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再忙碌,也别忘了表达对孩子的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丽

  儿子的行为让她无法理解
  刘女士和儿子小涛进门的刹那,我就觉得这对母子挺有趣。母亲说话高声大嗓,满脸掩饰不住的焦虑。儿子则瓮声瓮气,一脸的无所谓。进了我的心理咨询室后,儿子还嚷着要回去,硬是被母亲按到了沙发上。
  刘女士人到中年,也许是为生活所累,神情显得极为憔悴。坐定后,她就诉苦说:“自从他爸去世,为了让儿子活得不落人后,我都快累死了,可他一点也不让我省心!”说着,她猛地拽过儿子的左手,把手背伸给我看。我吃惊地发现,这个少年与指甲相连的皮肤,被抠得斑斑驳驳,还留着触目惊心的血痕,右手情况和左手一模一样。小涛被妈妈弄得不耐烦了,猛地把手抽出来,气咻咻地又把自己抛进沙发里,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在我的示意下,刘女士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儿子的情况。四年前,自从刘女士的丈夫去世,儿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丈夫生前对儿子极其宠爱,经常带着他去商店,买玩具什么的,只要他提出来,爸爸就会答应。爸爸的去世对小涛是个沉重的打击。小涛把爸爸生前的衣服、照片都保存起来,不让妈妈动。每天放学回到家,他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嗅嗅爸爸衣服上的味道,抚摸抚摸爸爸的照片。
  刘女士下岗多年,丈夫的猝然离世,使得家里的经济状况陡然紧张。为了能让儿子读个好学校,她风雨无阻地经营着一家服装店。有段时间,由于生意忙碌,她把儿子送到自己的妹妹家,让妹妹帮她照顾一下小涛。
  儿子上初二的一天,刘女士接到小涛班主任打来的电话。班主任反映小涛课堂上经常把手指抠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他不但不觉得痛,反而咧嘴直乐。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轻描淡写地说不为什么,就是手指上经常长倒刺。老师纠正他多次,他仍然不改。无奈,老师只好打电话让刘女士关注一下儿子。
  忙于生意的刘女士这才注意到儿子的手指,到处都是血痕,手指有些地方抠得都没有皮了。她心疼地哭着问儿子为什么要这样?小涛紧咬着嘴唇一言不发,一副事不关己的神态。刘女士觉得孩子手指爱长倒刺,可能是缺乏维生素所致。于是,她就给儿子买来维生素,每天盯着他吃几粒。她还买来创可贴,贴在儿子手指的创伤处,可没过半个小时,小涛就把创可贴揭开,仍然不由自主地去抠手指。刘女士气得打了儿子几次,可小涛依然执着地抠个不停。
  刘女士发现,小涛高兴的时候很少抠手指,有了烦恼或家里来了生人,他就抠得起劲,把手指弄得流血不止,他还傻乐。不但如此,院里的邻居反映,小涛见了他们都是躲着走,很少主动打招呼。
  对于小涛的异常行为,刘女士归结为丈夫的去世,儿子过于怀念爸爸所致。丈夫去世四年了,儿子今年升入高一,班主任很快就发现了小涛抠手指这一毛病,提醒他多次,但他仍然改不掉。
  母亲的爱儿子感觉不到
  刘女士述说的时候,小涛在一旁烦躁不安,间或白母亲几眼。看着这个沉郁的少年,我在想他为什么会有抠手指这样的怪癖呢?
  对于刘女士“儿子抠手缘于父亲去世”的说法,我不太认同。不可否认,最亲的人去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但也只能是阶段性的。随着时间的流逝,长达四年的抠手怪癖愈演愈烈,就不能仅仅用“父亲去世”这一原因来解释了。为了探知小涛的内心世界,我让刘女士暂时回避,然后和小涛单独谈话。
  我单刀直入地问他:“孩子,告诉我,抠手是不是因为爸爸去世?”
  小涛想也没想地说:“不是,我抠手跟其他人没关系,完全是自身因素,别听我妈瞎说!”对他的回答,我倒没有惊异。我接着问:“你难道不想爸爸吗?”小涛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淡淡地说:“时间久了,已经淡忘了!”
  我随即又抛出一个问题:“我可不可以这样认为,你妈妈刚才说的话都是假的?”小涛仍淡淡地回答:“她不了解我,她讲什么对我来说都无所谓!”
