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泉眼无声惜溪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杜晓芳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专题进行研究探索,并在研究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而从学习方式角度理解,探究性学习泛指学生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通过主动探究,进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文主要从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生疑、鼓励学生课堂探究质疑、课堂尾声处留白设疑等角度,来探寻课堂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一、设计课前质疑的大框架,帮助学生走入课堂研究性学习
  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在预习的阶段,固然不能弄得头头是道;可是……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都有很高的价值。”可见,预习的根本意图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质疑。课题常常是课文的眼睛,分析透了课题,有时就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如,对《伟大的悲剧》这一课题提出:“发生了什么样的悲剧?”“悲剧为什么是伟大的?”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探索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从中心句入手引导学生质疑。如,对《行道树》一课中心句“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提出:怎样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为什么说“深沉”?
  (三)对“空白”处质疑。《邓稼先》中开篇就写道“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是怎么回事?这一问题可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增强记忆,拓宽知识面。
  质疑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鉴赏能力,只要教师坚持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学生定会学会预习,运用预习,学会学习,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课堂主体的大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一)以“疑”导入,激励解惑欲望。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求知欲望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因此,设计导语,尽力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制造悬念,能引发学生产生强烈的释疑解惑欲望,进而孜孜以求,展开研究性学习。这样,学生带着疑问深情阅读,取得事半功培的效果。通过有目的的设置疑问,留下悬念,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二)以“问”串课,引导思路飞扬。
  课堂教学中设计主问题,教师把握住大方向,让学生发挥主动性,纵深挖掘或横向生成疑问,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所谓“主问题”,就是阅读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品味、探究、创编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主问题”在教学上的重要作用是“整体牵引”,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开启探究性阅读,实现与文本共舞。
  (三)“点拨”为契机,启迪学生思维。
  俗话说:“理不点不明,灯不拨不亮。”可见点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多么重要,同样,语文课堂教学除了以“主问题”贯穿课堂外,也需要教师用精炼的语言加以点拨,启迪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研究性学习更为有效。这就要求教师凭借高超的教学机智和高度的教学敏感,用一双慧眼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及时点拨,适时点拨。通过追问拨动学生的心弦,引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升学生的认知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设计课堂“留白”的问题,让课堂研究性学习延伸到课外
  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结束意味着已经完成教学任务,剩下的便是巩固和强化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 而且“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生活的外延相等”,更由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毕竟有限,可能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时,结合研究的大问题设计一、二个与此相关的小问题,指导学生做进一步的研究性学习。这样,既能促进教学目标的深层级达成,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7565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