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开启高中学生心门的钥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就高中学生要面对概括、抽象、难于理解的课程学习,面对激烈的竞争和高考,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存在困惑与矛盾,来分析打开高中学生心门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思想教育 方法引导 心理辅导
  在高速度、快节奏、强竞争的时代,想让学生高三竞争稳操胜券,除了要有强健的身体、渊博的学识、良好的机遇外,关键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当代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心理、生理的发育,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可能遇到种种问题,普遍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状况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高考成绩,决定着学生的命运,也牵动着家长、和社会。那么,该如何打开高中学生心扉呢?本人结合担任高中教育教学多年,浅谈以下:
  1.思想教育
  高中生面临的是巨大的升学压力,为保证学生以昂扬的斗志坚持奋斗到底,思想教育是开启学生心门有效手段。
  1.1 重视励志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是实现和完成个人的社会化,使个人成为完整、合格的社会成员。在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学会做事,二是学会做人。前者主要是生存及劳动经验、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后者主要是理想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利学生可持续发展。
  1.2 磨练意志,激发斗志
  信心是阶梯,通向理想的梯子;信心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力量能培养希望、创造奇迹。信心是行动的催化剂。我尽力鼓励学生,树立必胜的信心。高中学生自我期望值大,许多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有的希望自己的成绩尽快提高,通过考试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信心,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达不到期望目的,很容易产生挫败感。作为老师,我们知道短时间大幅度提高成绩是不大可能的。因为随着课程的深入,综合性的加大,难度越来越大,短时间内成绩想达到明显的提高是不现实的。所以就要在平时的观察中发现学生类似的情况,及早帮助学生恢复信心。例如在每次质检考试中,部分学生会对自己的成绩感觉不理想,并因此丧失信心,觉得以后参加高考没有希望了。2010学年我所教班的学生中,有一位高二八班的女生叫丘秋妮,沉默寡言的,开学后三次质检成绩都不理想,她就丧失了信心,针对她的情况,我找她谈心,帮她从学习、生活、心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给她讲了身边人苦读成才,在逆境中奋斗的事例;开家长会时还专门找到她家长谈,要求家长配合做好她的思想工作。后来她信心倍增,成绩不断提升,跃上了班排名前列,在最后一次期末考试中发挥好,取得班级第一名的好成绩。她常鼓励身边同学,鼓励他们重树信心。对个别效果不明显的学生,我还通过个别谈心,一对一帮助学生分析各自的优势和努力的方向,帮助同学排除影响学习因素,树信心,激发学生斗志。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放长眼光,还建立了学生成绩档案,把每位学生每一次的成绩通过图表清楚地反映出来。进步了,学生看得见,信心自然增强;退步了,引导他们看曾经的成绩与现在的不足,不要因为一次考试不理想而失去信心。通过成绩档案,学生能直观地看到自己的优势,改进不足,增强自信心。
  1.3 营造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
  我们知道:一根筷子容易折断,拧成的麻绳拉不断。班级管理也如此,一个班,形成合力,集体的力量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环境是学习的一个主要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学习斗志激发,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是在平时的工作中,应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让学生在良好的班风中享受共同学习的快乐。
  班级氛围的营造是班风建设的基础。开学第一周,我会与学生一起布置教室,创建班级的文化。如:与学生一起制定班训(比如:天道酬勤等)装贴在前(后)黑板上方,以此引导学生自觉努力学习。制作一系列标语如:“脚踏实地海让路,持之以恒山可移”“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等等,鼓励学生脚踏实地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此外,良好的班风是班级建设质量的保证。学生面对升学压力,心理问题容易遭到激化,一部分学生甚至丧失斗志,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纪律不严明,迟到早退屡屡发生,对此,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学习激情不利,对班上其余同学的影响也是很大的。针对此种情况,我会积极严把纪律关,做好学生和学生家长思想工作,不能有任何懈怠。只有在严明的纪律下,班级学风才能为学生的学习保驾护航,学生个体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2.学法指导
  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学习成功的第一步,所以,学法指导是开启学生学习心门的关键。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学习成绩就是在校表现的最终体现,所以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压力。作为一名专业班的老师,更是要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我们知道,学习方法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之大。所以我们应该在课堂上不断引导,教会学生逐步学会总结知识,能够自己构建知识结构。逐步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做学习的主人。
