探索,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激发兴趣,注重积累
  朗读既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也是一种美的创造,通过朗读可以激发美感,让人领悟和体验美感。好的朗读,能愉悦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还能让读者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要对朗读产生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通过课内朗读教学,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无疑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当务之急。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感染学生,也可以通过配乐朗读或播放朗读录音熏陶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以体验感情,也可以鼓励有朗读专长的学生进行有个性理解的朗读带动其他同学主动参与。总之,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教学才能初见其效。
  教师示范,指导朗读
  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有声有色的朗读,会更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作品中优美、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尤其会使学生着迷,范读传达着朗读者的态度、感情,这些都会强烈地影响学生,容易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如小说《最后一课》的结尾部分:“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写下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在朗读时,要把韩麦尔先生痛苦、硬咽、激动、惜别等复杂的感情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一个呼之欲出的高大的爱国主义者形象。
  确保时间,精讲多读
  要有好的朗读效果,必须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不让学生多读,就不可能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效果。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靠学生自己读懂的,不是光靠老师讲懂的。“文贵自得”,“自得”才能提高阅读能力。但多读并非是取消教师的讲,让学生一味地多读,相反,却对教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节课40 分钟,学生多读了,教师的讲就必然少了。时间少了就只能精讲,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屏弃那些烦琐的内容分析,去掉不必要的提问,把时间“挤”出来,让学生多读。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在课堂朗读教学中,只有少数学生常有个别朗诵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只是在齐读时跟在别人后面哼几句。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就失去了朗读的激情与动力。要想使学生都能进人角色,去细心品味课文内容,可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和朗读水平的高低,组合成朗读小组,发挥差异互补作用,让学生再上台阶。在课堂初步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或检验朗读效果的时候,以朗读小组为单位,由朗读小组长给小组成员分工,按不同的角色,深刻体会人物性格的特点,还可以进行分组比赛,引发竞争意识;也可随时点拨、指导,调整情绪,使之产生激情。当教师把方法教给孩子们以后,就让他们自己去练习,由小组按照上面确定的朗读标准,进行评价,看谁朗读得最好。这样,既能使训练落到实处,又能在训练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扩大训练面、受益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理解品味,感悟动情
  在学习文学作品特别是抒情类课文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教朱自清的《春》,我和学生一道先听录音范读,然后让同学们模仿录音朗读,要求感情丰富,并体会字里行间所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意境美。在听范读时,同学们已经被带入了一个充满鸟语花香的世界,他们自己读课文时,自身的情感也会被带人朗读之中。由此朗读拨动了学生情感的心弦,使他们从朗读中品味作者真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受到更深更强的感染。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上传出朗朗读书声,传出声情并茂的读书声,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应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学生学会说流利的普通话,培养语感,发展个性,提高说写能力,也应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职责。中学时期是学生们成长的关键期,是学生们发展的黄金期,此时不吟诵,何时吟诵?此时不朗读,更待何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8470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