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激趣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会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也就越有成效。所以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一、整合学科,培养兴趣
  爱美是人的天性。美的东西往往能引起人的兴趣和向往。我们从《可爱的西沙群岛》中领会到美丽和富饶;从《狼和小羊》中体会到善与恶;从《王二小》中体会到革命英雄主义;从《荷花》中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辅助教学,应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制作生动活泼、富有童趣的教具。在语文课上应尝试融音乐、美术等其它科目于一体,为语文学习注入新鲜的血液。所以在课堂上尽可能捕捉语文与其它学科的切合点,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而且又对课文产生好奇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充分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语言有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我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恰当运用趣味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自己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四人一小组去编谜语、编顺口溜等等,学生兴趣非常浓厚,思维非常活跃。有的学生说:“三人一同看日落是‘春’字”。有的学生说:“双木不成林是‘相’字”。还有学生说:“不正就是‘歪’,上小下大就是‘尖’”。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预习新课的能力,我提前把一些生字的谜语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谜面去分析这些字的构字特点。如“生”字,牛过独木桥。“午”字远看像头牛,近看没有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应当善于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中来学习课文,这样学生就会学得很开心。如教学《棉花姑娘》一文,当学生自读完课文后,我说“棉花姑娘生病了,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呀,她找医生了吗?”“找了!”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接着说:“找了谁呢?那就先请大家赶快去读读课文的第二至四自然段吧。”这时,学生们的情绪马上高涨起来,认真地读了起来。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他们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感受到自己就是其中的小燕子、啄木鸟、小青蛙,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这样,教师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作业多样,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作业的设计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对作业充满兴趣。因此,我设计作业尽量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这样的文章适合学生表演,如《小蝌蚪找妈妈》《两只小狮子》等课文,学完后,让学生把课文排演成课本剧,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培养了小学生勇于表现自我的意识。
  五、开展竞赛,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生好胜心较强,教学中如能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巧妙地、恰当地多组织一些竞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开展知识竞赛、写字比赛、讲故事比赛等等。有的学生不仅课内知识掌握得扎实、牢固,课外知识也很丰富,在知识竞赛中就能脱颖而出,名列前茅。对于课外知识贫乏的学生,我就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多看课外书,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还可以提高写作能力,扩大了阅读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如,在班中开展写字比赛,表扬写得好的同学,鼓励有进步的同学,辅导后进生,激励每个学生把字写好。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必须结合教学内容,贯穿教学始终。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大胆改革,勇于实践,才能实现教育的创新,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人才。
  责任编辑 李少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715236.htm