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建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数学建模是建立数学模型并用它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的简称。数学建模的本质在于它突出地表现了原始问题的分析、假设、抽象的数学加工过程;数学工具、方法和模型的选择、分析过程;模型的求解、验证、再分析、修改假设、再求解的迭代过程,它更完整地表现了学数学和用数学的关系。这样的一个过程给学生再现了一种“微型的科研过程”,不仅促进了孩子数学眼光、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的提升,关键还促进了一种数学品质的提升。
  一、巧妙折腾——让建模成为理性思维的应然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体会模型的简约性、直观性、实用性抽象性。感受客观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相似性。享受思维的独特性、概括的内敛性、发现的创造性。
  案例:《认识公顷》教学片段:
  1 活动感知1公顷的大小
  ①师:你认为1公顷到底有多大呢?请你发挥自己的想像猜一猜。
  生:大润发超市占地面积约1公顷。
  生:某小学北校操场占地面积约1公顷。
  生: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师:打开书81页,看看你们猜的对不对?
  指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电脑出示)。(齐读)
  师:请你算一算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
  ②跑一跑,说一说。
  师:我们跑过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你会语言描述一下跑过的过程吗?
  生口头叙述从“从…出发…,又回到…,这样一个正方形大约是1公顷。
  出示某小学校园平面图。指出刚才学生叙述的路线,勾画出一个红色的透明正方形,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是1公顷。
  2 通过计算、比较进一步抽象1公顷
  ①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1公顷,下面我们再来实际感受一下。
  师:操场的旁边是一个樟树林。
  点击出示长50米,宽50米的场地。(樟树林)
  师:它的面积有1公顷吗?你怎么判断的?
  生:没有。
  师:现在告诉你它的边长是50米,知道它的面积了吗?
  生:2500平方米。
  师:你还知道了什么?(多少个这么大的地方就是1公顷了?)
  生:4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师:假如你手中的4张正方形纸片边长是50米,你会怎么把它们拼起来呢?
  展示各种拼法。(学生展示)
  师:它们的形状不同,但面积总和是1公顷。
  ②师:在樟树林旁边,同学们做起了游戏,看看他们围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出示边长10米(实拍七位同学手拉手为边长)的图。
  一个同学一庹长度大约是1,5米,估算一下,几个学生一庹的长度大约是10米?
  这个正方形有多大?(100平方米)多少个这么大的地方就是1公顷了?
  出示某小学北校区定位图。用红色半透明标注出刚才10名同学在国旗下跑道上站成的正方形。
  启发思考:
  沿着跑道连摆10个这样的正方形,是多少公顷?
  生:0.1公顷。
  师:还要摆几排是1公顷?
  生:10排。
  ③师:刚才我们知道了教室的面积是50平方米,我们这两栋教学楼一共有80个教室,这些教室全部加起来有1公顷吗?
  生:没有。
  师:那多少个教室的面积是1公顷呢?
  生:200个。
  ④师:我们来到了一片尚未开垦的土地,手上没有测量工具,如果让你找出一块1公顷大小的土地,你准备怎么办呢?
  生:……
  师:这1公顷的土地,如果让你来规划建设,你心中有它美好的设计蓝图吗?
  二、充分感知——让建模成为感性走向理性的实践
  案例1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教学片段:
  (1)出示数学书
  师:这是我们的数学书,他有很多面,(一一介绍封面、背面、侧面)
  指出:这节课研究封面。
  (2)摸一摸课桌的表面
  课桌表面、书的封面它们作比较怎么样,用一句话说一说。
  (3)黑板的表面和课桌表面比较怎么描述?
  让学生去摸黑板、课桌的表面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有的面大有的面小。依次介绍,师示范摸物体的面(固定面的大小),
  贺卡表面的大小是贺卡表面的大小。
  打折卡表面的大小是贺卡表面的大小。
  让学生一边上来摸物体的面一边介绍它的面积。
  手机表面……
  课桌表面……
  让学生自己找身边的面来介绍它的面积。
  案例2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吨》教学片段:
  (1)感受10袋大米的重量。
  师:我们南校区食堂刚运进了一些大米,1袋大米100千克,两袋重几千克?3袋、4袋、10袋呢?(课前已经带领学生去食堂看过袋装大米,并让学生搬大米,一人搬,多人合作搬)
  (2)以感受学生体重为载体,建立1吨的表象。
  让同桌两人做“背靠背互相背一背”的游戏,再问问对方有多重?
