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职责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潘振良 谢普会 徐翠莲 苏同福 金秋

  [摘 要]双语教学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化接轨、深化教育改革以及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无疑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在高校双语教学中的职责包括外语水平与业务素质、教材选择、教师责任心、教学模式等多个方面。通过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和谐的、有利的学习和实践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双语教学 教师职责 有机化学
  [中图分类号] G4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5-0003-03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的概念最早来自于美国,是指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培养学生能同时驾驭两种语言的能力的教育,在我国主要指用汉语和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我国研究双语教学的文章很多,其中不少也提到教师对教学效果的作用和影响,但都是作为多个因素之一进行讨论,专门研讨教师在双语教学中的职责的文献还未见报道。
  一、高校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校的双语教学是指用非母语(主要是英语)进行部分或全部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其目的是要培养专业能力和外语水平俱佳的复合型人才,以使大学毕业生不仅具备在日常生活中的外语交际能力,更使他们具备在专业领域里运用外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实施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现代人才的需要。推行双语教学就是要把应试英语转变为应用英语。采用双语授课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熟练地用英语获取本专业领域内的信息,了解本专业领域的世界科技最新成果,参与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培养出具有高水平外语交流能力和实际使用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1]
  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200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在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由此可见,双语教学也将是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培养双语人才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外语学习,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从而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有用人才。
  二、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
  在2004年吉林大学召开的化学课程双语教学研讨会上,主办方对参会的22所高校进行的调研显示,现阶段高校双语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三种教学模式:第一种形式为采用英语原版教材,教师课堂板书、学生作业及考试为英语,但是教师采用汉语讲解;第二种模式为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师板书、学生作业及考试为英语,教师采用英汉两种语言讲解;第三种模式为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师板书、学生作业及考试为英语,教师讲解也是英文,即全英文教学。[2]其他课程的情况与此类似。总的来说,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基本上有三种模式:全外语型(英文教材,英文授课,又称浸入式教学)、混合型(英文语教材,英汉语同时授课,又称过渡型)和半外语型(英语教材,汉语授课,又称保持型)。[3]在我国不同院校的双语教学模式调查中,重点院校过渡型的比例为63.6%,保持型为9.1%,浸入型为27.3%。而地方院校几乎都是过渡型双语教学。
  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笔者结合自身《有机化学》双语教学的实际授课经验,仅从教师的角度探讨双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负有的职能及责任。
  三、教师在高校双语教学中的职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这么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教材+环境+教法)×教师。从这个公式可看出,教师的素质分值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一)外语水平与专业质素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和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因此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师资。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它不仅要求教师专业知识要精深,而且语言水准要高,即要用熟练、准确的英语来表达专业知识及分析专业术语和词汇,还要求教师在熟练运用英语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深的专业英语和流利的英语口语这三方面的功底。这样才能对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系统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实际应用外语的能力,使其能运用外语熟练进行专业交流,同时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潜能。
  傅淑玲等在中南大学开展的调查表明,24%的学生认为教师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有45%的学生担心教师的英语水平不够,55%的学生则担心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够。[4]可见,专业素质与外语素质的“双高”是高校双语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二)教材的选择
  选择好的教材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学效果能否事半功倍的关键因素。不合适的教材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削弱学生学习自信心,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好的双语教学教材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专业知识。以《有机化学》为例,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重点突出、内容简明、结构清晰;2.强调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形成有机化学思维模式;3.反应机理的表达清晰、明了,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4.图文并茂,直观形象,采用三维模型来描述化合物的构造、构型和构象,帮助学生进行空间想象;5.关注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以及生化过程中实际应用的例子,介绍有机化学在相关科学领域以及人类生活中的应用;6.每章结束配有重要概念和知识点的小结,将重要的有机反应以及有机官能团之间的互相转化总结成路径图;7.有例题及习题解答过程,注重培养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8.再版次数多,内容更新快,融入学科发展最新发展成果。
