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语言的共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阳

  摘 要:对儿童母语习得现象的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乔姆斯基提供的“固有性假设”,按照这种观点,语言是人脑的产物,人类大脑中生来就有一种语言器官,是由遗传决定的。换言之,儿童出生时,其大脑中的语言器官已经处于一种特定的物质状态,这种状态可称为初始状态。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就是在语言环境中把语言器官的初始状态发展为稳定状态。
  关键词:儿童母语习得;固有性假说;初始状态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137-02
  世界上的语言千千万万种,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音表现形式,自己的语法结构,以致一般的人听不懂他从未接触过的语言,不能与其他国家的人进行顺利交流,究其原因是语言具有个性,对于这一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体会,但在这千千万万的个性里隐含着语言的共性,这是语言学家们进行大量的语言研究才发现的,语言的共性的提出是语言学界的重大发现。例如:霍基特曾经指出[1]:如果以动物的交际系统作为参照的话,那么所有的人类语言都有如下的特征):发音―听觉渠道;散射传播和有向接受;快速消失;互换性(所有的人都同时是语言信号的传播者和接收者);反馈性(语言信号的传播者本人接收到信号);专门性;语义性;任意性等等。
  一、多角度看语言的共性
  (一)文化的角度
  从文化的角度看,文化是有个性的,不同国家的文化体现了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不同的语言思维,不同的思考方式,我们中国提倡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但文化的个性并不影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相互学习[2]。因为他们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不同的文化间有相互融合的部分,那一部分便是文化的共性,使得和谐融洽的文化交流成为可能,同样,语言虽不是文化,但语言使得不同的文化表现出来,是用来传递文化的。这样语言与文化之间是相通的,文化间事实共性也就证明了语言共性的存在。就像不存在无共性的个别文化一样,人类也不应该存在物共性的个别语言,否则,不同的语言便无法交流,无法翻译。
  (二)心/生理特征角度
  从心/生理特征来看:语言的研究从不是单一的,总是与其他的学科联系在一起,心/生理学研究与语言的研究有着相同的成分,心/生理学都研究语言与人体有关的因素,对语言的共性,心/生理学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从儿童语言习得的角度看,语言间没有差别。从语言感知的角度看,各种语言都有相同的特性,如快速性和强制性。从神经语言学的角度,尤其是失语症的角度,各种语言都有相同的生理基础,在语言残疾的成因和表现上完全一致。从生理学的角度看,语言是有生理基础的,如有专门的喉咙构造用于发音,大脑有专门的脑区负责语言功能。
  (三)学习理论的角度
  从学习理论的角度看:学习理论的研究认为语言受共同的原则支配,语言变异是有限的,这一观点可以从儿童语言习得现象来证明,如果语言变异的成分是无限的,那么儿童是不可能学会语言的,要学习无限制的语言知识是对于三四岁的儿童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儿童语言习得的成功也是因为语言的共性的存在,儿童们需要学习的知识在这些共性原则的基础上的参数的有限的变化而已。
  (四)跨文化语言比较研究的角度
  从跨文化语言比较研究的角度:即通过对各种语言的研究找到人类语言普遍共性的方面。这些证据主要包括:第一:从经典语言类型学的研究看,只需极少的类型就能涵盖世界上所有的语言,这说明虽然语言的数量惊人,但使用的语法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相似成分在里面的;第二:语言类型学在划界问题上的困难恰恰证明了语言并不是以单一的个体,而中间没有相同的地方的形式而存在的,他们之间没有根本的界限;第三,语言类型划分与语言的亲属关系和地域关系没有直接的关联,这对语言共性论而言是一条尤其重要和有力的证据;第四:生成语法和现代语言类型学之间出现的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的现象也说明了语言的共性的存在。
  二、功能主义和行为主义对语言共性不同研究
  语言共性即语言的普遍性一直是语言学们关心的话题。多数的语言学家们也都认可这一说法,但是对语言共性的解释却不相同,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形式主义流派和功能主义流派[3]。两大阵营各执己见,两大流派都把研究语言的共性作为目的,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语言学探讨语言间的抽象的共性,即天赋的普遍语法。而功能主义则从语言功能的角度研究,认为语言形式的共性反映了功能上的一致性和普遍性。功能主义主要以现代语言类型学为例。两种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语言观的不同
  形式主义学派和功能主义学派的最大的不同是语言观的不同,自主的语言观是生成语言学的理论基石之一,认为语言是独立于其他认知系统的自主的形式系统。语言的运算程序不使用语言机制以外的运算特征。乔姆斯基认为,对于儿童语言习得现象,人生来大脑中就有一种可供学习语言的机制。人类的语言器官生来就有的这种物质状态称为初始状态,这种初始状态经过后天的经验进行加工就形成了现有的语言语法结构,这种初始状态便是语言共性的成因,对语言共性的研究就是对人类心智的研究。从这样的一个角度出发,这样语言表现为一种内在的能力。现代语言类型学对语言的解释并不是形式的,不是通过语言内部结构来决定的,而是功能的,即语言结构是与外部因素有关的,把语言符号与外部世界是联系在一起,虽然语言不同,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世界是一样的,所以现代语言类型学对语言的共性研究是以功能主义的语言观为基础的。
  (二)研究方法的不同
