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促进思维发展,演绎精彩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香

  21世纪强调全面提高人的素质,21世纪呼唤创新型人才。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和主渠道。小学数学教学,有着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顺利实现教与学的必由之路。那么,作为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怎样去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促进思维发展?
  一 实施情感调控,激发创造性思维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良好的、积极的心境有助于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类有一种心理需求,这是一种对亲密的和真实的人际关系的渴求。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实施合理的情感调控,把情感关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自觉地、积极地营造课堂民主气氛,主动地转变教育观念,转换主体角色,端正教与学的位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环境,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如在教学“平行与垂直”时,教师并非直接将这些抽象概念高压灌输于学生,而是在课堂伊始先拿出一张白纸,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老师要在这张白纸上画出两条直线,你们猜猜看,老师会怎样画?”这句话立即带动了学生在纸上纷纷动笔,大胆地按自己的猜测画出了许多种,有相交、不相交的,也有垂直、平行等情况。教师又及时根据学生反馈所画出的两条直线的不同位置组织探讨,分析归纳,引出课题。这种揭示课题的方式,具有真情实感,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把学生的思维很自然地带入预定的教学情境中去,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如,在教学“质数与合数”时,通过“学号是质数、合数的学生分别站起来”的游戏,使学生形象地领悟质数与合数的区别。
  二 精心设问激疑,启迪创造性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实际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在谈到教育问题时曾说:“美国学生的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激发求知欲,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精讲,要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强调对学生进行“扶与放”。在这种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问,以问题贯穿教学全过程,以问题带知识,由浅入深,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将知识传授中的“单向传递”改变为“多向传递”。
  例如,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课,教师在和学生们共同明确了“一半”的含义后,并没有直接写出1/2,而是让学生自己设法表示出“一半”来。学生大多数运用图形表示,也有个别学生用自己名字中的某个字的一半表示。教师并没有急于对这些表示进行评价,而是在介绍了数学的表示方法“1/2”后,询问学生是否愿意接受“1/2”这一表示方法。一些学生仍然觉得自己的方法比较好而拒绝新的表示方法。于是,教师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方法表示“一百分之一”,这时,所有的学生都认识到“1/2”的简捷性和普遍性,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这个新知识。教师巧妙地设计问题,一方面为学生质疑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又使学生在充分展示自己的表示方法时启迪了创造性思维。只有敢于质疑,才能有所创新,正如巴甫洛夫所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
  三 注重开放探索,发展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较多地强调数学中的“逻辑性”、“演绎性”和“封闭性”,根本忽视了教学的“开放性”。虽然传统的“逻辑性”、“演绎性”对学生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有相当大的帮助,但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开放的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倾听,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创造性地探索和思考。在课堂上,教师要采取一种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既要教基础知识,又要教知识的思想和方法;既要教知识理论,又要教知识的应用;既要教推理、论证,又要教语言以及归纳猜想;既要教会学生从纸上演算推证得到数学知识,又要教会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知识。让学生处在观察、猜想、验证和应用中实现“做”数学“用”数学的思维过程,要意识到学生从教师这里得到的应是知识的信息,而不是知识的本身。
  如,在教学“分解质因数”中,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建构。在通过对各种将6进行分解质因数的不同式子中,老师明确提出“6=2×3”是分解质因数,这就引起学生自觉的观察比较,自己找出这一式子具有的特点,形成这样的想法:“把一个数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会不会就叫分解质因数?”而在自己任写一个数进行分解质因数的过程中,学生又发现不是所有的数都可以分解质因数的,并提出了自己的猜想:“会不会是除2以外的偶数才能分解质因数?”“9是奇数也能分解质因数的,到底哪些数能分解质因数呢?”“任何一个合数都能分解质因数,因为它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所以肯定能把它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在这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概念做出自己的猜想,并通过教师的反馈信息不断地对原先的猜测进行修正,而且不断地产生新问题,对新问题作出自己的假设,并举例进行验证,不断揭示出知识规律。
  四 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创造性思维
  新课程标准强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平等学习权利。这里的发展应当是“全面”、“主动”、“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普遍性”,更要十分关注、研究学生的“特殊性”,尊重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想和方法,让每个学生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发挥潜能,经历一个实践、创新的过程,培养思维能力。如,在教学“二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中,课前,教师为每张课桌准备了5张卡片,每张卡片上分别写着2,3,7,-,=。上课开始,教师就让同桌的两位学生分工合作:一位用5张卡片摆出所有可能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另一位记下所摆的算式,准备汇报。而后,教师又提出了挑战:我们班是不是每位学生都能独立地心算出算式的结果?教师没有按照教材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方法,去规范学生的思维,而是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并让有差异的学生去认识、发现自己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在动手操作、同桌之间互相协作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
  诚然,一个问题的提出,一种方法的学习,并不一定就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多大的提高。课堂教学的优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包括课堂教学环境、教学结构等各方面。但它们联系密切,只要我们在进行优化设计时,时刻记住教师在课堂中应充当的角色和改善教学方法,其他方面也会随之改善。只有在平常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才能使我们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寓教于乐,真正发挥好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王以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2481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