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实施低年级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秀杰

  一篇文章内容的好坏,不是仅看文章题目是否醒目,也不是看文章中有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要了解文章真正的含义,作者写文章时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我们要认认真真地阅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包括两种形式:课堂阅读和课下阅读。课堂阅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主要位置,它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课堂阅读是由教与学两个方面构成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传统教学中,总是强调重视教师的教法,从课前的备课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设计,主导思想都是考虑教师如何教,强调的是教师的教法,却忽略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那么怎样上好语文课堂阅读课呢?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林语堂说得好:“什么才是真正的读书呢?一句话,兴味到时,拿起书来就读,这才叫真正的读书,这才是不失读书的本意。”阅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手段,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与文章产生亲和力,关键是让他们发现阅读的妙处,产生阅读的浓厚兴趣,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学期《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由于学生年龄小,识字有限,阅读起课文来会很吃力,尽管能够借助拼音读出来,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程度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喜欢图画这一特点,利用文中插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从而达到学生阅读课文的效果,长此以往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积累许多词语,在阅读中体验到无穷的乐趣。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对于学习语文来说,读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篇文章,反复读,慢慢就会体会到其中的含义。记忆文章靠读,了解文章的内涵要读,欣赏文章要读,写文章也要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倡的是朗读,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一篇文章,只有让学生去朗读,去领会,才能得其妙处。如果语文教师对于所教的课文进行面面俱到的处理,却不让学生自己通过朗读领会,那么教师精心设计的这节课根本就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不读书,根本就无法学习语文,也不能学好语文。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我们可以运用朗读形式。首先,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注意每个字的发音要准确,然后教师可以领读,提醒学生朗读要准确,流利,要有感情,还可以分段朗读,分角色朗读……这样对课文的理解、体会、记忆会更加有利,还可以设计更多的适合学生阅读的方法,达到学习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为以后写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在阅读教育中,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领悟问题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兰兰过桥》一文时,可以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提出问题:(1)“桥梁工程师”是干什么的?(2)兰兰和爸爸从哪儿来又到哪儿去呢?(3)“原野”是什么意思?(4)兰兰多大了?(5)兰兰上几年级了?(6)“潜水桥,塑料桥”是怎么造的?有什么好处呢?(7)兰兰长大以后会干什么呢?等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多读几遍课文,从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整篇课文的脉络就会清晰地展示在眼前,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会对“桥”的创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实践和经验为学生指出适合自己的提问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阅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总之,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教给学生在阅读基础提出问题。
  辅以教师对的点拨,就能达到“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面讲授,而在于时时的诱导”的境界,有助于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以,让学生提出问题,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只等待老师发问的被动学习状态,增强积极思考意识。
  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实施创新教育是21世纪的主旋律。创新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有意识地培养而形成的,它是一个人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动力,是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的前提。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从个性出发,理解课文的内容,还可以针对课文的特点,设计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题目,让学生尽情地发挥阅读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见解,不必顾及别人的看法,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课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不仅着眼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更着眼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890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