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爱上音乐 让孩子在音乐中快乐飞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所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对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健全审美心理、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创设情境;引发兴趣;表扬鼓励;音乐修养
  一、创设音乐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的兴趣。”在儿童时期,人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有限,不可能对某一事物做出理性的判断,不能像成人那样为了某种需要去做。他只能凭自己的兴趣,而这种兴趣还是不能持久的,很容易发生变化,或渐渐浓厚,或渐渐淡化,对音乐的兴趣也是如此,因此要让孩子们深入对音乐的学习就必须始终引发他们的兴趣。。
  二、激趣导课、新颖教学
  (一)注重新课导入,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导课,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通向学习新歌的桥梁,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二)选择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一堂好的音乐课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有创作这件艺术品的灵感与愿望,要把整堂课思路清晰地完整地串成一条线,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投入到富于创新精神的音乐意境之中。
  三、启发学生感受音乐,调动唱歌兴趣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
  四、引导表演、培养兴趣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学习歌曲的同时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学生表演时,可以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或根据学生表演能力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再请同学们分组到台前进行表演,这一环节中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会情不自禁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积极评价、建立自信
  积极的激励性评价是一方对症的好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人夸奖的,小学生更是如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评价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更多地体现为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发展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适时的鼓励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只要学生有一点的进步便给予肯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为此教师应重视创造条件让学习困难生在音乐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经常让一些音乐水平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如果答对了、或者只是对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还经常作出一些模糊的激励性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诸如之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并强化了学生的进步,使学生由此喜欢音乐老师,也喜欢上音乐课。
  六、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提高学习兴趣
  现在的学生们都希望自己的老师幽默、风趣,能以自己同伴、朋友的身份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做游戏,与他们同欢乐、同学习。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改变严肃的面容,进入和谐的"角色",要拉近师生的距离,做到感情融洽、气氛和谐,善于走进学生的感情世界,把学生当作朋友,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让美的音乐去感染他们的心弦,与孩子的心灵靠近。教师的教态应自然、亲切、有亲和力、吸引力,教学应充满激情、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课堂要丰富多彩,除重视教师的音乐教学基本功外,尤其是教师的人格、态度、方法、知识结构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都能够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学生自然会越来越喜爱学习音乐,从而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出让每位学生从兴趣入手,在音乐学习上体验成功,享受快乐,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我想说:“兴趣不是天生的,关键在于培养”,只有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才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喜欢它而使音乐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享受,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翱翔驰骋,才能真正使艺术教育、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得以真正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1999年
  [2] 张尉强 《两本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专著的比较》2007年
  [3] 铃木镇一《铃木镇一教育法》2005年
  [4] 卡巴列夫斯基《卡巴列夫斯基教育体系》2011年
  [5] 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1989年
  [6] 托尔斯泰《托尔斯泰论文艺》2011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3802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