  (三年级的学生大约30千克)30个学生大约是1吨,让30名学生起立,一起走一步,通过感受30名学生的群体,进一步建立1吨的观念。
  (3)感受1吨牛奶的重量,建立1吨重的概念。
  师:让学生推选一名力气最大的同学上台搬牛奶,先搬一箱、再搬两箱、三箱,让该生谈谈感受。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1箱牛奶重12千克,10箱重多少千克?多少箱就是1000大约千克,也就是1吨?   《认识面积》是概念课,感知课,需要大量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充分的感知、体会面积的含义,建立起面积这一概念的模型。教学《认识吨》亦是如此。因此在这类的内容的教学中,要掌握住建模过程中物理变化到化学变化的火候。要学生充分的“感知”不是“赶知”,只有充分的感知、体验以后才能抽象出模型并走向理性的实践。
  三、放手尝试——让建模成为自主理性研究的平台
  案例: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教者可以提供:
  (1)三1班有3个小组,每小组15人,四1班有3个小组,每小组16人,这两个班一共有几人?
  (2)玫瑰花一枝9元,百合花一枝15元,康乃馨一支3元,每一枝玫瑰花、百合花、康乃馨扎成一束献给工人叔叔,买12束要多少元?
  老师提供这一类型的素材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发现这一规律。让学生举出这种类型的式子,这些式子是有无数的,怎样来表达这一规律呢?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
  ○x□+◎x□=(○+◎)x□
  甲×乙+丁×乙=(甲+丁)×乙
  最终要对这个模型进行符号化,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a+b)xc=axc+bxc
  如此,学生这样建立的数学模型是鲜活的,学生印象是深刻的。在这样的基础上(a-b)xc=axc-bxc,(a+b+c)xd=axd+bxd+cxd也就应运而生了。
  实际上这一内容的教学非常重要,它为学习五年级上册小数、六年级上册分数简便计算埋下伏笔。在后来的学习中,学生不断的拆模、建模发现乘法分配律适用于整数、小数、分数。这样就发掘出了这一现象的本质属性,对这一现象建立模型,进行符号化得出:(a+b)xc=axc+bxc,并用这样的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感知,提供丰满、多样问题情境,放手让学生自主创造,从多角度、多维度,发掘出觉知识的本质属性,建立乘法分配律这一模型,要并它进行符号化。
  四、纵横沟通——让建模凸显研究过程的价值
  案例:《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和假设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1)每张5元的人民币若干张,一共40元,一共多少张?
  (2)每张5元的和每张2元的人民币共9张,5元的和2元的各多少张?
  (3)每张5元的和每张2元的人民币共9张,一共36元,5元的和2元的各多少张?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引入“假设与替换”,不能一下子满足两个条件怎么办?学生说先满足简单的。那是先满足9张还是满足36元呢?接着和学生一起操作:先拿9张5元;要满足是36元,怎么办?学生提出替换,先替换1张行吗?“不行!”自己换,换好了为止。在学生充分探索的基础上小结刚才是先怎么办再怎么办的?会用这样的方法找答案吗?
  (4)出示:5元的和2元的人民币共15张,一共60元,5元的和2元的人民币各多少张?自己手上的假币够吗?不够怎么办?两人合作替换解决问题,再次小结刚才是怎么解答这道题的。
  (5)5元的和2元的人民币共100张,一共290元,5元的和2元的人民币各多少张?2人合作行吗?四人小组呢?全班行不行?行但是很麻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引导学生可以通过画或者写的方法(即5元,5元,……,5元)中间用“……”表示,事实上学生通过刚才的一次一次的初步建模,此时“假设与替换”的策略是呼之欲出,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并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了。
  最后老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鸡兔同笼”的问题,学生设计了很多问题:人与猎狗,牛和站立的袋鼠,三轮车和小汽车……
  教师提供研究的问题情境须靠近学生的“最优发展区”、循序渐进。让学生主体在场,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出发,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推理,构建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只有学生自主建构了关于“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才能将2元5元人民币、鸡兔、自行车小汽车的问题演变为“人狗”、“牛、袋鼠”、“对错题得分”、“雨天、晴天采果子”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内省自悟,自主构建鸡兔同笼问题的模型也便水到渠成了。这样的学习过程是难忘的,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也是感到轻松有收获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因此,我想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从多方位、多角度着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要有意识的建模,把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植根于学生的大脑中,让数学应用意识化为信念,伴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成为终身享用的财富。
  总之,本立而道生,建模意识、建模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数学模型的建立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让学生形成一种模型意识,建立思维方法,反过来再去解决问题,让学生理解并形成数学的思维、促进数学的理解、促进自我的数学建构,这种数学化的思想才是根本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0833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