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益红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效率已经引起众多教师的关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地建造愉悦的教学情境使所学内容铭记在学生心灵深处,诱导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然而,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其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
  一、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习兴趣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既能体现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又能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车轮要用圆形的?改为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行吗?”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却引发了学生积极思考与讨论的兴趣:为什么一定要用圆形的?究竟圆形有什么特点?如果改用其他形状,将会出现什么情景?并且利用多媒体放映“小动物乘坐在各种不同形状的车轮的车上行进时的状态”,课堂妙趣横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圆的兴趣与热情。
  二、通过实践操作,发展学习兴趣
  思维的活动往往从动作开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利用图示、教具、学具等材料,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拼一拼、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实践操作的意义,培养既动脑、又动手的能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新的学习需要。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为使学生通过对直观教具演示的观察得出结论,我课前让学生准备了若干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动手摆,学生摆出不同的长方形,教师每次都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将统计的数据按长、宽、高整理好,仔细观察,概括出规律,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这样的操作引入,让学生感到新奇,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思维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三、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强烈求知欲。根据小学生爱新鲜、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巧用电教手段,发挥声像同步的优势,尽量设计一些学生觉得新鲜的内容,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刺激学生的视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战胜疲劳的动力。如,教学“三角形面积”时,利用课件旋转的动画,直观形象地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旋转、平移等一系列的动感画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活跃了课堂气氛,创设了美的情境,既有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充满趣味。
  四、创设成功机会,体验学习乐趣
  由于数学表达形式比较抽象,对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在学习上容易产生困难,失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而失去学习信心。要使学生有成功的机会,就要向学生提出适当的学习目标,不能要求过低,也不能要求过高,让学生力所能及。学生在克服困难中,完成了学习任务,才会产生精神上的满足感,才能体验到克服困难的喜悦,享受学习的乐趣。教学中,把比较简单的问题交给学困生,较难的问题让能力强的学生回答。布置作业时也要层次化,学困生只做基本题,好的学生还要做灵活性较强的题目。这样,人人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有一次,一位学困生用比较巧妙的方法解出了一道题,我及时表扬了他对此题的独特见解。从此,该生有了很大转变,有了成功的体验,上数学课的兴趣大增,成绩突飞猛进。
  五、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新课标指出:“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中,将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确信生活离不开数学,便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分数基本性质时,我先出示田老汉分田的情境,“田老汉把同样大的三块田,分别分给他的三个儿子。他把第一块田平均分成2份,给老大1份。把第二块田平均分成4份,给老二2份。把第三块田平均分成6份,分给老三3份。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大吵起来。”情境一出,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众说纷纭,有的说老三赚了,有的说田老汉偏心,我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进行分数基本性质的学习,学完后,再让学生说说田老汉的哪个儿子分的田多,并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帮助田老汉调解家庭矛盾。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感兴趣了,思维也活跃起来。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探索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努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取得教与学的双丰收。
  (作者单位 福建省永安市北门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1744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