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豫·时·孙·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迎冬

  《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智慧的结晶,《学记》中认为成功教学有四点要诀:“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豫”即“预”,预防,教学上要有预见性;“时”即“及时”,抓住最佳时机,及时施教,因势利导;“孙”即“顺”,循序渐进;“摩”即“观摩”,学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豫、时、孙、摩”的教学原则,即使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与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以朱德江老师执教的“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为例,以《学记》中“豫、时、孙、摩”的视角观照其教学之道。
  一、“豫”——预见
  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有关,但是在学生们的生活经验里,他们会更加关注时间一些,有些学生甚至只关注时间,而忽略路程。在课的引入部分,朱老师特别注意对学生学情的预见以及问题的预防。
  出示情景:卡通动物喜洋洋与沸羊羊,它们上学,比快慢。(情景中只告诉了到校所用时间)
  不出所料,有学生误以为用时少的沸羊羊速度快,甚至误以为:速度只跟时间有直接关系。但很快课堂里有了不同的声音:“不一定啊,万一时间少的那个离学校很近,而时间多的离学校很远很远呢?”好一个“万一”!经此提醒,刚才上当的学生也若有所思。原来比快慢,光看时间是不行的,还得看路程。这就为后面学习速度是“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做好了铺垫。
  听课听到这里的时候,我们不由得击节叹赏:学生的错出现得正是时候!课堂教学设计中不能绕过学生的错误,易错点就是教学设计最有价值的起点。因此,高明的教师在课堂里时常呈现错误,甚至“诱发”错误。以至于有人说:教师要学会“使坏”,要善于打开学生原有的一些认知误区,促进他们重新建构。这样学生不仅仅是“听到了”“看到了”,而是“悟到了”,这样才是经历了真实的探究过程。
  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朱老师没有被动地“守株待兔”,仅仅满足学生思维的自发暴露,而是主动出击,妙设情景,以便使学生潜伏在较深层次的思维活动暴露出来。从“自发暴露”到“诱发暴露”,充分体现了朱老师对学情的预见性,也正是课堂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二、“时”——及时
  以前学习路程、时间单位,都只有一个单位名称,而速度的单位很特殊,是由两部分复合而成的。为什么要用两个单位名称?如果不用两个,只用一个,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农民种地,应不违农时;学生学习,亦不违学时。时机很重要,在教学中,朱老师及时出手,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释疑解惑”。
  请看下面这个教学片段:
  在学生初步了解了计算速度的方法后,呈现以下两个问题,请学生口答。
  ① “神七”飞船在太空5秒飞行了约40千米,“神七”飞船的速度约是( )。
  ②小青骑自行车,2小时骑了16千米,小青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
  生口答,教师板书“40÷5=8(千米)”“16÷2=8(千米)”。
  师(看黑板,疑惑状):“神七飞船”的速度和骑自行车速度都是8千米,它们的速度是一样的吗?你有什么想法?
  生急着回答: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每秒,一个是每时。
  师追问:但黑板上写的都是8千米,这样写,能区分清楚吗?有什么办法区分开呢?
  生:补上时间。(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写成8千米/秒、8千米/时,并引导学生读一读)
  师小结:速度单位与原来的一些单位不同,由两部分组成,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复合而成的。请同学们将刚才喜羊羊、沸羊羊上学走路速度的单位也改写一下。(学生改写)
  师:观察上述几个速度,你对速度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你能说说速度表示的是什么吗?(先请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再组织交流)
  朱老师这一环节的提问就是要让学生“模拟发现”,看到“反面教训”——速度单位如果不用上两个单位(路程的和时间的)来表示,会出现一些“荒谬”的结果,或者引发怎样的混乱。学生注意到同样行驶8千米,所用时间差别甚大,一个是“每秒8千米”,另一个是“每小时8千米”,这时候顺水推舟再进行复合单位的教学,时机恰到好处。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复合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心理学上有句话:注意力等于事实。作为教师,我们知道速度单位很重要,很特殊,但是怎样让这个事实被学生们也密切注意到,引起他们的重视,朱老师用这种对比的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效果奇佳,值得借鉴。朱老师这样的提问艺术,还不由得让我想起孔子著名的“叩其两端而竭之”提问策略,即“我总是循着问题的正反两面不断地询问,直到他们再也没有疑问为止”。朱老师不就是这样问的吗?
