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让学生走向成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其总体规划中提出,要"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面对中学生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直都在探究中学生心理健康维护问题。希望通过有效的途径维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才得以正常发展。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心理困惑得到疏导,不良心理与行为得到矫治,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学习上没有心理负担与压力,爱学、会学并富有创造性。
  一、尊重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用积极乐观的情绪、宽容豁达的心态、健康高尚的人格对学生施加正面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消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因此,主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我们教师的责任。让我们时时警示自己,反省自己,采用适当方法排解心理压力,以科学的方法调整心态,以教师的良好的情感,呵护学生稚嫩的心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平等、民主、理解、尊重、信任会使我们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更好的帮助他们进步。
  尊重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它使作用对象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快感,做起事来心情愉快。在我教的九年级四班有一个叫王振月的同学,上课不抬头,不愿表现自己。上课回答问题回答不上来,背题却背不过。在第一次月考时考了32分,当我无意间看到他数学考了92分,物理82分,我觉得不可思议,赶紧找他谈心了解他的情况。他说我历史成绩一直不好,不愿学习背不过。我说你数学成绩那么好,证实你是很聪明的,从今以后老师相信你历史也一定学得很好。后来听以前教过他的的老师说,在家和父母不和睦,有时不听父母的;我多次劝他多想父母不容易,你已长大应理解父母,你给父母哪怕洗一次脚,他们就很感动。多次谈话后,他变了,上课学习很投入,认真做题,期中考试竟考了73分。从此他改变了,变得积极主动,在见了我觉得很亲近,有什么事都和我说。期中考试监考正好给他监考,他说老师我给你买块糖吃,我很受感动。教师发自内心去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是爱学生的前提。
  二、理解学生
  心理学家哈里斯等人研究发现,如果教师对学生抱不积极态度或较高期望,其与学生相处时的心理气氛也比较和谐、融洽,学生则有机会学更多的东西,并积极合理地表现自我,恰当与别人交往和建立自信心。这正好是一个促进学生情感、智慧发展的过程。教育绝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责任,一份沉甸甸的爱心。教师如果能经常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理解学生,用真挚的爱走进孩子的心灵。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关爱学生终极发展的教育。
  我教的学生他们很喜欢我,在八年级教过的学生,因为分班九年级不教他们了,隔老远看见我大声和我打招呼,有的竟然抱住我;我非常非常的感动与自豪。尤其是在八年级教过的孙明悦,她在八年级时上课积极性不高,我经常和她谈话,结果她经常有什么事找我谈,学习成绩逐渐提高,和我的距离越来越小,所以当九年级不教她了,他觉得很失落,见了我特别亲热,总是搂着我叫老师。有家长曾这样对我说:有缘做您的学生,是我的孩子值得一生回味的幸福。因为,在和孩子们交往的过程中,您善于捕捉孩子的内心世界,走进孩子。课堂教学中,潜藏着巨大的心理教育因素,是能够有效扩大心理教育影响的主要渠道,是教师进行心理教育的极好机会。遇到问题,不回避、不埋怨,要冷静对待。教师要转变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多一些赞扬,少一些批评;多一分和蔼,少一分严厉;多一些关心,少一些冷淡,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最大的愿望是做一个被人肯定的人。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被人欣赏,绝大多数孩子需要用表扬的方式去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只要他们有一点进步都给予表扬,课后经常与他们聊聊天,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次不经意的表扬,可激起学生千百次的希望"。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应该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真正做到热爱孩子,包容孩子,允许他们犯错误,多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相信一定会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三、赞赏学生
  心理学研究教师要随时注意他们的积极情绪、积极表现和变化,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印象、态度和观点,使自己对学生的态度能够及时改变,促进学生情感、智慧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某一方面的才能和良好的品格,每当这种光点闪烁时,也正是对学生引导的最好时机。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当老师的赞许行为减少时,学生课堂的破坏性行为就会增加;当教师的斥责行为增加时,大动作和吵闹的破坏性行为也随之增加。如果对这样的学生只是一味地呵斥和批评,时间久了他们积极的态度会越来越减弱,正所谓"破罐子破摔了"。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和尊敬,冰不可能点燃火把的,只有火把才能点燃另一个火把,激励正是这助燃的火把,它收到的也是我们所期待的效果。
  我觉得教师要善于使用"放大镜",寻找学生身上的每一个,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闪光点。当他们有点滴进步时,着力给于表扬,鼓励,让其产生成功感。我教的九四班的刘科,上课把课本防在桌子上,也不看不画,更别说背了,每次考试成绩很不好,有时还跟周围同学说话,。开始我批评他,严厉教训他,结果和我有对立的敌意;后来我就发现他的闪光点,他对班集体很负责,我就及时表扬他,课下和他谈心,交流。后来他变化很大,上课时极力克制自己多学一点,也不再说话,期中考试竟考了53分。我及时肯定表扬他,现在他和我无话不谈。让教师们感到头疼的学生,他们的行为表现实在无法让人喜欢。但是一旦进入了其内心世界,你就会发现这样的孩子往往是自卑而脆弱的,教师和同学们对他的"另眼相看"使他形成了一种"我做什么都不行"的心理定势,于是他们便用破坏性的行为伪装自己脆弱的内心。教师了解了这一些,对症下药,采用积极、正面的激励性评价,用放大镜来看待她的闪光点,以尊重、信任、平等的态度蹲下来与之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天赋、才能、兴趣和力量,相信她们都能成为有用的人。
  四、激励学生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孩子最怕什么?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物质生活条件差,而是怕丢面子、失面子。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但孩子诞生时都很弱小,生活在一个巨大的世界里。在生命成长过程中,都难免有自卑情结。老师的奉献就是对学生们的爱,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正如老一辈教育家夏沔尊先生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也就没有教育。"只有对学生拥有了爱,才会同时对学生拥有了责任感。 教师把爱装进学生的口袋,口头的、书面的、言语的、行动的,让一个孩子生活在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学生的潜能需要星星之火的点燃。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用 "你完成得真漂亮""你的表现值得大家为你喝彩""不错,像个男子汉"等激励语言,对学生来讲,是学习的肯定,而且这种及时性的定性评价能促进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即便是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善意的批评也会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希望。如:"只要你注意观察同伴的表演,你就一定能学会"、"帮助别人是快乐的事情,你能做到是吧?"等,这种带有激励性的语言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教师这种期待与和蔼,会让学生从内心中产生敬慕,师生间就会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在学生发展中不仅要成为促进者和引导者,更应该是学生成长中的放大镜,耐心细致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运用激励语言,让"强者更强、弱者进步"。
  从教育心理角度看,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和能力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很深的影响,而且对学生一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潜在的、长远的、深刻的定向作用。我们只有设身处地的考虑学生的年龄去体谅学生的言行,放低身段理解学生的心理,赏识他们,激励他们,尊重他们,关爱他们的成长轨迹中每个细节,才能让学生拥有自信,走向成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847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