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教育实施策略三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春富

  新课标明确提出“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等,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也是教育工作者责任的体现。
  一、创造两个环境
  1.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学校,给教师创立一个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树立“教师第一”的思想。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对教师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学校,因为学校既能给教师带来快乐,也可以给教师带来沮丧,甚至恐惧。当教师把糟糕的情绪带入课堂,就会影响其教育教学质量;还会影响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当教师把沮丧的情绪或过大的压力带回家时,就会给家庭造成不合,这种家庭矛盾又会进一步恶化他的情绪,第二天工作的质量就可想而知。如此下去,学校就会走向消亡。“校和万事兴”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所以,在学校建立健全制度的管理模式下,要给教师营造一个互相尊重、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氛围。学校的发展要更新,同样也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创新意识,从而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的风采得到最大的完善。只有这样,一方面可能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激发其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增强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对教师的信任增强了教师对学校工作的认同感、对学校有归属感,使每个教师明确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发展的密切关系,提高教职工为教育事业工作的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
  2. 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教师说了算的传统的“一言堂”做法,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教师有时想不开,生怕学生离了教师就学不会,放不开手。其实这都是多余的。一则在教学中教师的想法毕竟是一个人的,而全班学生则有四五十个想法。二则教师要的是质量,是学生的综合成绩,而这种成绩的体现还要落在学生身上,通过学生表现出来;学生要是不参与、不学,教师讲出花来也是没用的。学生参与课堂、参与创新,就应该有一个宽松的、安全的、和谐的学习环境,这需要教师来创设、营造。首先,需要教师来创设可参与的机会,如数学问题的条件可以开放,像添加什么条件两个三角形就全等或相似等。结论也可以开放,像根据所给已知条件,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并加以说明或证明等。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敢于参与,即对学生的各种问题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展示出自己的个性与创造性的想法。这样,学生参与了,也就证明学生用心学习了、思考了,我们的成绩就会有所提升。
  二、给予两个机会
  一是给予教师创造性工作的机会。如果说学校以教师为主是理念上的先进,那么给教师创造性工作的空间就是将这种理念落到了实处。尊重教师,就要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对其成果给予认可,给他们展示创造性工作的时空和展示个性风采的平台。如,数学课堂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经常在室外上,并且还开展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看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是人生成长必要的、不可或缺的知识,而且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二是给予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机会。如果说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安全的、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外部环境,那么给予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机会,才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内因,才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安排教学设计,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可展示自己创造性的学习成果。如果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也是不现实的、不客观的。因此,要处理好普遍性和特殊性,一般性与个别性的关系,如几个代表性的回答,其余的都写下来,或交给老师,或同学内交流都可以。这样,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成果得以认可,积极性得以激励和提高。
  三、教给几种方法
  只有创造性工作和学习的机会和热情还是不够的,还要在教师与学生开展创造技法的学习,掌握一定的创造性技法,并鼓励尝试创新。如联想法:联想法是运用想象力在不同事物或概念之间建立联系,从而诱发创造性设想的一类创造技法。既有事物之间的客观内在联系,也有人为的主观将事物联系在一起。如,由轴对称知识联想到打台球的“回力球”;由分式或二次根式的意义联想到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12动词法:即要求人们根据12个动词提供的方向去设问,去挖掘创造性的因素,开发创造性思维,这12个动词是“加、减、扩、缩、变、改、联、学、代、搬、反、定”。如,数学问题的已知条件或所求结论是否可以加一加、减一减、反一反等。例如,在某题中某点为正方形AB边的中点时结论成立,那么它是AB边上任意一点或AB、BA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时结论是否成立呢?
  BS法:亦称“头脑风暴法”或“智力激励法”,即在通过信息刺激促使思维者展开想象,引起思维扩散,在短期内产生大量的设想,并由此进一步诱发创造性设想。如,初二几何在学完对称图形之后,也可让学生列举学过的或现实生活中体现对称美的图形;或给学生一个矩形广场,让学生去设计含有对称美的图案,以便种植各种花草。教学重在“授之以渔”,使教师和学生的工作方法与学习方法、创新方法得到指导和完善,让他们去大胆地创新,使思维更加活跃。如,教学中的运动观点解证问题;旋转变换观点解证问题以及探索性问题;存在性问题的解答,都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思维的创新。
  创造性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在教育教学上的体现,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源泉。只要我们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的创造性教育就一定能硕果累累,我们的学生就一定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0511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