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高校大学生学风问题建设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障。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大学生存在着普遍的不良学风问题。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学校的办学理念,更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本文就通过分析大学生学风问题的现状及原因,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引,以制度为保障”三为理念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学风;制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学风的直观反映是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渴求和在学习中是否勤奋刻苦、学习纪律是否严明等,是学生在对待学习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表现。它的评价是围绕着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等多项内容综合进行的。随着我国高校体制的改革,高校不断扩招,高校大学生出现严重的学风问题。因此对学风建设问题的探索,对提高个人发展,教育质量,以及实现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学风现状及影响因素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国家战略的需要,高校体制的改革,这几年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这种大众教育的背景下,一方面为广大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但另一方面也出现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学习动力的一些现状。那么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层次方面
  1.“自觉性、自制性、主动性”不强。现在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听课,经常逃课,对自己的课本,甚至老师的名字都不太清楚。经常沉迷于网络,甚至许多大学生盲目跟风,养成一些不良习惯。由于自制力差,受到市场诱惑,出现拜金主义等价值观的扭曲。对知识的追求缺乏主动性,对图书馆的利用率不高。
  2.目标不明确,认知不够。现在很多大学生缺乏自己的职业规划,对自己的理想缺乏深度的思考。没有意识到当今社会竞争的激烈性,没有分析未来就业前景的严峻性,对学习重要性的认知不够,没有出现危机,就激发不了他们的动力,于是出现“温水煮青蛙效应”。
  3.兴趣个性得不到发展。在现实中我们会发现这种情况,很多学生考大学是实现家庭的愿望。家庭觉得某个专业有前途,就让他们的孩子读这个专业,这就没尊重人才的发展规律。还有一些学生是通过高校招生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当然学生自身对专业的认知也不够,于是到了大学就出现了现实与理想的反差。
  二、教学层次方面
  1.教学模式过于僵化。这就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在这种关系上会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教师教的太多,学生没有更多自由思考的空间。达不到师生一种教育上的配合。另一个极端是教师教的太少,用一句话经济术语来形容就是实行“完全自由放任”,没有引导,导致学生目的性不强、懒散。
  2.考试模式过于泛滥。,“要分数”已成为大学校园里的普遍现象,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1.1%的受访者坦言自己上大学时,身边有过学生向老师要分数的现象;41.1%的受访者则感觉答应给学生加分数的老师很多。甚至到了期末时,教师几乎可以把试卷的答案90%多的题目,告诉学生。这毫无疑问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下降,以及侥幸心理的提升。
  3.激励制度过于单一。大学评奖标准主要是成绩,然而,成绩高的学生就学风好吗?答案是,不一定。单一的激励制度会产生两种无效率的情况:第一种是只要学生不发生重大违纪,那么即使你这学期不读什么书,在这种考试模式过于泛滥的情况下,学生得高分是完全有可能的。这种低效率的模式会影响到所有学生,产生一种不公平的现象。第二种是情况由于这种激励模式会让学生缺乏对其他知识的探索性与创造性。只会注重眼前的利益,却缺乏对其他知识的探索。这种情况也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因此,单一的激励制度,也会产生一些无效率的学风。
  4.其他因素。例如,“大班”现象,这样学生更容易在座位上玩手机,学习态度不端正,同时老师也缺乏管理的有效性。针对以上学风问题,我提出以“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引,以制度为保障”三为理念的建设性意见。一、以学生为中心。包括三个方面:1.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大力提倡自主创新。兴趣是学生产生积极性的内在驱动力,大学教育也应当以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增设创新平台,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2.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努力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生活的能力,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朝正确的认知道路发展。3.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寝室文化与校园文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好的寝室文化氛围,能带动学生的学习驱动力,努力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开展各种不同专业、不同知识领域的活动与交流会,来迎合各种不同个性学生需要。二、以教师为指导。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如果说课堂是舞台,学生是主角,教师就是导演。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体现在:“诱”学生思维,“导”学生探究,变课堂为学生探索、发现、创造、创新的场所,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的主体。什么样才是一门好课,我认为,让学生能够放下手中的手机,能够与老师积极互动,就是一门高效的课。因此,教师要做到以“放任”为主体,在必要时实行适当干预。三、以制度为保障。要促进“三个方面”与“一个关系”的建设,要促进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多方面,多层次的激励制度,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对探索知识的主动性。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教师评估体系。不仅要考察教师科研成果,还要考虑教师教学质量。防止教师出现“不作为”现象。加强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把“大班”现象能够解决,促进有效教学的合理搭配。以学生为中心,达到教学增效、考试公平、激励多样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冯兰英.浅谈“诱思探究”模式下的师生关系.中国教育新闻网.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4342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