  2.1 制定计划
  学习计划的制定是保证做学习主人的第一步。所以在平时教师就要做到适时的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确实可行的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通常情况下,我们会给学生介绍高考成功者的学习方法与经验。但如果学生可以学习失败者的经验教训,这也不失为一种借鉴。通过学习交流会等形式,学生互相介绍成功学习经验之外,我们更要把目光放在失败者的教训之上。通过学习交流,使学生明白不注重学习方法,忽视基础知识,不制定计划等问题的弊端。
  2.2 思维训练
  找出高中学生思维的障碍,有利于学生有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旦思维发生了故障,不能顺利完成学习时,教师要进行启发式的诱导,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使他们的思维逐渐趋于科学,这样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又得到了思维方法的训练。   2.3 失误归因分析
  学习是一个不断失误的过程,失误是在所难免的,学生遭遇失误往往就垂头丧气,认为这是学习的失败,从而对失败做出消极的归因,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并可能会因此出现厌学。教师要设法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失误,否则失误不仅一文不值,还将伤害他们自信和自尊。同时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归因水平,强调考试失败并不说明能力缺乏,而是其他种种原因造成的,才不会损伤学习的真正动机。
  我们要通过一系列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寓学于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心理辅导
  心理问题常常影响学生学习状态,心理辅导是开启学生心门的保证。
  3.1 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及时排解困惑
  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之下,学生多多少少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此情况,如果不加以疏导,必定对学习造成很大影响。
  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通常会出现学习成绩和复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只是感觉迷糊的现象,即心理学上称的“高原现象”。特别是高一学生,刚上高中,很难适应高中课程,但是又希望把成绩赶上去,期望与现实不符,学生很容易出现信心不足的问题,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这是一种无法回避的客观现象,并不意味着学习到了极限。相反,在此阶段,学生更易学会反思,分析此现象的原因,如生理心理疲惫、学习方法不再适用等等。应该辅导学生及时调整,克服急躁情绪,有针对性地进行动力训练。例如我所教的地理科,我采用了图像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口诀记忆法等多种巧记的方法帮助学生度过难关;如:要求学生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我开始从黄河下游到上游,如:冀鲁豫、晋陕甘,再由长江下游到上游; 如:苏皖浙赣鄂湘川等等以此类推,形成一整套的口诀,既记住了简称,又记住了它们在中国所在的位置,一举两得,使学生能快速的记住所要了解的问题。同时要告诉学生,地理与其他学科一样,都存在一定的规律,要积极探索。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态是关键,方法是根本,增强学习的底气,尽快克服此现象,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做好准备。同时,更应该注意学生容易出现的“舌尖现象”。在平时的学习或考试中,一部分学生会出现遇到很容易的题目,答案却被暂时性遗忘的现象,心理学称之为舌尖现象。遇此问题,学生最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并对学习失去信心。我们必须要引导学生牢牢记住,遇到舌尖问题,越是紧张,越影响状态。所以遇到此问题,学生应保持冷静,放松的状态,转移注意力,就有茅塞顿开。
  3.2 组织有效活动,给学生进行有效减压
  教师要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拔河、唱歌、演讲比赛或郊游等等,用体力活动替代脑力劳动的疲劳,转移学生整日动脑筋而带来的烦恼,达到为学生“减压”的效果,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迎接面临的艰苦奋斗高中阶段。针对各种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现象,我们要在平时多观察留意,及时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以正确的指导、热情的帮助,及时消除学生心理障碍,让他们以一种最平常的心理来度过高中阶段,最后以最健康的心态去迎接高考,从而走入大学,走进社会,走上壮丽的人生之路。
  总而言之,学生的心理教师必须关注,心理问题无小事,任何小的心理问题都可能会酿成大错。教会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中的学习问题,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是学生学习成长过程的一件大事。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学、教育学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谢东昌:《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理想健康教育》
  [2] 《面对新世纪素质教育》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0038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