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化作业设计 让学生快乐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学智

  “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化学的自信心。”这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由于面临中考和诸多因素的压力,学生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致力于减负研究,特别是在优化作业设计方面,针对学科特点,改变作业的形式和方式,减轻学生负担,使之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完成知识的掌握,使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一、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完成作业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动手、动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学生普遍对化学实验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十分重视实验教学,精心准备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并根据实际适当增补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对于实验教学,为了培养好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每次实验都要求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去完成:①实验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②实验是怎样操作的?要领是什么?③有哪些现象?④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哪些结论?⑤该实验能否加以改进?让学生逐步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去实验。实验完后,让学生把上述问题用规范语言表达出来,相互交流。
  二、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交流中完成作业
  化学学科有它自己的特点,九年级化学知识除化学方程式书写和比较复杂的化学计算以外,其它如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现象的描述,等等,都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这样就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通过口头表达的作业形式代替纸笔作业,大大减轻了作业负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课标的要求,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讨论、交流,并且相互评价,从而完成作业及知识的掌握。
  三、让学生在课堂检测中完成作业
  课堂内检测是对学生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学生的身体、心理还不成熟,学习的自觉性有限,通过检测在某种程度上给予学生必要的压力,再把压力变为学习动力,督促学生必须当堂完成学习任务,当堂达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做到堂堂清、日日清。
  检测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课前检测,课前检测的主要内容为化学用语,由于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而分子、原子、物质组成、性质等都可用化学用语表示,化学用语也是学生的难点所在,学生记住后,也很容易遗忘,必须不断强化。所以一般课前进行1~2分钟的化学用语检测,从而通过这样不断滚雪球的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另一种是课堂检测,每堂课下课之前利用大约3~5分钟的时间,对本节课的核心知识进行检测,并当堂反馈,从而对核心知识加以强化落实。
  四、让学生在家庭小实验中完成作业
  化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是当今中考的热点。另外,现在学生生活经验非常缺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每节课的内容,充分挖掘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切入点,课外布置一些家庭小实验和社会调查,让学生在课外去探究完成,如在学习了酸碱度的表示方法后,让学生回家猜测自己家中的生活物质,如洗发水、护发素、肥皂水、洗衣粉水、盐水、洗洁精、厕洁精、自来水、盐水、饮料等物质酸碱性,并用PH试纸测定PH值,看与猜测是否一致。这样通过家庭小实验、调查等方式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学生课堂学习高效,课后负担就轻;学生学得就快乐,教学质量就高。在教学中,笔者尽全力优化作业设计,通过上述方法让学生赢在课堂,轻负高效,真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093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