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注语文课堂中的导语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导语,即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开场白,是教师在正式讲课前用来引入新课,启发引导学生的话,是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本堂课学习的准备阶段。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可见,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新知识的教学。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关注 导语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导语设计和运用得好,不仅能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迅速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和教学重点,甚至在导入的过程中就能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从而创造出融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教师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精心设计导语。
  1 优秀导语的基本要求
  1.1 导语设计达到新奇性。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一篇课文的导语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的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一般来说,追新求异是人们共有的心理,新奇的东西才能激发人的兴趣,因此导语设计必须新奇。
  1.2 导语设计达到艺术性。人们总是喜欢追求美的事物。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黄金时代,正值如诗年华,他们更具有强烈的爱美天性和独特的审美观,所以教师进行导语设计力求达到美感性。让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给学生的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审美体验,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1.3 导语设计不乏知识性。导语是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教材服务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导语追求新奇性与艺术性时不能忽略导语的知识性。让导语和教学新知紧密联系起来,既能使学生了解本课文的学习内容,又能明确本课文的学习目标,这样,更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中。
  2 优秀导语的巨大意义
  2.1 承上启下。如果把整个教学看作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的话,那么,导语就是联接每个阶段、每一堂课的中间环节。它起着衔接、过渡或内容转换的作用。它“承上”,就是把每堂课纳入整个教学内容的系列和教学行为系统,把这堂课看作是已经学过的内容的自然延伸,和已经进行的教学活动的自然发展;它“启下”,就是把学生引入新的内容、新的行为训练中,给学生的认知过程增加新的刺激、新的兴奋点,使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在新情境、新问题的吸引下,得到新的充实或调整。
  2.2 诱发兴趣。首先,导语可以打破学生对新教材、新内容的陌生感、疏远感,往往采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见闻,尽量缩小教材与学生的距离,使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使疏远的变成亲近的,以增加学生对学习新内容的兴趣和信心;其次,导语可以为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思维线索指航导向,这表现在有意识地设置疑问或悬念,有目的地提供或暗示思考的路线等,使学生的认知欲望处于跃跃欲试、非追根究底而不罢休的积极状态;再次,导语可以消除学生的延续思维和心理定势,使他不停留在上一课的回忆上,而是专注于新的内容、新的问题,养成敢于面对新问题、新挑战的勇气。
  2.3 揭示主旨。课堂教学的导语往往开门见山、准确而简明地揭示课文的主旨,并以此来明确提出本堂课的新任务。或者从介绍背景谈起,或者抓住课文中的关键片断或重要问题,以此为焦点和出发点,来组织课堂教学的每-环节,每一步骤。这种导语实际上起到了牵牛鼻子或者提纲挚领的作用。它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导到教学的重点上来,启示学生:入门进室就要抓住关键。这种导语既有启迪性,又有涵盖力,既引起思考,又能把握思考的趋向。因此有着胸怀全局、高屋建瓴的气魄。
  3 优秀导语的设计方法
  3.1 故事导入法。我们可以采用讲故事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能够激发他们对即将学习的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所讲的故事可以是根据课文而虚构编讲的,也可以是与课文有一定关系的真人真事。通过故事导入,学生受到故事情节的感染,而进入课文特定的情境,当然故事情节要生动、感人,教师的语言要清新流畅,条理清晰,感情色采浓厚。
  3.2 抓住文题,激趣导入。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则反问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我们的作者好像连‘1+1=2’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此问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不抱他下来而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来,以此来告诉作者也告诉读者“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去解决,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
  3.3 “丢包袱”导入。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即“丢包袱”法。新课的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总之,导语的设计离不开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无论设计何种类型的导语,都要针对教学目标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思想感情的陶冶,有利于文学修养的提高,有利于审美观的养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4211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