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增强新旧知识间的亲和力,提高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姚勇建 束长剑

  摘 要:课堂导入是一个类似嫁接的过程,因此新知与旧知之间亲和力的大小是决定课堂导入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自然状态下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未必就是新知识学习的生长点,也可能是干扰点、破坏点,教师需要精心筛选、重组,才能使之成为有效的知识生长点。
  关键词:嫁接;亲和力;空白区域;冲突;暗示;求同法;支点;生长点
  课堂导入历来被人们所重视,于是创造出了诸如悬念导入、情境导入、对比导入、实验导入等琳琅满目的各种形式。尽管课堂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本质恒是一个“移新知之花,接旧知之木”的类似于园艺师“嫁接”的过程,陶行知先生那句精辟的“接知如接枝”说的就是这个含义。嫁接成活率的高低取决于接穗与砧木之间亲缘关系的近远,因为亲缘关系越近,接穗与砧木之间的亲和力就越强。因此,课堂导入中作为砧木的旧知,也不是随意的,而应该与作为接穗的新知之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才能使课堂导入真正有效。那么如何才能增强新知与旧知之间的亲和力呢?本文拟就这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梳理诱导,让新知萌发于旧知的空白区域中
  有很多新的教学内容可能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内容的引申或提高,课堂导入时可以先将已学习过的相关知识脉络理一遍,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稳固的相关知识印象,然后针对先前知识中没有达到的高度(即旧知识的空白区域)进行设问,于是学生心理上有一种期待感,从而进入一种积极的探研状态。比如,九年级化学中pH的教学就可以这样导入: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溶解性的概念,我们知道稀醋酸溶液、浓醋酸溶液都呈酸性,那这两种溶液是不是一样“酸”呢?我们用什么来衡量这两种溶液的酸性强弱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pH。
  上述案例中两种溶液都呈酸性是已有的知识,而如何衡量酸性强弱则是原先知识的空白区域,这样学生就会进入“想弄个明白”的状态中。
  二、分析归纳,让新知诞生于旧知的规律中
  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可能有很多与新知识相关的信息,有时只需将这些信息重新展示出来,通过观察分析,就可能发现新的规律、得出新的结论。对这些教学内容的导入,不妨先用头脑风暴,让学生将所有这些信息尽可能地挖掘出来,然后用求同或求异的方法导出新的知识。比如,《烃的衍生物》一章的导入,可以设计以下的师生对话: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曾经接触过很多的有机物,请大家不妨在黑板上写出这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先请两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自由地到黑板上补充)。
  生:甲烷、乙烯、乙炔、苯、硝基苯、溴苯、乙醇、乙酸、甲醇、1,2―二溴乙烷等等。
  师:我们可以将上述同学们写出的这些物质按照组成元素种类进行分类,应该怎么分呢?
  生:一类是仅仅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另一类除此之外还含有其他的元素。
  师:前一类我们称为――(学生回答:烃),后一类还是烃吗?为什么?
  生:略。
  师:这一类物质我们可以看成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派生出来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烃的衍生物》。
  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对烃的衍生物概念的产生有一种自然生成的感觉,而不是强加给他们的东西,并且通过对比学生对烃和烃的衍生物本质的区别把握很到位。其实在中学化学中,一些与分类有关的教学内容,诸如胶体概念的引入、化学反应的分类等用这种方法导入是很奏效的。
  三、创设支点,让新知攀缘旧知顺势而上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化学教材的内容编排是很重视这种认知规律的。同样是有机化学,小学科学中的有机、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有机、高中必修2中的有机、高中选修教材中的有机,它们深浅难易判若云泥,尽管如此,这些内容彼此却环环相扣、相互照应。在课堂导入设计中,巧妙地以这些知识为支点,常能使学生轻松地从一个高度攀缘到另一个新的高度。比如,高中化学选修4中《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导入就可以这样设计:
  师:我们知道化学反应的速率有快有慢,镁与盐酸反应瞬间就会完成,而铁在相同条件下与盐酸反应却很缓慢,这说明化学反应速率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生:与反应物的本性有关。
  师:硫黄在空气当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而在纯氧当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现象?影响速率的因素是什么呢?
  生:反应速率不一样,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师:为什么工业上总是燃烧煤粉而不是燃烧煤块呢?
  生: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师: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呢?
  生:催化剂。
  上述的设计没有任何灌输的性质,而是再现了以前他们所熟悉的知识,他们顺着这些知识,自然而然地得出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常见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进入这些因素影响反应速率机理的讨论就显得自然而亲切了。
  综上所述,在新知识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要作充分的了解,然后仔细甄别、严格筛选、巧妙加工、精密组装,才能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有效的生长点,成为与新知识有很强亲和力的砧木,使新知识能在此基础上良好地生长、蓬勃地发展下去。
  (作者单位 姚勇建: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开发区校区 束长剑: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
  编辑 谢尾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2303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