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教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的自身特点,同时还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强
  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现实情景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因此,课标教材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作了很大调整,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一、解决问题与计算教学的有机结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只有体现这一精神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是必须的,才
  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本来就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
  1.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呈现给学生的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经历通过观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为以后的学习做好情感上和思维上的准备。
  2.不教学成人思考出来的解题思路
  教师在给学生提供充分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凭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策略解决问题,体现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例如:在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前,教材逐步渗透“谁比谁多几”和“谁比谁少几”。教材中用“一一对应”的形式直观地让学生说出“桃比梨多几个”和“梨比桃少几个”。在教学例题“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红花”“小磊比小雪少得几朵红花”时,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就会想到“把两个人的红花排一排”的方法,进而发现在排好的花片中,“一一对应”最后剩下4朵红花,于是建立数学模型12-8=4,把现实问题抽象成计算问题,体现解决问题与计算教学的有机结合。
  3.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做一做”和练习中,用图画、对话、表格等形式安排了一定数量的题目,而其中许多题目需要学生从反映生活实际的画面中收集信息,组合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到这就是在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做作业,逐步培养学生整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培养。
  二、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的教学就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了解生活,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课标教材每册均安排了两次“综合与实践”活动。如五年级上册,在“量一量 找规律”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测量、统计和方程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动手操作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整个活动共分为四个部分:自制实验工具—收集实验数据—整理分析数据—根据统计结果归纳推理。不仅使学生经历从收集实验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制成统计图表到根据统计结果推理事物之间内在本质联系的全过程,而且促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运用所学知识探究未知事物的
  乐趣。
  三、数学生活化——让生活走进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课标教材在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正是遵循着这一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出发,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数学化,并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例8的教学中,教材以小朋友购物为背景,已知购皮球的钱数6元,付出的钱数10元,计算应找回的钱数。教材引用了学生熟悉的场景,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引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1.注重所选素材的现实性和趣味性
  让学生体验到解决的问题是周围环境中的,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是他们能够接受的或感兴趣的。如:教材中编排从图书馆借书、到商店里买东西、课外活动、手工制作、比身高、拍照片、集邮、浇水、跳绳等。同时教材还以地球、火星、水星绕地球转动,婴儿、儿童、成人骨头的块数,降水量等有趣的材料吸引学生,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科学知识。
  2.素材呈现形式丰富多样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可能都以文字形式出现,也不可能都由他人整理后出现,而是由学生从活生生的场面或情景中,多途径、多方位地获取。如:一年级下册第58页的例题,“原来有185本书放在书架上”,学生看图才能发现“上午借出36本”和“下午借出52本”,“还剩多少本”是学生收集信息后想到的问题。
  3.注重素材的开放性
  首先,各种信息的呈现往往是杂乱的、多元的,需要学生边收集边整理,有条理地组织起来便于选择使用。其次,往往有信息多余或信息不足,有时一连串的问题要选用相关信息分别解决,有
  时只有条件,不直接提出问题。
  总之,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及价值,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一设计理念,促进了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作者单位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实验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0506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