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渔父》教学体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春香

  教完《渔父》,心情很是郁闷。郁闷的原因不是教学效果不好,而是学生在社会上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下,对屈原之死的误解、曲解甚至诋毁,对民族主流价值观的漠视乃至否定。
  由于课本“问题探讨”中有关于如何理解屈原毅然赴死的题目,因此我让学生课前通过各种媒体查阅一些资料,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应该说大部分学生对屈原之死的认识是正面的,积极的,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认识上存在严重的偏差。归纳起来大致如下:
  1、屈原很傻,很天真,以为自己死掉了会引起楚国统治集团的注意,进而改变目前的糟糕状况。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至多是在汨罗江上溅起几朵水花,掀起几圈涟漪,然后一切就恢复平静了。
  2、屈原太狂妄了,难怪人家容不下他,竟然说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样的话来,太另类了,太让人难以接受了,因此他难免遭人排挤,活不下去了。
  3、屈原可能精神不太好,一会儿清醒一会儿糊涂,所以糊里糊涂的就跳江了。
  4、屈原不懂得变通,他可以暂时选择与昏暗的王朝合作,然后伺机实现自己的理想。
  5、屈原有自杀情结。
  6、屈原是因为与楚怀王的老婆郑袖有一腿而被谋杀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确会有不同的结论。但无论“成岭”还是“成峰”,庐山的本来面目是不会变的。文本的主流意义是存在的,一个民族的主流价值观是存在的。纵观人们对屈原之死的正面评价,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朝中妒贤嫉能之流的打压、排挤使之艰于呼吸视听;第二,国王的昏庸、美政理想无法实现使之彻底绝望;第三,不放弃自己的追求,不能与黑暗势力苟合;第四,因众人不理解而陷入极度苦闷;第五,要保持自己洁白的身躯,不能苟活于世。
  屈原抛弃了自己的肉身,而他的精神――坚持正义、坚守节操、宁折不弯的高尚品格,却永久地活下来,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宝库中一颗熠熠闪光的明珠。
  然而从学生自身领悟和他们从媒体查找并认可的上述判断中,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这些认识都侧重于肉体――物质层面的东西,而抛弃了理想、人格、节操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将严肃的人文精神、民族精神庸俗化甚至低俗化,应该说在当今还有一定的市场,并且不时还能赢得稀稀落落的掌声,名利双收,这对青少年学生产生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如果把胡编乱造、无中生有称之为创新,那么这种创新则是十足的“伪创新”。这方面以朱大可的《屈原之死:踏勘在谋杀的现场》为代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段话是:“我们现在还无法断定:这场狂热的爱情究竟是真实的偷情,抑或只是屈原自己一厢情愿的单恋,但有一点可以推断,屈原对其宠妃的暗恋,可能被政敌在添油加醋之后报告了楚怀王,导致他在政治异见者的名义下遭到放逐。十几年后,楚怀王驾崩,其子倾襄王即位,楚国政治格局再次发生激烈改组。为防止有帝王血统的屈原因与郑袖的暧昧关系而卷土重来,其政敌派出了武功高强的杀手,以期彻底消灭这个流亡者的肉体,从而演出了一幕残酷的喋血悲剧。”
  朱大可在讨论了一番屈原具有自杀情结、具有同性恋倾向等让人瞠目的问题之后,得出了屈原因插足他人家庭而被谋杀这样让人毛骨悚然的结论。由于朱大可是当今有点名气的学者,因而此类文章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如果我们还承认《离骚》是屈原的作品,那么我们读懂了它,便读懂了屈原的人生历程与心路历程。无论从政治家还是从诗人的角度理解屈原,都不会把他丑化到这种地步。学术问题虽然允许各抒己见,但捕风捉影、制造耸人听闻的故事则不应该是一个正常的学者所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因而不能草率而为。让我担心的是,那种“演义”、“戏说”之风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深受其害,备课时忽视文本意义而专门搜集一些耸人听闻的材料,教学中难免出现误导现象,从而使学生一头雾水或是走入歧途。最突出的表现是课堂上出现的那些无中生有、捕风捉影甚至颠倒黑白的认识不仅不会受到批评,反而被认为“有头脑,有创新意识”,受到肯定和鼓励,还有人称这种课堂为“具有宽松情调、创新意识和民主氛围的课堂”。“问题探讨”的答案可以是多元的,但这并不等于没有答案甚至信口雌黄。因此,教师不仅要做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也要做问题探索的引路人。教学中要敢于纠正那些具有负面倾向的认识,坚持文本的主流情感与我们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少一些肉体层面的诱导,多一些精神层面的激励,在此基础上创新我们的教学。
  徐春香,教师,现居浙江宁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6021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