  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生成语法学派在语言研究上采用的是演绎的方法:即先深入的研究一种语言,从这一种语言中获取普遍的语言规则,然后再把这一规则应用在其他的语言上,看是否符合这一规则。而现代类型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归纳法。即先确定需要研究的问题,然后对大量的语言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符合所有语言的规律,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现代语言类型学之所以选择这种研究方法,是因为他们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与周围的环境和不同的对象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样的语言在不同的语境或使用不同的方式可能有不同的语义。   (三)语言原则和蕴涵共性的不同
  生成语法学的核心是普通语法原则,认为语言的共性是以这些不同的原则形式体现的,因为语言的形成要受到不同的规则制约的,每一层面都有不同的制约,语言学家们把这些制约概括为原则,每一个原则都解释一个语法现象,当然有的语法现象是不同的原则相互组合得以解释的,所以这些原则的组合便呈现出语法的全貌;就像是一部钢琴,它有不同的音调,就像是语法中的不同的原则一样,但仅仅是几个音调便能谱写出丰富多彩的乐曲,这是不同的音调相互组合才形成的;所以在生成语法学中的各个理论,如题元理论,X-阶标理论,格理论,约束理论,等等,便构成了普遍语法的原则系统。生成语法学的语言共性可以表述为:语言里有p和q(p和q代表不同的原则)。而现代语言类型学的语言共性是蕴涵共性,即语言里出现的某一特征与其他的特征是一种蕴涵关系,这一特性的出现会导致其他的特性的出现,可以这样表示,即如果语言中含有p,那么它就会有q。p与q存在着蕴涵关系。当然这种蕴涵共性也是有一定的相对性,例外是存在的。
  (四)两大流派的相互融合
  生成语法学与现代语言类型学对语言共性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分歧,但随着各自的发展,两者有渐渐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趋势,其实它们只是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来解释语言共性的现象,现今两大流派相互认可,使人们对语言共性的认识加深了一步,同时,两大流派相互借鉴的现象也说明了语言共性的存在。
  三、生成语法学中“天赋论”假说
  前面介绍了生成语法和语言类型学对语言共性的不同研究,下面就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做具体介绍,普遍语法是生成语法学的核心,乔姆斯基假设普遍语法是人脑中的语言学习机制,具有获取语言的能力,在人出生时我们人脑中负责语言器官的初始状态是一样的,便是我们所说的普遍语法。这就是著名的“天赋论”。“天赋论”也很好地解释了儿童语言习得的快速性,一般孩子在4~5岁就学会可一门语言,然而在这期间,孩子们接触的语言材料是非常有限的,这就说明孩子在出生时便带有语言学习机制,这种机制为以后的语言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因素。
  四、原则与参数
  按照生成语法学的观点,语言的普通语法原则在每个人出生时便已被习得,每种语法的不同之处是建立在这种原则基础之上做出的相应的改变。在普遍语法中,原则与参数是很重要的概念,一般的,普遍语法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种是与语言共性有关的,叫作原则;普遍语法的原则是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遵循的。另一种与个别的语法有关,叫作参数。之所以语言间存在千差万别,是不同的参数值决定的,也就是说语言的参数可以根据这一具体语言的特定规则而设置不同的参数值,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就是确定参数值的过程。
  那么到底什么是原则呢[4]?例如:在英语中有这样的语言原则:英语中的反身代词必须以同一分句内的名词为先行词。如:Johnna said that Mary hates herself,那么根据这样的反身代词原则,我们就会知道,其中的herself指代Mary,而不是Johnna。这样的原则具有普遍性,不仅适用于英语,汉语也适用。普遍语法中包含的这样普遍性的原则有助于解释儿童语言习得快速的现象。但是,成功的学习一门语言仅靠这些原则是不行的,每一种语言选择的参数值不同,它因语言而异,例如:在汉语中,对一句话的否定形式,我们把否定词放在动词之前,而在韩语中对句子的否定是把否定词放在句末。这就是两种语言对否定参数值的不同选择。它们把普遍的原则转化为具体,构成个别语言的语法结构,其中普遍语法提供这种参数值的可能性。那么在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儿童学习的只是不同的参数值。
  五、总结
  个性中存在共性,共性中也存在个性,个性与共性相互依存,语言的共性也是如此,现代语言学也都承认语言共性的存在,但对它的解释不尽相同,生成语法学与语言类型学是对语言共性的研究存在分歧的两大流派,各自有自己的观点。其中乔姆斯基的天赋伦很好地解释了儿童语言习得的现象,原则和参数概念的提出也使我们对普遍语法有了更加清晰地理解。在以后的语言学习中,尊重不同语言的差异性,使得每种语言在语言共性的方面得到最大的共鸣,这样语言间才能相互交流,形成和谐的语言交流氛围。
  参考文献:
  [1]程工.语言共性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2.
  [2]魏志成.论语言共性研究[C]//.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登,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选登.
  [3]武姜生.从两种不同的语言共性论看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J].福建外语,2001(3).
  [4]温宾利.当代句法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3586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