  正向和反向两种思维方式都很重要。在认识概念时,“正向强化”其要点,我们驾轻就熟,实施效果也很好;而“反向厘清”,即从反面出发,通过推理、辨析、比较,凸显概念本质要点,其实也能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深刻。朱老师就是教学生从问题的反面入手来考虑问题——速度单位如果不加上时间单位,会怎么样。这样的释疑解惑,学生不仅仅学到的是知识,还发展了逆向思考的思维方式。
  好的教育教学就应该“知时节”“细无声”。
  三、“孙”——顺序
  教学内容一旦确定,接着教师就会考虑“序”的问题。设计教学的“序”,朱老师不是按“教师想说的顺序”,而是按“学生理解概念的顺序”。那么,朱老师这节课是怎样循序渐进的?请看下表所归纳的进程:
  数学学习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序”中,我们可以看到,朱老师关注学生探索问题和理解知识的一般过程,关注学生认知过程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教学序”,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一定的坡度发展,逐步理解概念,完善认知结构。
  四、“摩”——观摩
  在最后的拓展练习中,朱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一道趣味题:“人朝前走的时候,是鼻子走得快,还是耳朵走得快?”
  问题富有挑战性,也生动有趣。这个情景,学生既熟悉又陌生——鼻子眼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但是它们行走的速度,如此数学化的问题,似是而非,从未想过。学生争论的焦点或者误区是鼻子,鼻子走得快,因为鼻子在前面。这样的认识似乎也能得到生活经验的支持——就像跑步一样,跑在前面的人速度快。于是引发了一场争论。教师挑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争论得起劲,教师却一直在旁微笑着等待,延迟评价,给学生留足了思考的时间,让不同的意见交锋,大家相互切磋,终于有不同的声音响起了:“一样快,因为它们是同时走的。”教师不忙解答,出示人体往前走的示意图,用线段标出耳朵和鼻子的运动路线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等学生们初步有了定论之后,教师适时出示了下面这幅图,形象直观地“确认”学生们的发现。
  朱老师最后的引导语言,要言不烦,一共三句:
  “速度与什么有关,你能不能用今天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呢?”(思考的方向)
  “路程一样,时间一样,那么他们的速度相同吗?”(强化)
  “其实,大家想想,如果鼻子走得快的话,走着走着,人的鼻子是不是会跑掉了呢?”(学生会心一笑)(归谬法,从反面来考虑问题,得出一个荒谬可笑的结论。“叩其两端”,举一个反例来说明问题)
  建立一个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有一个“建构——调整——再建构”的螺旋式递进过程,所以,朱老师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中的变式,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感悟速度,相互讨论,观摩切磋,以不断提高体验的深刻性。
  我们发现,在备课或讲课时,朱老师都特别善于“稚化思维”,即先“倒空”自己,使自己的思维降格,后退后退再后退,后退到学生的思维水平上。以学生的视角来思考,力求做到教学双方的思维活动能始终同步共振、和谐并进。如果基于“教师中心”,我们会选择“正面讲解,一步到位”;如果基于“学生立场”,我们会选择“先乱后治,逐步提升”。 教师有时不如装点糊涂,揣着明白装糊涂,“曲径通幽”,“先问迷糊,再教明白”,这样与学生一起从糊涂走向明白,方是真正彻底的明白。
  总之,深刻领会教育规律——“豫、时、孙、摩”,顺应规律而教,这就是朱德江老师的教学之道。(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正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0059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