  看着小涛说起妈妈时麻木的神情,我的心突然有些痛。我又问他:“爸爸走了,妈妈就是你世界上最亲的人,难道你不这样认为吗?”说完,我盯着小涛。
  面对这样的问题,小涛的表情竟一如既往地淡漠:“她不了解我,她心里只有自己的生意,喜不喜欢我都没多大关系,我们只是母子关系而已!”
  小涛的话让我颇为吃惊,也为刘女士感到悲哀。在她为儿子能上好学校,能有好的生活条件苦苦奔波的时候,儿子对她的抵触情绪却已深入到了骨子里。这样的亲子关系她居然浑然不觉,这不能不说是作为母亲的一种失败。
  接下来,我又和刘女士单独接触。我把刚才与小涛的谈话内容说给她听,她听后沉默了一会儿,幽幽地说:“儿子这样说,我心里很难受!”
  为了测试刘女士对儿子的了解程度,我问她:“在儿子抠手指之前,你发现他有什么异常行为吗?”
  刘女士想了想说,儿子六七岁时,与小伙伴打闹时摔折了腿,姥姥在医院陪外孙,发现外孙没事就捋自己的衣服边,特别是见了生人,他低着头不说话,只管摆弄自己的衣服。经母亲提醒,刘女士才发现儿子的这一毛病。
  听了刘女士的话,我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儿子抠手指是老师发现的,爱捋衣服边是姥姥发现的,作为母亲的她都不在第一现场。联想到儿子对母亲的抵触,我从中发现了问题所在。
  爱孩子要有亲密互动
  接着,我继续向刘女士发问,儿子说你整天忙自己的生意,根本不在意他,对此你怎么解释?刘女士委屈地说:“我努力挣钱就是为了让他能上个好的学校,能有个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他爸爸不在了,我一个人不努力怎么行?我所做的一切还不都是为了他。”
  我问:“如果儿子宁愿不上好学校,而是选择让你陪他,你会怎么办?”刘女士不假思索地说:“那怎么能行?不上好的学校,将来就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我天天陪着他,如果学习上不去,还不是害了他?”
  我清楚,刘女士的这句话其实代表了中国家长们的普遍想法,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都是以爱的名义为出发点。然而,孩子对这样的爱却感受不到。小涛最需要的是父亲那样的时刻陪伴,而不是妈妈聚少离多的拼命挣钱。父母爱孩子,理念是对的,但如果方式方法不当,就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的爱对他是一种伤害,是一种冷漠。
  为了印证我的想法,我让刘女士列举出儿子的优点、缺点。对儿子的优点,刘女士支吾半天才说出一条,学习还算刻苦,比较执着。而说到缺点,她滔滔不绝,自私、懒惰、做事拖沓、喜欢顶嘴……脱口而出。
  经过这一连串的问话,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判断:刘女士在丈夫去世后,由于忙生意,很少关注儿子,造成了母子间感情的疏离,形成了这种冷漠的亲子关系。
  而小涛很可能就是用抠手指这种自虐的方式,有意无意地唤起妈妈对他的关注。也就是说,爸爸的离世只是一个表象,造成儿子抠手指的真正原因是母亲这么多年来对儿子的忽视和关爱不够。
  听了我的分析,刘女士才恍然大悟。接下来,我给她三条建议,来帮助她缓和目前紧张的亲子关系:
  第一,刘女士应该主动向儿子道歉,为这几年对孩子的忽视真诚检讨,以取得孩子的谅解。
  第二,从现在开始,对儿子所有的包括抠手指自虐等负面的问题,三个月内绝不去关注。不但自己这样做,还要告诉爷爷奶奶以及孩子身边的所有亲人,都要做到视而不见。时间一长,小涛觉得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他就会自动停止这样的行为。
  第三,生意再忙,每周也要抽出半天来和儿子在一起,母子俩共同做件事情,拥抱一下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母亲对他的重视,以及对他的爱,增强他对母爱的深刻感受。坚持下去,紧张的母子关系会有所缓和。
  听了我的建议,刘女士紧蹙的眉头慢慢松开了。她感慨地说:“父母爱孩子,看来是一门艺术,像我这样自以为把心掏给了儿子,却不被承认的母亲,更应该反思自己。爱孩子理念和手段都要合理才行。”
  【编辑:花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3686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