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甘肃农村生态环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文静

  摘要:生态环境的安全和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甘肃作为以农业经济发展为主的省份,农村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针对目前甘肃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甘肃;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1-025-02
  一、甘肃省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干旱少雨,水资源紧缺。甘肃省属温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有72%的地区年降水量少于500mm,58%的地区年降水量少于300mm。根据甘肃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显示,现有耕地8115万亩,其中早地6081万亩,占总耕地的74.94%。仅2011年,甘肃农业受旱面积高达970万亩,重旱368万亩,造成71万人、65万牲畜存在程度不同的饮水困难。
  2.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日趋严重。甘肃水土流失十分突出。截至2011年年底,甘肃省水土流失面积3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5.66%,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近6亿吨。另外,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19.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近一半。以甘肃省河西地区为例,近14.29万平方公里土地已形成荒漠化,占全省总国土面积的31.8%。在河西的荒漠化土地中,有近7000万亩的草原已经或正在逐年向荒漠化、半荒漠化发展。而其中民勤县土地荒漠化正在由中、轻度向重度和极重度加剧发展,民勤县的荒漠化成为甘肃荒漠化的缩影。
  3.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生态环境状况的恶化,不仅严重影响着农牧业发展,而且导致了地震、滑坡、洪涝、冰雹、鼠害、雪灾、春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接连发生,给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2010年,甘肃河西地区遭遇了一场近9年来最强沙尘暴袭击,直接经济损失达9.37亿元。同年,“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高达4.98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山洪泥石流灾害。自然灾害的频发,究其原因均与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有很大关系。
  4.农村人为污染加剧。近年来,甘肃省农村人为污染严重,使本身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大量的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对农村地表水、地下水造成危害,直接造成农村水资源的污染。长期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严重破坏土质。另外,乡镇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随意排放,其排放总量远远大于环境承载能力。
  二、生态恶化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成本投入
  新农村建设,除了在制定优惠政策、合理分配资金投入、提高农民素质、转换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等问题上加大力度,还要考虑环境要素的承受力,否则必然会造成经济与环境的逆反发展,出现“竭泽而渔”、“焚林而猎”的短视经济行为,进而制约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而引发的自然灾害频发,造成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成本陡增。以甘肃气象灾害为例,每年因干旱、沙尘暴、冰雹、泥石流等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20亿元以上,平均每年造成农业受灾面积1700万亩。2010年,甘肃农业受灾面积高达1304.1千公顷,仅旱灾的成灾面积为428.4千公顷,粮食减产76.6万吨,经济作物损失12亿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9亿元。此外,治理环境所需的投入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支出。
  甘肃农业生产条件差,产业结构单一,导致农业产出低下,农民收入不高,对新农村建设所需的经济支持力度很弱。以农业总产值为例,2010年甘肃省农业总产值为1057.02亿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36.12亿元),仅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0.015%。自2005年以来,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年均11.6%的速度增长,2011年增至3870元,占全国农民纯收入的56%,但仍处于低收入水平状态,特别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干旱半干旱山区,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更低。严酷的自然条件始终是经济发展的极大障碍,加之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导致新农村建设环境成本较高。此外,农业低产出率和低投资率削弱了对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支持力度。
  三、甘肃新农村建设中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
  1.提高农民素质,强化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人的因素才是最本质、最基本的因素。解决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本手段就是提高农民的素质、强化环保意识。在农村人群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通过开展农村环境宣传教育,让农民树立强烈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要从最贴近农民生活的细节人手,让环保知识以小妙招、小窍门的形式和他们零距离接触,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同时,宣传手段要多样化、通俗易懂,消除农民的抵触情绪。只有农民行动起来,农村的环境问题才能有望解决,新农村才能真正实现。
  2.依法加强环保,建立农村环境保护机制。面对甘肃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趋势,各级政府不仅要加大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力度,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甘肃农村环保的法规、办法,建立完善全方位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同时,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管理,实现“三分造,七分管”,实现谁破坏、谁负责、谁治理。2011年6月1日,甘肃省新制定的《甘肃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实行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对林业生态进行全方位保护。
  3.多元化筹措资金,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环保资金投入是当前农村环境建设最核心的问题,没有资金保证,一切只能是纸上谈兵。像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必须列为国家工程项目,建立保护区管理机构,依法执行保护任务,加大对保护区的投资力度,保护治理才能落到实处。2008年至2010年,环保部、财政部安排甘肃“以奖促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71个、资金5893万元,项目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村容村貌大为改善,为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日前,甘肃省被财政部和环保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2011年至2013年间,国家将安排甘肃中央补助资金7亿元,地方配套3.5亿元,用于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甘肃也在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的路子。甘肃省还建立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从非农业财富中拿出一部分来支持农村建设。甘肃省还尝试建立形式多样的城乡环境共建模式,实行“城区与郊县结对共建”、“大企业帮扶弱村屯”、“项目开发就地帮扶建设”等多种共建方法,有效解决生态建设资金的短缺。   4.调整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培育替代产业。甘肃省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的省份。传统的农业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其中又以发展粮食生产为传统习惯。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不仅导致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而且加重了生态资源的负荷。所以,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必须抓住国家“以粮食换林草”的难得历史机遇,大力调整种植业比重过大的传统农业产业结构,改变单一发展粮食生产的传统习惯,加快种植业由传统的“粮食一经济作物”为主的二元植物结构向“粮食一经济作物一饲料”协调发展、农牧结合、产供销一体化的三元结构的转变,尽快形成新的高效益的农业产业体系。依据各地的气候特点及农业自然资源优势和生产特点,因地制宜优化配置区域的自然资源,积极发展经济林果业、林草业、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实现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考虑通过生态建设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适应市场需求尽可能选择能产生经济效益的作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5.大力发展集雨节灌水利工程,高效利用水资源。甘肃农村生态环境最大的威胁来自于水资源的匮乏。甘肃地表水资源不仅十分匮乏,而且地区分布不平衡、水土资源配置不协调,水资源短缺将长期制约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甘肃省实施的“121雨水集流工程”高效利用了水资源,事实证明是一种成功的做法。但要彻底解决大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水资源问题,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种形式的高效雨水集流水利工程建设,特别是修建小、微型集雨工程,应当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集雨工程抗旱效果明显,技术也基本成熟,应大面积推广。而对河西地区而言,加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则是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主要途径。
  6.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建设,实现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建设,是今后生态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既能弥补能源短缺的不足,又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甘肃积极探索绿色能源开发技术,例如,沼气、太阳能开发、农村节能等农村能源技术。甘肃农村绿色能源建设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以沼气池为例,每口10立方米的沼气池年均产气总量在320立方米,可解决农户70%以上的炊事燃料,节省燃料费。另外,沼液还可作为添加剂喂猪,沼渣也是优质肥料,这也能帮助农户节支增收。据甘肃省农村能源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截至2009年年底,甘肃80个项目县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90万户。户用沼气行政村普及率达到48%,适宜农户普及率达到29%。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模式建设,促进了农户养殖业的发展和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形成了粮、牧、菜、果以及其他高效经济作物的农业生产结构,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无公害生产的发展。
  作为一个生态问题与贫困问题交织的省份,甘肃省只有走生态型新农村建设之路,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重视经济发展的自然成本,才能让农民生活宽裕、乡村整洁优美、乡风文明纯朴,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甘肃年鉴编委会.甘肃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3]杨世智.把灾害损失降至最低[N].甘肃日报,2011-04-20.
  [4]袁洁.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环境保护调查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6).
  [杨文静:兰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农村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1036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