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做一个行走课堂的智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国民

  当下,各种教学模式林林总总,各种教学流程花样繁多,无非都在向教学发起进攻,去争夺教学的制高点――质量。
  笔者认为,只有把握住教学的精髓,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真正弄懂什么是教学,教学应围绕着谁转,如何让教学成为快乐的事,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而进行的双边活动。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最终要落实在学生的身上。教师要以学为本,以学生为本,所有的事都要围绕学生来开展。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所有的“法”都必须在尊重学生生命的基础上,必须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基础上才能实现的。
  传统的教学过多地强调了教师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的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论教。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会出现不知所措现象,就会出现“教师是教还是不教”这样的疑问,就会导致一些教师怕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而撒手,让学生放任自流,师者成为观客的极端现象。
  我们一定要明确: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但“道”怎么传,“业”怎么授,“惑”怎么解,是我们教师必须要弄清楚的。“道”指思想和方法,当然也指思想道德。这就要求教师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要训练学生,要引导学生悟出此中之“道”。“业”指学业、课程。这就要求教师要设计好教学方法和选好学习方法以及策略。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他们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尽可能去通过自学、探究去获取知识,教师尽可能地少讲。学生能自学的,能自己弄会的就不要讲。但学生通过努力也不能弄懂的,教师就要讲――传授。通过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很快知晓。这也就直接涉及到“解惑”,教师能通过启发、引导、点拨让学生学懂的就要少讲,点到为止。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自己通过努力去解除心中的疑惑;而有些知识必须通过教师的精讲才能弄会的,教师就要大胆地讲。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的教学目标,并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维目标的知识与技能是基础,强调要重视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在落实前两者中自然体现。尤其是德育,不是空洞的说教就能完成的,只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在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中,自然而然才能形成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新课程提出的学习方式是适合学生学习成长需要的,是有效的。就学习来说,自主学习是前提。学生通过自学去获得知识与方法,才能做到自主,而不是他主,不是在教师的一味地教和控制下完成学业的过程。“合作”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既能通过交流和讨论,让学生把自己自学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与同学分享,也能在争论中,讨论解决自己弄不明白的问题。因此,不要认为合作学习就是讨论问题,交流收获也是很重要的,学生可以在交流中,在听他人的讲话中学会新的知识。
  从课堂教学观课可以看出,上述问题一部分教师还没有真正弄清,人家说一个模式他就开始实施,也不顾自己的学情,有人提出另一种模式,他又赶快去效仿;如此下去,总也找不到自己的教学之路。我们一定要坚信,新课程提出的学习方式是正确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是有效的,我们是要坚持的。
  笔者认为,最佳的教学模式都要围绕“自学、互学、导学”做文章。也就是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这三点做到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体现了。教师要在这三个环节中充分发挥教师的“解惑”作用,通过点拨、引导、启发和必要的精讲,让学生真正学会知识,学会学习。
  当下的教学,仍有部分教师以讲为主,觉得自己的讲功很高,讲得有滋有味,也不管学生买不买帐。明明很浅显的东西,学生自己看、自己动手做就会的东西也要大讲特讲。相反,聪明的教师就会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小组合作交流与讨论弄会,教师只是做必要的点一点,引一引,必要的讲一讲。这样学生自己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学习方法,记忆深刻。经历了感知、理解和运用的过程,轻松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也很轻松。我们看到了注重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构建的课堂,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提出问题能力都要强于教师一味讲的课堂上的学生。课堂充满了灵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平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他们非常清楚,要想让学生学得好、教师教得轻松,就要抓好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起来了,习惯养成了,教师也就能轻松了。
  一个真正能走进教材,又能跳出教材的教师,一个能灵活选择教法与学法的教师,一个懂得教学规律的教师,一个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一个激扬了学生生命的教师,才能轻松地行走在课堂上,才是真正的智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4195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