  除了指定教材以外,教师还应该给出一些中、英文参考书籍,鼓励并推荐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外文资料,特别是原版书籍和论文,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   (三)教师责任心
  对于习惯了母语教学的学生来说,接受双语教学的授课形式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毕竟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方法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学生不太适应在所难免。双语教学不仅仅要求授课教师具有很高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但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高校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的都是传统教学,英语运用能力比较低,部分学生不具备听懂英语授课的条件,容易产生对双语教学的抵触情绪。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心态变得尤为重要。
  优秀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具有责任心和爱心。简单地讲,责任心就是教师期望学生能理解、掌握知识,达到学习目的的愿望,具有责任心的教师教学工作会非常认真,会想方设法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爱心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耐心,对学生的容忍。只有具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爱心是教育的信念与力量所在,罗素曾写道:“教师应该比爱他的国家更爱他的学生” 。
  人与人的认知是相互的,教师的责任心和爱心学生是完全可以感受到的,这恰恰也是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动力源泉。责任心和爱心是一名优秀教师必要而且充分的条件。
  (四)教学模式
  在我国在双语教学的实践以及经验总结中逐步形成了“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5]“浸润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采用逐渐渗透的方式来实施的以提高学生双语能力和跨越文化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是借鉴柯林・贝克(Colin Baker,1985)的输入―情景―过程―输出的双语教学模式(Input-Context-Process-Output Mode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6]的设计框架,充分考虑中国学生的特点赋予其新的内涵,而形成的一种“适时引入―循序渐进―创设情景―协调发展”的双语教学模式。[7]“浸润式”双语教学是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教育者努力创设的互动性、参与式的教学氛围,具有“渐进性”和“添加性”特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
  多门课程进行分工合作,以学科或专业为整体采用“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非常科学,也是我国双语教学发展的方向。
  我国双语教学尚在发展阶段,多课程同时进行双语教学目前在很多院校还难以实现,但“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的精神可以借鉴。前面提到,我国双语课程教学主要有三种模式,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各有各的适合条件,如果三种模式协调统筹使用效果应该更好。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课程的开始阶段,学生基础较差,这时采用英文教材,汉语授课;接着在授课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入英文授课,自然过渡到混合型模式;然后不断扩大英文授课比例,在学生的不断提高中最终达到全英文授课的目的。其精髓是循序渐进,这样既能防止在授课开始时学生由于基础差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尽可能快地转变思维方式,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
  四、结束语
  近几年来,我们不断进行双语教学的探索,改革和尝试。在对上述教师职责的认知基础上,我们积极实践,努力履行教师职责,在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英语和业务素质的基础上,认真考查教材,端正教学态度,钻研揣摩教学模式,本着坚决不能误人子弟的思想,力争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手段上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有机地结合起来,[8]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使用多种感官感受,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理解、掌握、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构造各种教学情景,通过小组学习和专题讨论等形式为学生创造使用英语的环境,给学生大量的实践机会,通过英语与学科知识的交融增加学生学习使用英语的时间、范围和程度。这不仅鼓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
  双语教学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化接轨、深化教育改革以及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通过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和谐的、有利的学习和实践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丁丽红.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误区的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1,(2):107.
  [2] 艳梅,许丽.部分高校化学课程双语教学情况调查分析与思考[J].大学化学,2006,21(2):10-15.
  [3] 许宏晨.中国高校双语教学七年回顾[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16(4):84-88.
  [4] 刘慧玲,冯涛,樊华.论高校双语教学的教师素质与育人功能[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4):98-100.
  [5] 郑岩,姜宁.高校“浸润式”英汉双语教学模式探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5,26(1):104-105.
  [6] Colin Baker. Model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Research [M].London:Longman, 1985.
  [7] 刘艳娥,史湘平.“浸润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专业双语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12):131-132.
  [8] 谢普会,徐翠莲,鲍峰玉,潘振良等.高等有机化学双语教学初探[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12):224-225.
  [责任编辑:刘凤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6349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